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安徽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集美大學在安徽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安徽考生上集美大學的分數在547至577分,位次為38593至5788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安徽高考考生需要考在547至577區間才能上集美大學。
一、安徽考多少分能上集美大學
1、2022年安徽考生上集美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55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8593名;
2、2021年安徽考生上集美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55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6946名;
3、2020年安徽考生上集美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58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2069名;
4、2022年安徽考生上集美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54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480名;
5、2021年安徽考生上集美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60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788名;
6、2020年安徽考生上集美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57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831名;
二、集美大學在安徽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集美大學在安徽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550 | 38593 | 省政府 |
2022 | 安徽 | 文科 | 本一 | 547 | 9480 | 省政府 |
2、2021年集美大學在安徽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555 | 36946 | 省政府 |
2021 | 安徽 | 文科 | 本一 | 602 | 5788 | 省政府 |
3、2020年集美大學在安徽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582 | 32069 | 省政府 |
2020 | 安徽 | 文科 | 本一 | 577 | 5831 | 省政府 |
軍校體檢標準
軍校招生體檢標準依據《應征公民體格檢查標準》,軍隊、武警部隊院校招收士兵學員、普通中學高中畢業生學員和從地方招收研究生學員,普通高等學校招收、選拔國防生,以及軍隊接收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的體格檢查,適用于本標準。
一、軍校體檢身高及體重標準:
身高:男性162cm以上,女性160cm以上,合格。
體重:符合下列條件,合格。(標準體重kg=身高cm-110)
男性:不超過標準體重的30%,不低于標準體重的15%。
女性:不超過標準體重的20%,不低于標準體重的15%。
二、軍校體檢視力要求:
任何一眼裸眼視力低于4.6,不合格。
任何一眼裸眼視力低于4.8,需進行矯正視力檢查,任何一眼矯正視力低于4.9或矯正度數超過600度,不合格。
色盲、色弱,不合格。
三、軍校體檢外科檢查:
注意:軍校體檢需裸身檢查。無紋身、紋眉、疤痕,皮膚病,畸形。另外還有驗血、測血壓、心電圖、耳鼻喉檢查、口腔、尿液、胸透、B超及其他詳細內容請參照《義務兵體檢標準》。
高考分數怎么查排名
考生可以找到本省的教育考試院官網,進入到高考成績查詢界面,一般旁邊會有排名情況,數字反映的就是高考位次。也可以結合各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的“一分一段表”的文章,考生可以登錄各省教育考試院官網查看這個表格來確定自己的名次。
所謂“一分一段”,是以“1分”為單位,統計獲得該分數的考生人數和累計人數。文理科分開排名,每一個分數段上有多少人一目了然。
通過一分一段表,考生可以知道自己的高考成績在今年全省同科類考生中的位次(排名),再對比預填報學校往年校線分數所對應的位次,如果兩個位次一致和相當,填報后錄取的可能性就大;如果兩者相差過大,落選的可能性就大。
找準位次,應該比單純比較分數更準確。因此,考生不能僅憑分數填報志愿,而應充分利用“一分一段表”,以成績排名作為填報參考。
三、集美大學最新介紹
集美大學地處福建省廈門市,是福建省“雙一流”建設高校、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是交通運輸部與福建省、自然資源部與福建省、福建省與廈門市共建高校,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碩士推免生資格單位,大陸唯一獲交通運輸部海事局批準具有開展臺灣船員適任培訓資格的院校。 學校辦學始于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1918年創辦的集美學校師范部和1920年創辦的集美學校水產科、商科,迄今已有103年歷史。1994年,集美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集美航海學院、集美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廈門水產學院、福建體育學院合并組建集美大學。學校以“誠毅”為校訓,在長期辦學實踐中堅持“嘉庚精神立校,誠毅品格樹人”,在海內外享有廣泛聲譽。 學校于1996年成立校董會,*、賀國強、陳明義、盧展工、黃小晶等擔任過校董會主席,現任校董會主席為汪毅夫,現任校董會顧問為賈慶林、陳永栽。1999年至2002年,**在任福建省省長期間擔任集美大學校董會主席,先后7次到學校指導工作并提出系列重要指示,為集美大學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并為未來的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 學校設有20個學院,在校生28500多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 26000多人,研究生2300多人,國際學生近200人。現有專任教師1500人左右,其中10名院士(全職2名)在內的國家級人才29人次、省部級人才177人次。 學校學科門類較為齊全,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藝術學等9個學科門類。植物學與動物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現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類別)18個。擁有福建省一級重點學科8個(其中特色重點學科2個),水產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個。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群、水產與食品工程學科群入選福建省高峰學科,航運與港口物流學科群、區域經濟與管理學科群、閩臺體育文化學科群、數理學科群入選福建省高原學科。 學校現有本科專業74個,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4個、國家級“卓越”人才培養計劃專業6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3個、教育部工程教育認證專業1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8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和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各11個、省服務產業特色專業8個、省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專業6個。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教學團隊1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6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4個。在長期辦學過程中,學校形成了航海、水產等面向海洋的學科專業特色和優勢,航海教育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是我國培養高級航海人才的重要基地,學校的教學實習船“育德”輪總載重達6.4萬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教學實習船。 學校現有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2個、省(部)級科研創新平臺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5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3個、省級高校特色新型智庫2個、省級高校創新平臺/研究基地21個、省級高校科技創新團隊9個。先后承擔了一批國家重點項目(包括原國家973項目、國家863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級課題的研究任務,研究成果獲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獎勵139項。學校長期注重發揮特色學科優勢,不斷拓展社會服務的形式和領域,積極為國家和地方社會建設發展貢獻力量,與近千家企事業單位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 學校積極推進新時期教育對外開放,充分發揮面向東南亞、毗鄰臺港澳等區位優勢,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已與全球100余所知名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與國際海事組織(IMO)、國際海事大學聯合會(IAMU)、國際航標協會(IALA)等開展學術交流與合作。獲批2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迄今已培養近5000名畢業生;創新性開展校企“一帶一路”國際人才聯合培養,已完成首屆非洲(安哥拉)人才培養計劃。是教育部(中國)留學服務中心戰略合作伙伴單位,是經教育部批準較早具有招收臺港澳、華僑學生和外國留學生資格的院校之一,是廈門市陳嘉庚獎學金和福建省政府來華留學生獎學金招生單位、福建省及集美區臺灣青少年研學旅游基地、香港特區政府“青年內地雙向交流計劃”資助單位,是福建省首批“海外華文教育基地”。 學校占地面積2344畝,校舍面積約103萬平方米,校園建筑特色鮮明,有8棟嘉庚建筑為國家重點保護文物,新校區建筑群榮獲“新中國成立60周年百項經典暨精品工程”。學校建有萬兆高速校園網,圖書館現有館藏紙質文獻324萬余冊,中外文紙質現刊1650余種,電子圖書1000萬多冊,電子期刊1萬余種。引進中外文數據庫60個,自建特色數據庫5個。 (以上數據截至202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