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大學簡介
安徽大學(Anhui University)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安徽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高校,安徽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
作為安徽現代高等教育的開端,學校創建于1928年當時省會安慶市?箲鹌陂g,學校被迫西遷,并一度流散,1946年復校,為國立安徽大學。1949年12月遷至蕪湖,幾經調整,學校于1956年遷建合肥市,1958年全面恢復招生。1958年9月16日,毛澤東同志親筆為學校題寫校名。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進程,學校進入歷史上發展最快最好的時期,尤其是進入國家“211工程”高校建設行列之后,更是實現了跨越發展。
學,F有四個校區和一個大學科技園,校園面積達3200余畝,建筑面積125萬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8.18億元,館藏紙質圖書350余萬冊,F有教職工2700余人,其中教學人員1600余人,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者900余人;入選國家及省級人才項目30余名,享受國務院和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139名,安徽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和后備人選120名。在校生規模約28000余人:其中研究生7000余人,全日制本、專科生21800余人。
2、安徽大學比較好的專業名單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法學、英語、考古學、生物科學、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新聞學3、安徽大學所有的專業名單
院系 | 專業 |
---|---|
安徽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 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應用統計學、金融數學 |
安徽大學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 | 應用物理學、材料物理、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安徽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 化學、應用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材料化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
安徽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網絡工程、信息安全、網路與新媒體、數字媒體技術 |
安徽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 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物聯網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 |
安徽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 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科學(生物統計方向)、生物工程、生態學 |
安徽大學文學院 | 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 |
安徽大學歷史系 | 歷史學 |
安徽大學哲學系 | 哲學、應用心理學 |
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 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編輯出版學 |
安徽大學經濟學院 | 經濟學、財政學、稅收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經濟統計學 |
安徽大學商學院 | 會計學、工商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電子商務、旅游管理 、市場營銷、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
安徽大學外語學院 | 英語、俄語、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 |
安徽大學法學院 | 法學、知識產權 |
安徽大學管理學院 | 檔案學、管理科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行政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圖書館學 |
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 | 社會學、社會工作、政治學與行政學、國際事務與國際關系 |
安徽大學藝術學院 | 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繪畫、戲劇影視導演、音樂表演 |
安徽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 | 環境科學、地理信息科學、地質學、測繪工程 |
安徽大學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 | 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工業設計 |
安徽大學文典學院 | 人文科學試驗班、人文科學試驗班、經濟管理試驗班 |
安徽大學互聯網學院 | 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網絡空間安全、互聯網金融 |
安徽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 |
體育軍事教學部 | |
安徽大學國際教育學院 | |
安徽大學國際商學院 | 會計(?,中英合辦)、金融管理與實務(?疲杏⒑限k) |
外國語言文化教育中心 | |
安徽大學軟件學院 | |
安徽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