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北京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中北大學在北京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北京考生上中北大學的分數在463至517分,位次為29738至24229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北京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63至517區間才能上中北大學。
一、北京考多少分能上中北大學
1、2022年北京考生上中北大學:綜合(物)最低分需要49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6148名;
2、2021年北京考生上中北大學:綜合(物 和 化)最低分需要46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9738名;
3、2021年北京考生上中北大學:綜合(物)最低分需要48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6705名;
4、2021年北京考生上中北大學:綜合(不限)最低分需要49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4984名;
5、2020年北京考生上中北大學:綜合(不限)最低分需要49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7789名;
6、2020年北京考生上中北大學:綜合(物)最低分需要50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5969名;
7、2020年北京考生上中北大學:綜合(物 或 化)最低分需要51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4600名;
8、2020年北京考生上中北大學:綜合(化)最低分需要51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4229名;
二、中北大學在北京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中北大學在北京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北京 | 綜合 | 不限 | 本科 | 497 | 26318 | 省政府 |
2022 | 北京 | 綜合 | 物 | 本科 | 498 | 26148 | 省政府 |
2、2021年中北大學在北京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北京 | 綜合 | 物 和 化 | 本科 | 463 | 29738 | 省政府 |
2021 | 北京 | 綜合 | 物 | 本科 | 484 | 26705 | 省政府 |
2021 | 北京 | 綜合 | 不限 | 本科 | 495 | 24984 | 省政府 |
3、2020年中北大學在北京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北京 | 綜合 | 不限 | 本科 | 498 | 27789 | 省政府 |
2020 | 北京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 | 504 | 26695 | 省政府 |
2020 | 北京 | 綜合 | 物 | 本科 | 508 | 25969 | 省政府 |
2020 | 北京 | 綜合 | 物 或 化 | 本科 | 515 | 24600 | 省政府 |
2020 | 北京 | 綜合 | 化 | 本科 | 517 | 24229 | 省政府 |
200分的公辦學校名單
批次 | 院校名稱 | 備注 |
專科批 | 蕪湖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婆 | 安徽糧食工程職業學院 | 公辦 |
?婆 | 安慶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婆 | 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石家莊醫學高等?茖W校 | 公辦 |
專科批 | 安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婆 | 天津公安警官職業學院 | 公辦 |
?婆 | 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婆 | 黃山健康職業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六安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婆 | 銅陵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婆 | 黑龍江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 公辦 |
?婆 | 宿州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安徽國際商務職業學院 | 公辦 |
?婆 | 池州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婆 | 安徽揚子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安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婆 | 合肥經濟技術職業學院 | 公辦 |
?婆 | 安徽新聞出版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婆 | 安徽郵電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婆 | 安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合肥財經職業學院 | 公辦 |
?婆 | 安徽冶金科技職業學院 | 公辦 |
?婆 | 蚌埠經濟技術職業學院 | 公辦 |
?婆 | 合肥濱湖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皖北衛生職業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浙江安防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宿州航空職業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 | 公辦 |
?婆 | 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婆 | 廣西英華國際職業學院 | 公辦 |
?婆 | 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 | 公辦 |
高考提前批填報持續幾天
各省填報志愿時間不同,一般是四五天時間,詳情請留意省考試院通知。一般都是在六月份的下旬開始進行最早批次的填報,按照提前批,本科批和專科批的先后順序進行填報。
提前批作為最先開始填報的一批志愿,一般在高考成績出分后就相繼開始填報,并且在正式本科志愿填報之前全部結束,為期較短,常常使得很多考生措手不及。
一些考生看到提前批志愿的錄取分數都有所降低,以為撿了大便宜,不報太吃虧,還沒有了解清楚提前批的具體內容事項就直接填報了;還有的考生看到提前批院校中沒有自己想要選擇的院校,以為都是一些二本學校因為生源不夠才設置的招生名額,于是也略過不計,結果很有可能錯過了本來更加適合自己的選擇。
三、中北大學最新介紹
中北大學是一所由山西省人民政府和工業與信息化部、山西省人民政府和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雙共建,山西省人民政府管理的多科性教學研究型大學。學校的前身是1941 年八路軍總司令部在太行抗日根據地創辦的我黨我軍第一所兵工學校?太行工業學校,被譽為“人民兵工第一!薄 學校位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山西省太原市,擁有完善的教學、科研設備和公共服務體系,占地面積2995 畝,建筑面積123 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近35 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8.19 億元。學校擁有紙質圖書館藏230 多萬冊、電子圖書近136 萬冊、56 個中外知名數據庫資源。2020 年12 月,中共山西省委辦公廳、山西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中北大學創建“雙一流”大學的若干意見》,推動中北大學在全省一流創新生態建設中發揮科研支撐作用。 學,F有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國防科工局“十三五”國防特色學科(方向)5個,省重點學科24個,山西省“1331工程 ”一流學科1個,山西省“1331工程”優勢特色學科1個,山西省優勢學科攀升計劃支持學科2個,山西省服務產業創新學科群2個。擁有博士后流動站6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7個,博士點24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3個,碩士點6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涉及5大類別,13個領域,本科專業85個。工程學學科群、材料學學科群、化學學科群ESI排名位列全球前1%,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在全國第四輪一級學科評估中獲評B+。 學,F有教職工2727人,專任教師1965人,教授281人,副教授551人,教師博士化率59.32%。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雙聘院士、國家級高級專家、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全國教學名師、全國模范教師等各類國家級人才稱號人才68人,國家級團隊、集體9個,省級創新團隊11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45人,全國高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7人,國家國防科工局和總裝備部專家20人,中央和省委聯系的高級專家25人。 學校面向全國31 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在29 個省份實現了一本招生。全日制在校生近39000 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4000 余人。學校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和“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擁有國家精品課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國家級一流專業等優質教學資源。學校是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現有省級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8 個,省級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6 個,具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資格,2018 年與德州市政府共同創建了中北大學德州研究生分院。 學校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扎實推動“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構建“十大育人體系”。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辦學理念,全面深化本科教育綜合改革,構建了具有中北特色的金字塔式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建設體系和創新創業育人、軍工文化育人、實踐育人、勞動育人等多維一體的特色育人新格局。學校獲批全國第二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成功申報山西省雙創示范基地,在2016-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排行榜中位列66名。在校友會2020 年中國大學創新人才培養質量排名中挺進百強。在2020年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為山西省首獲特等獎和AMS 獎,并作為唯一國內高校問鼎最高獎項SIAM 獎。 學校堅持把軍民融合作為引領內涵發展的學校戰略,在國防軍工人才培養、國防科技協同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孵化等方面業已形成顯著優勢。目前,學校擁有“十三五”國防重點學科5個,在地方共建高校中排名第一。擁有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重點學科實驗室、先進技術工程中心等“國字號”國防科研平臺。國防創新計劃重大專項立項數和經費數不斷攀升。學校始終把軍民融合成果轉化作為服務地方、服務國防的重要舉措,積極推進軍民融合成果轉化研發和產業化進程,已遴選并積極推動40多項可產業化且前景廣闊的軍民融合成果就地轉化。同時,學校積極構建軍民融合人才培養新體系,營造校園軍工文化,走出了一條人才培養的軍民融合特色之路。 適應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需求,形成問題導向、協同創新、軍民 融合、充滿活力的科技創新機制,全面強化服務國防服務地方兩翼齊飛,凸顯科技創新能力和服務社會能力。擁有省部級以上科研機構59個,擁有山西中北國家大學科技園等科技產業孵化基地。設有軍民融合協同創新研究院、先進能源材料與系統研究院、特種金屬材料與裝備研究院、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等研究機構。 十年來,先后承擔國家級項目409項,各類項目總數4850余項,科研項目總經費36.6億余元,其中2020年科研經費7.21億元。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部級科技獎124項,發表SCI收錄論文近5200篇,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390余部。科研成果廣泛應用于國家載人航天、深空探測、重大武器型號等,共有70多項成果應用于“神舟”、“嫦娥”、“天宮”、“北斗”、“復興號”、“港珠澳大橋”等國家重大工程。 學校不斷拓寬辦學渠道,與中國科學院大學、太原市和山西煤化所共建中國科學院大學太原能源材料學院。與北京理工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與西安交通大學簽署深化合作協議、與清華大學簽署科技合作協議,半導體學院與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簽署合作協議。面向長三角在江蘇省南通市建設中北大學南通智能光機電研究院。在晉城市設立先進材料與智能裝備研究院、在運城市、晉中市、長治市、忻州市設立產業技術研究院,與忻州市政府共建半導體學院和半導體產業技術研究院,與省人防辦共建民防科技學院,與太原市中心醫院共建醫工融合創新研究院。與太原中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共建中北信創產業基地,與山西百信共建“山西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研究院”和“信創產業學院”,與長城計算機公司、建設銀行山西分行共同打造“1+1+1”信創產業生態聯盟,與山西航產集團共建航空產業技術研究院和通航產業學院。 (2021年4月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