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工程大學簡介
安徽工程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的省屬多科性高等院校和安徽省重點建設院校,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二期)項目建設高校,坐落在國家級開放城市蕪湖。學校辦學始于1935年安徽私立內思高級工校,歷經蕪湖電機制造學校(隸屬于原國家第一機械工業部)、蕪湖機械學校、安徽機電學院、安徽工程科技學院等辦學階段,2010年更名為安徽工程大學。
目前,學校占地面積1500余畝,校舍建筑總面積50余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58億元。圖書館館藏圖書150余萬冊。現有教職工近1300人,其中專任教師1000余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85%。學校聘請一批包括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在內的國內外知名學者擔任兼職教授,引進“*”等高層次人才擔任學科領軍人才,50余人被選拔為安徽省教學名師、安徽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拔尖人才、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等,形成了一支教學經驗豐富、學術水平較高、科研能力較強的教學科研隊伍。
學校現有學科涵蓋工、理、文、管、經、法、藝等門類;設有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等14個教學單位。本科生培養方面,有68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級、省級特色專業14個,國家級、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5個,國家級、省級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專業12個;建有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研究生培養方面,有1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5個工程碩士領域,建有省級產學研聯合培養研究生示范基地和省級專業學位案例庫、教學案例推廣中心。目前,學校與蕪湖市人民政府共建安徽工程大學國際工程師學院,打造“國際化、工程化、企業化、多元化”特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示范區、產學研用一體化科技孵化基地;與美、英、法、德、意、韓、泰等國和臺灣地區的近20所知名大學建立了合作交流關系,積極開展合作辦學、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等活動。
2、安徽工程大學比較好的專業名單
國家級特色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自動化、藝術設計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自動化
安徽省特色專業:紡織工程、藝術設計、應用化學、環境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英語、行政管理、測控技術與儀器、輕化工程、工業設計、國際經濟與貿易、服裝設計與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安徽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自動化、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應用化學、藝術設計、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行政管理、電子信息工程、工商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生物工程、英語、服裝與服飾設計、環境設計、環境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3、安徽工程大學所有的專業名單
所在學院 | 專業名稱 | 修業年限 | 學科門類 |
---|---|---|---|
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四年 | 工學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車輛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四年 | 工學 | |
金屬材料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機械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機械電子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機器人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電氣工程學院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四年 | 工學 |
電子信息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通信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四年 | 工學 | |
自動化 | 四年 | 工學 | |
建筑電氣與智能化 | 四年 | 工學 | |
紡織服裝學院 | 紡織工程 | 四年 | 工學 |
服裝設計與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非織造材料與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輕化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表演(服裝表演方向) | 四年 | 藝術學 | |
服裝與服飾設計 | 四年 | 藝術學 | |
生物與化學工程學院 | 應用化學 | 四年 | 理學 |
生物技術 | 四年 | 理學 |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四年 | 工學 | |
環境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生物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生物制藥 | 四年 | 工學 | |
管理工程學院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四年 | 經濟學 |
工商管理 | 四年 | 管理學 | |
市場營銷 | 四年 | 管理學 | |
人力資源管理 | 四年 | 管理學 | |
物流管理 | 四年 | 管理學 | |
物流工程 | 四年 | 管理學 | |
工業工程 | 四年 | 管理學 | |
質量管理工程 | 四年 | 管理學 | |
藝術學院 | 廣告學 | 四年 | 文學 |
工業設計 | 四年 | 工學 | |
動畫 | 四年 | 藝術學 | |
藝術設計學 | 四年 | 藝術學 | |
視覺傳達設計 | 四年 | 藝術學 | |
環境設計 | 四年 | 藝術學 | |
產品設計 | 四年 | 藝術學 | |
數字媒體藝術 | 四年 | 藝術學 | |
工藝美術 | 四年 | 藝術學 | |
視覺傳達設計(中外合作) | 四年 | 藝術學 | |
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四年 | 理學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四年 | 工學 | |
軟件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四年 | 管理學 | |
物聯網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四年 | 工學 | |
建筑工程學院 [14] | 土木工程 | 四年 | 工學 |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建筑學 | 五年 | 工學 | |
工程管理 | 四年 | 管理學 | |
數理學院 | 金融工程 | 四年 | 經濟學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四年 | 理學 | |
統計學 | 四年 | 理學 | |
金融工程(中外合作) | 四年 | 經濟學 | |
外國語學院 | 英語 | 四年 | 文學 |
日語 | 四年 | 文學 | |
人文學院 | 法學 | 四年 | 法學 |
社會工作 | 四年 | 法學 | |
行政管理 | 四年 | 管理學 | |
電子商務及法律 | 四年 | 管理學 | |
體育學院 | 表演 | 四年 | 藝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