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都師范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普通批專業分數線是多少分
根據2023年首都師范大學招生辦官方公布的錄取數據,我們可以知道首都師范大學的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在全國各省的最低分數線數據如下:1、首都師范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5000元)(辦學地點除外國語學院、歷史學院世界史專業之外,其它專業第一學年均在良鄉校區就讀)專業在北京省份2020年的綜合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8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1978名;
2、首都師范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北京)專業在內蒙古省份2022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34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7576名;
3、首都師范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在江西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85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3026名;
4、首都師范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在江西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9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2816名;
5、首都師范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在江西省份2022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7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3379名;
6、首都師范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在山東省份2022年的綜合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8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3326名;
7、首都師范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在湖北省份2021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91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0159名;
8、首都師范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在湖北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84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5279名;
9、首都師范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理工類,4年,5000元/年)專業在廣西省份2022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6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0143名;
10、首都師范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西三環北路105號)專業在貴州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5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0936名;
二、首都師范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2019-2022年錄取分數線統計表
專業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首都師范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5000元)(辦學地點第一年在良鄉校區就讀) | 2021 | 北京 | 綜合 | 物 | 574 | 11970 |
首都師范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5000元)(辦學地點除外國語學院、歷史學院世界史專業之外,其它專業第一學年均在良鄉校區就讀) | 2020 | 北京 | 綜合 | 物 | 583 | 11978 |
首都師范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辦學地點:第一年在良鄉校區) | 2019 | 北京 | 理科 | - | 584 | 9926 |
首都師范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5000元)(辦學地點第一年在良鄉校區) | 2022 | 北京 | 綜合 | 物 | 576 | 12334 |
首都師范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辦學地點北京)(收費標準5000元/年)(學制四年) | 2021 | 內蒙古 | 理科 | - | 515 | 11106 |
首都師范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辦學地點北京)(收費標準5000元/年)(學制四年) | 2020 | 內蒙古 | 理科 | - | 558 | 7151 |
首都師范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辦學地點:北京) | 2019 | 內蒙古 | 理科 | - | 566 | 7872 |
首都師范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北京) | 2022 | 內蒙古 | 理科 | - | 534 | 7576 |
首都師范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21 | 江西 | 理科 | - | 585 | 13026 |
首都師范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20 | 江西 | 理科 | - | 596 | 12816 |
首都師范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19 | 江西 | 理科 | - | 579 | 13114 |
首都師范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22 | 江西 | 理科 | - | 570 | 13379 |
首都師范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21 | 山東 | 綜合 | 物 | 592 | 21350 |
首都師范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20 | 山東 | 綜合 | 物 | 610 | 20172 |
首都師范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19 | 山東 | 理科 | - | 599 | 16570 |
首都師范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22 | 山東 | 綜合 | 物 | 586 | 23326 |
首都師范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91 | 20159 |
首都師范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20 | 湖北 | 理科 | - | 602 | 15066 |
首都師范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19 | 湖北 | 理科 | - | 584 | 15279 |
首都師范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62 | 23165 |
首都師范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21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59 | 33087 |
首都師范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43 | 36171 |
首都師范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住宿費:待定,辦學地點:北京市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92 | 28043 |
首都師范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理工類,4年,5000元/年) | 2021 | 廣西 | 理科 | - | 571 | 9790 |
首都師范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理工類,4年,5000元/年) | 2020 | 廣西 | 理科 | - | 580 | 11048 |
首都師范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19 | 廣西 | 理科 | - | 582 | 11690 |
首都師范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理工類,4年,5000元/年) | 2022 | 廣西 | 理科 | - | 567 | 10143 |
首都師范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西三環北路105號)(語種:不限) | 2022 | 貴州 | 理科 | - | 537 | 13005 |
首都師范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西三環北路105號)(語種:不限) | 2021 | 貴州 | 理科 | - | 543 | 11846 |
首都師范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西三環北路105號)(語種不限) | 2020 | 貴州 | 理科 | - | 559 | 13744 |
首都師范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西三環北路105號) | 2019 | 貴州 | 理科 | - | 559 | 10936 |
三、首都師范大學介紹
首都師范大學建于1954年,辦學歷史可追溯至1905年成立的通州師范,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北京市與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學校現有學科專業涵蓋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語、藝術等,六十多年來已培養各類高級專門人才二十余萬名,是北京市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學校現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7個,博士點102個,博士后流動站14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6個,碩士點142個,1個博士專業學位類別,16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國家重點學科4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北京市一級重點學科8個,北京市二級重點學科12個,北京市一級重點建設學科2個,北京市二級重點建設學科13個,北京市一級重點培育學科4個,交叉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2個;建設北京國家應用數學中心1個,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省屬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民政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1個北京市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1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國家語委科研基地,1個國家知識產權試點高校,1個教育部科技成果轉化基地,1個北京市高校高精尖創新中心,1個北京實驗室,11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1個北京市科技成果轉化平臺,1個北京市知識產權試點單位,2個北京市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1個北京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北京市工程實驗室,1個北京市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協同創新研究基地,4個北京高等學校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7個北京市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5個省、部級設置的研究(院、所、中心)、實驗室。學校下設文學院、歷史學院、政法學院、教育學院、教師教育學院、首都基礎教育發展研究院、心理學院、外國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管理學院、音樂學院、美術學院、數學科學學院、物理系、化學系、生命科學學院、資源環境與旅游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初等教育學院、學前教育學院、地球空間信息科學與技術國際化示范學院、良鄉校區基礎學部、繼續教育學院、京疆學院、國際文化學院、中國書法文化研究院、燕都學院、中國國學教育學院、美育研究中心、文化研究院、交叉科學研究院等31個院系(中心)以及大學英語教研部、體育教研部。共有專科專業1個,本科專業59個。各類學生總數 28,191人。其中,全日制貫通培養生292人,專科生259人,本科生11,985人,碩士研究生7,429人,博士研究生1,191人,成人教育學生5,921人,外國留學生1,114人,已形成從專科生到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從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學生教育全方位、多層次的辦學格局和教育體系。學校現有教職工2,498人,在1,682名專任教師中正高職稱人數418人,副高職稱人數646人,博士1,139人,碩士461人,擁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