根據最新安徽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皖西衛生職業學院在安徽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安徽考生上皖西衛生職業學院的分數在204至379分,位次為221619至127188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安徽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04至379區間才能上皖西衛生職業學院。
一、安徽考多少分能上皖西衛生職業學院
1、2022年安徽考生上皖西衛生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7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20864名;
2、2021年安徽考生上皖西衛生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4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21619名;
3、2020年安徽考生上皖西衛生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0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20794名;
4、2022年安徽考生上皖西衛生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6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7188名;
5、2021年安徽考生上皖西衛生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9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8650名;
6、2020年安徽考生上皖西衛生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7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5686名;
二、皖西衛生職業學院在安徽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皖西衛生職業學院在安徽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安徽 | 理科 | 專科 | 376 | 220864 | 省政府 |
2022 | 安徽 | 文科 | 專科 | 362 | 127188 | 省政府 |
2、2021年皖西衛生職業學院在安徽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安徽 | 理科 | 專科 | 245 | 221619 | 省政府 |
2021 | 安徽 | 文科 | 專科 | 393 | 128650 | 省政府 |
3、2020年皖西衛生職業學院在安徽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安徽 | 理科 | 專科 | 204 | 220794 | 省政府 |
2020 | 安徽 | 文科 | 專科 | 379 | 135686 | 省政府 |
哪些中外合作院校值得報考
1.上海紐約大學
上海紐約大學是一所中外合作的大學,有著工學,理學,經濟學,歷史學等四各不同的方向。學校的圖書館有著兩萬七千多本圖書跟一千六百多張的DVD,有著不錯的圖書資源。學校還有一個吉祥物,是一個中國麒麟,象征著該學校有著多文化的融合,并且能夠和諧的相處。
2.昆山杜克大學
昆山杜克大學,是一所位于江蘇省昆山市的綜合類中外合作辦學,由美國杜克大學和中國武漢大學合作創辦,屬于非營利性中美合辦高校,該校由昆山市人民政府作為合作支持方參與建設,是一所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該校是唯一一所由美國排名前十大學在華創辦合作大學。
3.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是一所中外合作辦學,簡稱為深北莫,創辦時間是2017年10月27日,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準并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北京理工大學和莫斯科羅蒙諾索夫國立大學三方合作設立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中外合作大學,開設9個本科專業,設置11個碩士專業(方向)和2個博士專業授權點。
根據高考位次填報志愿的方法
所謂位次就是指文史類或者理工類考生的高考成績在全省該科類考生中屬于哪個位置。高考位次作為填報志愿的科學依據之一,高考位次法適合于考后出分、出分數段填報志愿的省市。
1、查詢自己的高考成績,部分省份會直接顯示位次,如果沒有直接顯示位次,則需要對照一分一段表查出自己的高考位次。
2、根據高考位次,對照前三年的一分一段表,查出這個高考位次對應近三年的高考分數和位次區間。
3、將高考分數分別上浮5分,下調15分,得到高考成績的區間,并以此來篩選出對應的大學,參考院校類型,地理位置等因素,初步選出自己的目標大學。
4、結合大學專業的熱度,就業情況以及興趣愛好,逐個在目標高考中查詢專業近三年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同樣結合一分一段表來查詢這些大學專業近三年的錄取位次的區間。
5、以自己的高考位次為準,如果位次處于目標大學和專業近三年位次區間靠前的位置,就代表這些專業和院校是相對比較穩妥的選擇,如果是靠后,那么錄取的把握一般不會很大。
6、最后篩選剩下的大學以及專業,就可以用來填報志愿了。
三、皖西衛生職業學院最新介紹
皖西衛生職業學院是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其前身為始創于1958年的首批國家級重點全日制中專六安衛生學校。學院座落在山川錦繡、人文薈萃的六安市。這里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軍隊的重要發源地,享有“紅軍搖籃,將軍故鄉”之美譽。 學院辦學成績突出.是原國家衛生部確定的全國六個教改聯系學校之一,教育部、衛生部等六部委確定的護理專業領域技能型緊缺人才培訓基地,教育部、財政部認定的中央財政支持的護理實訓基地,衛生部、香港華夏基金會確定的社區護理骨干培養項目資助學校。同時,是安徽省鄉村醫生培訓中心,六安市全科醫學培訓中心,六安市社區護士培訓基地,六安市衛生系列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和執業醫師臨床實踐技能考試基地。2019年以來,學院開工建設17萬多平方米的二期工程,同步實施一期改貌工程,成功租賃西院區,市二院整建制設置為學院直屬附院,2020年3月,學院獲批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學建設單位。 學院總占地883畝,現有建筑面積30多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6000余萬元,擁有基礎及專業實驗實訓室92個,實驗實訓面積近2萬平方米;建立有護理、康復治療技術、藥學、醫學檢驗、醫學美容技術、中藥園實訓基地等六個實訓中心(基地)。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53余萬冊,電子圖書2000GB。學院現有教職工324人,在校生1萬人,其中正高職稱10人,副高以上職稱100余人,博士4人(含在讀),省級專業帶頭人2人,省級教學名師4人,省級優秀教師2人、省級教壇新秀10人,高校學科(專業)拔尖人才學術資助1人,優秀青年骨干人才國內訪學研修項目3人,高校優秀青年人才支持計劃項目5人,院級教學名師8人,院級專業帶頭人18人,學術帶頭人13人,骨干教師25人,教壇新星35人。外聘兼課教師300余人,新掛職副教授2人,其中博士1人。 學院實行了院、系兩級管理,擁有“四系三部兩中心一附院一分校區”即護理系、臨床系、藥學系、醫學技術系、公共部、基礎部、思政部、圖文信息中心、實驗實訓中心、學院附院和裕安分校區。開設有護理(含中韓護理)、助產、健康管理、臨床醫學、藥學、康復治療技術、醫學檢驗技術、老年服務與管理、醫學美容技術、醫學影像技術、統計與會計核算、藥品經營與管理、藥品生產技術、藥品質量與安全、中藥學、中醫養生保健、食品營養與檢測、化妝品經營與管理等18個專業,覆蓋醫藥衛生、食品藥品與糧食、財經商貿、公共管理與服務等四大學科領域。護理、藥學、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均為省級特色專業;護理、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為中央財政支持實訓基地建設專業和省級綜合實訓基地建設專業,現有130多個實踐教學醫院、醫藥企業等實習單位。新生報到率、畢業生就業率連續三年分別在95%、98%以上。 學院大力推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全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2018年,我院護理系教師在全國職業院校教學能力大賽再次斬獲二等獎,是安徽醫藥類職業院校獲得的唯一獎項;護理系、藥學系、公共部、思政部教師在參加職業院校各類教學能力大賽和說課比賽中分別獲得省一等獎1個,二等獎3個,三等獎4個。在輔導員能力大賽中獲得省一等獎1個。學院承擔了省級質量工程114項,獲省級教育教學成果獎18項,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8項;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8門,其中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MOOC)5門;承擔省級自然科學研究項目33項;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7項,教育部創新計劃項目7項,任務14項;教師承擔主編、副主編及編者編寫教材100余部,發表學術論文近500余篇,其中SCI文章10篇。 學院建校以來為國家輸送了數以萬計的醫療衛生專業人才。護理專業已經連續7年獲得省級技能大賽一等獎,并代表安徽參加國賽。以來,在全省大學生職業規劃設計大賽中共獲金獎5項,學院多次榮獲“優秀組織獎”;在國家和省級學科和技能競賽中獲獎114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27項,二等獎33項,三等獎40項,銀獎3項,銅獎6項,優秀獎4項。近三年,我院學生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A類)中獲得一等獎1個、二等獎3個、三等獎5個的優異成績。其中,2019年在全省第五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3個銀獎、4個銅獎;2019年在全國中藥傳統技能大賽中獲得一等獎,實現了安徽省同類院校本專業國賽金牌零的突破,填補了我省空白。 學院附院是三級綜合醫院,現有職工1200人,其中正高19人,副高115人,“江淮名醫”2人,“皖西名醫”10人,現有建筑面積近10萬平方米,規劃總建筑面積近20萬平方米,總床位1500張,設備價值1.5億元。是安徽中醫藥大學、蚌埠醫學院教學醫院,解放軍第302醫院和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協議合作單位,安徽省立醫院網絡成員和醫聯體單位,第三軍醫大學重慶西南醫院幫扶醫院,全市首家省級工傷康復定點醫院,兒童腦癱康復省級定點醫院,安徽省民生工程定點醫院,全國百佳百姓放心示范醫院,六安市十佳誠信單位。六安市醫學會腔鏡及微創外科學分會、六安市精神病學及醫學心理學分會、六安市醫學會健康管理分會的掛靠單位和主委單位。2020年2月,開工建設10萬平方米的綜合樓,全力創建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學院積極開展教學改革、對外合作和交流工作。近年來,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實施了“1+1+1”工學結合雙主體教學培養模式;護理、助產專業分別與多家醫院、婦幼保健院積極合作,開展了雙主體教學培養模式;藥學專業開展了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模式;醫療美容技術專業開展了校企深度融合育人模式等。很多專業實現了“實習即就業”目標,彰顯了專業的活力和特色。學院積極實施鄉醫培養計劃,為本市培養“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基層衛生技術人才。學院還與韓國順天鄉大學、臺灣敏慧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臺企南京明基醫院、香港呈美集團等達成合作辦學協議,不定期開展師資交流、學生選派等活動。 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的有力指導下,學院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上規模、上水平”發展目標,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提升內涵、久久為功,必將在技能型高水平大學建設的征程上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