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安徽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重慶移通學院在安徽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安徽考生上重慶移通學院的分數在453至492分,位次為141233至104040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安徽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53至492區間才能上重慶移通學院。
一、安徽考多少分能上重慶移通學院
1、2022年安徽考生上重慶移通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5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1233名;
2、2021年安徽考生上重慶移通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6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0492名;
3、2020年安徽考生上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9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4040名;
二、重慶移通學院在安徽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重慶移通學院在安徽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安徽 | 理科 | 本二 | 453 | 141233 | 市教委 |
2、2021年重慶移通學院在安徽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安徽 | 理科 | 本二 | 466 | 110492 | 市教委 |
3、2020年重慶移通學院在安徽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安徽 | 理科 | 本二 | 492 | 104040 | 市教委 |
高考剛過二本線應該怎么報考大學
剛過二本線的考生在報考志愿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考慮自己想上二本還是三本,其實在小編來看,如果不能夠保證二本學校被錄取的情況下,大家可以選擇一個比較好的三本大學,畢竟這也是一個能夠保證自己能夠上大學的機會,一些三本大學實際上和二本大學相差不大的,雖然二本大學在就業上的等方面會比三本大學更加吃香一些,但是如果你的成績在選擇二本大學上是比較困難的話,選擇三本也不免是一個比較好的出路。
對于這類高考剛過二本線的學生,我們要是想要上二本院校的話,那么我們只能考慮一些偏遠地區的二本大學中的冷門專業,這樣自己能夠被錄取的幾率也是能夠提升的,如果你不喜歡報考的專業也是沒關系的,我們可以在被錄取之后在大學期間進行轉專業,所以大家只要能夠保證被錄取,其它的專業方面在學校還是能夠調劑的。
新高考志愿填報是什么規則
1、錄取批次設置方面的變化,將公費師范生和免費醫學定向生放在了本科提前批B段,實行平行志愿。小語種、海洋運輸等專業放在了本科批,實行平行志愿。
2、志愿填報模式的變化第一,平行志愿批次的志愿單位發生了變化。志愿填報具體到某個學校的某個專業,以專業(專業類)+學校為單位,即1個“專業(類)+學!睘1個志愿,專業成為關鍵和基礎。第二,平行志愿批次的數量有所調整。
志愿單位的改變直接帶來了數量的變化,改革后普通類每次最多可填報96個志愿,藝術類、體育類每次最多可填報70個志愿。
3、增加了選考科目要求。新模式下,考生選報專業需要關注每個專業的選科要求,看自己是否符合要求。
4、取消了“院校專業服從調劑”。“專業(專業類)+學!钡奶顖竽J,取消了專業調劑,考生不必擔心被調劑的風險。
三、重慶移通學院最新介紹
重慶移通學院(原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成立于2000年,是一所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由重慶市教委主管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面向全國招生。 學校在合川、綦江兩地辦學,校園依山傍水,環境優美,交通便捷。學校建有標準化實驗室、現代化大劇院、高規格圖書館、萬畫影城、風雨操場、室內恒溫游泳館等一流設施設備,目前占地面積2358.52余畝,F在校學生近28000人,專任教師1215人,F有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智能工程學院、大數據與軟件學院、淬煉商學院、遠景學院、中德應用技術學院、藝術傳媒學院、外國語學院、數字經濟與信息管理學院、信息安全學院等10個二級學院,愛蓮書院、花果書院、別都書院、南湖書院、天渠書院、綦河書院等12個書院,思政教學部、通識教學部等 4個教學部,以及完滿教育委員會、創意寫作學院、雙體軟件精英產業學院、釣魚城科幻學院、釣魚城研究院、德國研究院等多個特色部門。學校共開設通信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軌道交通與信號控制、財務管理、工程管理、廣播電視編導等39個本科專業,通信技術、工商企業管理等4個?茖I,形成了以工學為主,管理學、藝術學等多學科交叉融合協調發展的專業體系。 致力于建成以新工科為主體、以電子信息為優勢、中西部一流的應用型本科院校,打造中國最受尊崇的特色本科大學,學校秉承“樂教、樂學、創造、創業”校訓精神,明確信息產業商學院的總體辦學定位,堅持以學生全面發展為中心,創新構建了“四位一體雙院制”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培養具有扎實的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知識,較強的綜合素質、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競爭優勢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術技能型管理人才。 學校辦學特色鮮明,人才培養措施有力。創新探索“四位一體(完滿教育X通識教育X商科教育X專業教育)+雙院制(生活在書院X專業在學院)”特色人才培養體系,“新工科”“新商科”專業集群布局科學、結構合理,“完滿教育”搭建以社團活動、志愿服務、競技體育、藝術修養與實踐四個版塊為主要內容的創新素質教育大平臺,“通識教育”形成基于公民意識、全球視野、人文關懷、科學精神、藝術創作與審美情趣等相結合的課程體系。創意寫作學院、雙體系人才培養模式、淬煉領導力訓練營、創業學院等多個特色育人項目,品牌成熟、西部領先。釣魚城科幻中心、釣魚城研究院、釣魚城歷史文化博物館、釣魚城城市化研究院等多個部門立足本土,將人才培養與服務地方緊密結合。名家講壇·大師課堂邀請國內外各領域權威專家和知名人士面向全校開放性授課、遠景學院借鑒國外辦學先進模式,探索并打造寄宿制文理學院以及萬畫影城、光影學堂、素質拓展、重慶市大學生影評大賽、大學城·釣魚城國際音樂節、中德國際教育論壇、勞動教育等多個特色舉措已成移通名片,影響深遠。 學校實施全員書院制育人。書院作為社區化、交互性、共享式的育人平臺,支撐學校“信息產業商學院”辦學愿景,匹配“完滿教育”育人理念,依托家文化和領導力雙核驅動實踐服務式管理、生活式學習、社區式教育,為學生創造社區共享與朋輩互助的新圈層,F有專業集中式書院3個、社區文化式書院7個、文理式書院1個。 學校堅持實施國際化戰略。繼與德國安哈爾特應用技術大學,聯合成立中德應用技術學院以來,已與德國、美國等國十余所大學簽署合作辦學協議,廣泛開展中外聯合培養的碩士、本科雙學歷教育活動,目前已輸送出近八百名學生到國外深造,在校預備赴德學生1700余人。 學校特色辦學成果斐然。近年來,在社團活動、志愿服務、藝術教育、競技體育等方面共獲市級以上獎項2267個,其中榮獲全國最熱公益校園、中國戲劇獎·校園戲劇獎、全國校園鐵人三項賽邀請賽總決賽第一名等國家級獎項820個。學生參加國家級、省部級各類專業學科競賽獲獎上千項,其中獲全國大學生數模競賽一等獎、中國工程機器人大賽暨國際公開賽特等獎第三名、2次獲“西門子杯”中國智能制造挑戰賽全國總決賽一等獎等國家級獎111項、國家一等及特等獎30項。近5年,教師共承擔市級及以上教學科研項目129項,公開發表論文757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159篇,被SCI、EI檢索12篇,獲各類專利36項。出版著作教材221部。 學校人才培養質量成效明顯。近年來學校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2%以上,高就業率、高用人單位滿意度等居于全國同類高校前列,F學校累計畢業生近5萬,就業主要分布在通信、制造、軟件開發等行業,基本實現對口就業。在世界或中國五百強企業就業的學生占比達到10%,服務我市第一支柱信息產業的畢業生占比達到60%以上。 學校連續兩屆獲教育部全國民辦高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優秀成果二等獎、優秀獎;是我市首批依法治校示范校、園林式單位、數字化校園、就業示范中心;曾榮獲全國十佳優秀獨立學院、中國十大品牌獨立學院、重慶市園林式單位、重慶市數字化校園、重慶市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等30余項榮譽。學校被教育部、市教委確定為首批應用技術大學改革試點高校,智能工程學院是我市獨立學院中唯一獲批的普通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的二級學院;7個專業入選市級三特專業、一流專業,“控制科學與工程”成為市級重點培育學科;有市級教學團隊1個、教學名師1人、中青年骨干教師1人。2013年被教育部列為中國應用技術大學首批改革試點院校,被評為最具綜合實力中外合作院校,2015年被評為中國社會影響力就業典型高校,2017年獲評重慶市就業示范中心,2017年學校教育教學成果獲得重慶市第五屆教學成果三等獎,2018年獲評“全市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先進集體”,學校辦學成效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數據截止202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