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選科組合物理+化學+生物。按照現在新高考的政策來看,選擇物化生組合幾乎可以達到99.99%的專業都可以選擇。因此如果考慮到大學以后志愿填報專業的選擇,自己又是學霸的話,選擇物化生毫無疑問是最有前景的組合。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供廣大考生參考閱讀。
一、北京選科組合
1.物理-化學-歷史
這一類組合從大學招生的限制范圍上看屬于限制第二小的科目。
除了一小部分學校對類似政治學、國際政治等專業有著必選政治科目的要求外(一些學校對這類專業甚至無科目要求)。這個學科組合基本可以選擇大學中的大部分專業。所以選擇這個科目組合的考生在報考專業上,基本上無需過多考慮。更多的應該在可選的專業范圍之內進行仔細甄別。
2.物理-生物-歷史
這個組合與上一個組合相比,其實差距并不是很大。主要區別在于化學與生物之間的差別。化學由于在高中階段部分知識(例如:酸堿平衡)較為靈活、計算量較大,部分學生轉而選擇“死知識”較多的生物學科。
當然一部分學生也是因為生物“名次”比化學”名次”更好而選擇的生物。(由于高考等級賦分制的存在,選擇名次更好學科無可厚非)。
二、北京選科不推薦組合
1.地理+生物+政治
同樣這個組合也是3+3模式中的組合,生物被稱為理科中的文科,地理被稱為文科中的理科,三門科目組合起來難度實際上并不會太高。
該組合專業覆蓋率為76.1%,在新高考3+3的組合里屬于可報考專業比例最低的組合之一。環境科學類、生態類、動植物研究類、公共管理類、社會學類、環境與資源類、城市規劃類、教育學類等都是可選擇的專業范圍。
但受賦分制影響,新高考改革省份選擇生物、地理學科的人數最多,很多成績優秀類考生在選擇物理科目之后會選擇這兩個科目之一。因此選擇此組合的考生在和學霸們的競爭上或許會處于劣勢。
2.歷史+化學+生物
科目文理屬性界定不清,學科銜接不上。歷史屬于強文科,搭配兩個理科科目,這是被很多人認為的“奇葩”的組合,在高校學習中,其實物理和化學是聯系非常緊密的,考生選擇化學卻沒有物理,對于大學的學習勢必會有一定影響,對學生后續的專業發展影響較大。
根據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發布的專業選科要求來看,史化生專業可報比例為50.25%,史化生組合在選擇專業范圍上最明顯的限制在于工科大類專業的選擇,大部分工科專業都有限制,如像電子信息類、計算機類、兵器類、航空航天類、核工程類、儀器類幾乎都不能報考。小部分要求必須選考物理的理學專業也存在限制,如數學類、物理類等專業。
三、選科組合能不能更改
能更改,目前公布具體的高考改革方案的省份都已經規定了高考選科的時間,有的是高一下學期期末開始到高考報名前確認,有的是選擇考科目由學生在合格考結束后選擇,在高考報名時最終確定。無論開始的時間是否相同,最終確定時間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說在高考報名前你的選考科目都是可以更改的。
因為選考科目的改變,學生上課的時間安排上也有了變化,學生要做好應對這一切變化的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