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普通批專業分數線是多少分
根據2023年淮北師范大學招生辦官方公布的錄取數據,我們可以知道淮北師范大學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在全國各省的最低分數線數據如下:1、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在河北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4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71533名;
2、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在山西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8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48980名;
3、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在江蘇省份2021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0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79260名;
4、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在江蘇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4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80833名;
5、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在相山校區學習專業在江蘇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4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81096名;
6、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4290元/年)專業在安徽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9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80118名;
7、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在安徽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9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74320名;
8、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在福建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7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46021名;
9、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辦學地點相山校區)專業在廣東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8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20591名;
10、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辦學地點相山校區。)專業在重慶省份2022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0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9076名;
二、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2019-2022年錄取分數線統計表
專業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 2019 | 天津 | 理科 | - | 487 | 19688 |
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 2021 | 河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32 | 58171 |
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 2020 | 河北 | 理科 | - | 549 | 71533 |
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 2019 | 河北 | 理科 | - | 504 | 86253 |
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 2022 | 河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31 | 57544 |
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辦學地點相山校區 | 2021 | 山西 | 理科 | - | 486 | 44946 |
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辦學地點相山校區) | 2020 | 山西 | 理科 | - | 512 | 47334 |
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 2019 | 山西 | 理科 | - | 480 | 48980 |
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 2022 | 山西 | 理科 | - | - | - |
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辦學地點相山校區)(收費標準4290元/年)(學制四年) | 2021 | 內蒙古 | 理科 | - | 407 | 32645 |
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辦學地點相山校區)(收費標準4290元/年)(學制四年) | 2020 | 內蒙古 | 理科 | - | 427 | 33509 |
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辦學地點:相山校區) | 2019 | 內蒙古 | 理科 | - | 433 | 36567 |
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相山校區) | 2022 | 內蒙古 | 理科 | - | 419 | 32257 |
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07 | 79260 |
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 2020 | 江蘇 | 理科 | - | 348 | 80833 |
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在相山校區學習 | 2019 | 江蘇 | 理科 | - | 342 | 81096 |
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化學 | - | - |
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4290元/年) | 2021 | 安徽 | 理科 | - | 499 | 80118 |
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4290元/年) | 2020 | 安徽 | 理科 | - | 530 | 70140 |
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 2019 | 安徽 | 理科 | - | 499 | 74320 |
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5200元/年) | 2022 | 安徽 | 理科 | - | - | - |
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 2019 | 福建 | 理科 | - | 470 | 46021 |
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 2019 | 江西 | 理科 | - | 516 | 44622 |
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4290元/年;辦學地點相山校區) | 2021 | 河南 | 理科 | - | 528 | 102673 |
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4290元/年;辦學地點相山校區) | 2020 | 河南 | 理科 | - | 549 | 104116 |
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 2019 | 河南 | 理科 | - | 500 | 109722 |
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5200元/年) | 2022 | 河南 | 理科 | - | - | - |
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辦學地點:相山校區) | 2019 | 湖南 | 理科 | - | 498 | 59409 |
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辦學地點相山校區)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15 | 113689 |
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辦學地點相山校區) | 2020 | 廣東 | 理科 | - | 489 | 120591 |
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相山校區) | 2019 | 廣東 | 理科 | - | 459 | 118990 |
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住宿費:待定,辦學地點:相山校區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 | - | - |
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理工類,4年,4290元/年,在相山校區辦學) | 2021 | 廣西 | 理科 | - | - | - |
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理工類,4年,4290元/年,在相山校區辦學) | 2020 | 廣西 | 理科 | - | 487 | 46123 |
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在相山校區辦學) | 2019 | 廣西 | 理科 | - | - | - |
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理工類,4年,5200元/年,在相山校區辦學) | 2022 | 廣西 | 理科 | - | - | - |
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辦學地點相山校區。) | 2021 | 重慶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40 | 40930 |
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辦學地點相山校區) | 2020 | 重慶 | 理科 | - | 498 | 43014 |
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辦學地點:相山校區) | 2019 | 重慶 | 理科 | - | 521 | 42116 |
淮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辦學地點相山校區。) | 2022 | 重慶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07 | 39076 |
三、淮北師范大學介紹
淮北師范大學位于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安徽省淮北市,是一所綜合性省屬重點大學。1974年建校,時為安徽師范大學淮北分校。1978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定名為淮北煤炭師范學院,隸屬原煤炭工業部,面向全國招生。1998年9月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2010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淮北師范大學。2003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等次。2009年增列為省級立項建設博士研究生培養單位和博士后培養單位。歷經40余年的建設與發展,學校始終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堅持追求卓越的改革創新精神,厚植服務基層、奉獻教師教育的情懷,培養造就了10萬余名情懷深厚、專業硬核、甘于奉獻、扎根基層、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高素質、專業化人才。經過一代又一代淮師人的不懈努力,鑄就了“艱苦奮斗、持之以恒、甘于奉獻、追求卓越”的淮師大精神和“博學、慎思、勵志、敦行”的校訓。學校有相山、濱湖兩個校區,占地面積2400余畝。校園依山而建,自然環境優美,人文氣息濃厚,先后被評為“安徽省園林式單位”“全國綠化模范單位”。校舍建筑面積75萬平方米,中外文紙質藏書和電子文獻500余萬冊。實驗室設備先進、功能齊全,有教學科研儀器設備3.3萬余臺件,總值2.87億元,很好地滿足了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需要。現有18個學院、87個本科專業,2018年本科專業整體進入安徽省一本招生;有1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8個專業學位,涵蓋10大學科門類。學校師資隊伍結構合理,實力較強。現有專任教師1300余人,其中有博士500余人(含在讀博士)、碩士700余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540余人。全國優秀教師、“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4人,終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者2人,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及后備人選19人,省模范教師1人,省勞動模范1人,省三八紅旗手1人,省教學名師41人,省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57人,“皖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青年皖江學者2人,省級教壇新秀46人,曾憲梓教育基金獎獲得者13人,省優秀教師、師德標兵、優秀黨務工作者和優秀共產黨員16人。學校具有較強的教研科研實力。現擁有7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個國家級特殊教育師資培養培訓重點基地,1個國家級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1個全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示范基地;1個教育部示范性項目(學前教育骨干教師培訓項目),3個師范專業順利通過教育部師范類專業第二級認證;1個安徽省“高峰學科”,1個安徽省“一流學科”,5個省級重點學科,2個省級博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學科,1個省級學科建設重大項目立項學科,9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0個省級特色專業,15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3個省級一流(品牌)專業;18個省級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