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華北電力大學招生計劃人數和代碼截至發稿時間,考試院暫未公布最新數據,下面是2021年華北電力大學的本省招生計劃和人數相關數據,2022屆高考考生可以參考。
一、華北電力大學本市2021年招生計劃人數統計表
2021年華北電力大學在北京招生計劃和招生人數代碼(目錄)
招生省份 | 招生年份 | 科目 | 批次 | 招生專業 | 招生人數 | 學費學制 |
---|---|---|---|---|---|---|
北京 | 2021 | 綜合 | 本科批 | 經濟學類(5000元,含金融學、經濟學) | 6 | 四年 5000/年 |
北京 | 2021 | 綜合 | 本科批 | 法學類(5000元,含法學) | 2 | 四年 5000/年 |
北京 | 2021 | 綜合 | 本科批 | 外國語言文學類(6000元,只招英語考生,含英語、翻譯) | 4 | 四年 6000/年 |
北京 | 2021 | 綜合 | 本科批 | 數學類(5500元,含信息與計算科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7 | 四年 5500/年 |
北京 | 2021 | 綜合 | 本科批 | 物理學類(5500元,含應用物理學) | 1 | 四年 5500/年 |
北京 | 2021 | 綜合 | 本科批 | 機械類(5500元,含機械工程) | 2 | 四年 5500/年 |
北京 | 2021 | 綜合 | 本科批 | 材料類(5500元,含材料科學與工程) | 6 | 四年 5500/年 |
北京 | 2021 | 綜合 | 本科批 | 能源動力類(能動)(5500元,含能源與動力工程) | 10 | 四年 5500/年 |
北京 | 2021 | 綜合 | 本科批 | 能源動力類(儲能)(5500元,含儲能科學與工程) | 3 | 四年 5500/年 |
北京 | 2021 | 綜合 | 本科批 | 能源動力類(新能源)(5500元,含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 6 | 四年 5500/年 |
北京 | 2021 | 綜合 | 本科批 | 電氣類(5500元,含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智能電網信息工程) | 20 | 四年 5500/年 |
北京 | 2021 | 綜合 | 本科批 | 電子信息類(5500元,含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 | 13 | 四年 5500/年 |
北京 | 2021 | 綜合 | 本科批 | 自動化類(5500元,含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機器人工程) | 13 | 四年 5500/年 |
北京 | 2021 | 綜合 | 本科批 | 計算機類(5500元,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信息安全、物聯網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人工智能) | 14 | 四年 5500/年 |
北京 | 2021 | 綜合 | 本科批 | 土木類(5500元,含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 1 | 四年 5500/年 |
北京 | 2021 | 綜合 | 本科批 | 水利類(5500元,含水利水電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 2 | 四年 5500/年 |
北京 | 2021 | 綜合 | 本科批 | 核工程類(5500元,含核工程與核技術、輻射防護與核安全) | 6 | 四年 5500/年 |
北京 | 2021 | 綜合 | 本科批 |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5500元,含應用化學、環境科學) | 5 | 四年 5500/年 |
北京 | 2021 | 綜合 | 本科批 | 管理科學與工程類(5000元,含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程管理) | 7 | 四年 5000/年 |
北京 | 2021 | 綜合 | 本科批 | 工商管理類(5000元,含會計學、財務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 | 14 | 四年 5000/年 |
北京 | 2021 | 綜合 | 本科批 | 公共管理類(5000元,含公共事業管理、行政管理、漢語言文學、廣告學) | 5 | 四年 5000/年 |
北京 | 2021 | 綜合 | 本科批 | 物流管理與工程類(供應鏈)(5000元,含供應鏈管理) | 2 | 四年 5000/ |
二、華北電力大學簡介
華北電力大學(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簡稱華電(NCEPU) [69] ,校部位于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由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等12家特大型電力集團和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組成的理事會與教育部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73] “211工程”建設高校,入選“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上海合作組織大學能源學中方牽頭院校,全球能源互聯網大學聯盟、北京高科大學聯盟、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中國電力高校聯盟、電力行業卓越工程師培養校企聯盟發起單位,入選國家“111計劃”、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