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北京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西安工商學院在北京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北京考生上西安工商學院的分數在438至438分,位次為37154至31134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北京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38至438區間才能上西安工商學院。
一、北京考多少分能上西安工商學院
1、2022年北京考生上西安工商學院:綜合(不限)最低分需要45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3395名;
2、2021年北京考生上西安工商學院:綜合(不限)最低分需要45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1134名;
3、2020年北京考生上西安工商學院:綜合(物)最低分需要43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7154名;
二、西安工商學院在北京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西安工商學院在北京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北京 | 綜合 | 不限 | 本科 | 455 | 33395 | 省教育廳 |
2、2021年西安工商學院在北京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北京 | 綜合 | 不限 | 本科 | 453 | 31134 | 省教育廳 |
3、2020年西安工商學院在北京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北京 | 綜合 | 物 | 本科 | 438 | 37154 | 省教育廳 |
高考提前批能填報幾個志愿
本科提前批一志愿只有1個學校。高考的提前批次是指比普通批次要早,一般高考結束以后提前批次就開始報名如果提前批報了沒被錄取不會影響其他批次的填報錄取。
提前批:本科在錄取前填報1次志愿,錄取過程中征集1次志愿,征集志愿時設高校是否服從調劑志愿。第一次填報志愿和征集志愿均填報1所高校,調劑志愿設3類高校及專業(軍事、公安、其他)是否服從調劑。
專科設1個高校志愿和高校及專業是否服從調劑志愿。每所高校志愿均可填報6個專業及專業是否服從調劑志愿。具體應以本省實際情況為準。
平行志愿投檔規則
1、分數優先:高考結束后省招辦將所有的考生按類別(文科、理科)從分數高——低排成一隊,從前到后向各高校投檔,只要前一個考生還沒有投檔,就不會投檔后面的考生;
2、遵從志愿:省招辦只向考生填報的志愿學校投檔,考生沒有填報的學校省招辦不會投檔;
3、依次檢索:填報平行志愿各個省份是有區別的,一般可以填報(這里以填報五所學校為例,分別是A/B/C/D/E學校)。當投檔到某個考生時,先看A學校,如果此時A學校還有招生名額,就將考生投檔到A學校,該考生的投檔就完成了,后面的B/C學校就不再投檢索了;如果此時A學校已經招滿了,就繼續檢索B學校,情況同前直至D學校,如果D學校也已經招滿了,再投向E院校,如果E也已滿額,那該考生只能滑檔,等待進入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了。
4、一次投檔:對于每一個考生來說,在一個批次中,只有一次投檔的機會,如前所說,如果考生投檔到A學校,由于某些原因(如專業錄取分數不夠)被A學校退檔,那是不可能再投檔到后面的B/C/D學校的,只能等待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
三、西安工商學院最新介紹
西安工商學院(原西安工業大學北方信息工程學院)是經教育部批準設立具有學士學位授予權的本科層次民辦普通高等學校。 學校位于八水繞長安的渭水之濱西安市高陵區,毗鄰著名歷史文化景區“涇渭分明”,校園傳承關學文化余韻,深受長安八水滋養。學校周邊商貿發達,交通便利,即將建成開通的地鐵十號線直達校區。校園配套設施完善,教育教學成果豐碩,擁有一支業務精湛、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聘請了一批具有影響力和知名度的海內外專家學者,是莘莘學子學習、生活和成長、成才的理想家園。 學校基于人工智能、大數據、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造新型工商學院。重點發展“商科、電子信息、設計與創意、人文”四大專業群, 培養具有“人文精神、國際視野、商業策劃、創意設計、技術技能”等一定跨界發展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學校現有信息與工程學院、商學院、設計與創意學院、通識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信息與工程學院設有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等專業;商學院設有會計學、金融科技、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專業;設計與創意學院設有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影視攝影與制作、廣告學、工程造價等專業;通識教育學院設有漢語言文學、網絡與新媒體等專業。 學校堅持“高端化、國際化、個性化”發展戰略,注重打造“平安校園、生態校園和智慧校園”。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對外合作,依托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國際教育平臺,開展本碩直通和微留學,建立“海外課堂”實踐基地,幫助和引領青年學生開闊國際視野,提升溝通能力與綜合素質,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牽手世界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