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干部作風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整改措施一
一、基層黨員干部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十八大以來,中央不斷加強黨員干部作風建設力度,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一些基層黨員干部在作風方面仍存在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宗旨意識、群眾觀念淡薄。一些基層黨員干部淡忘了全心全心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漠視群眾利益,對群眾反映的問題,思想上不重視,工作上不盡心。一些權責部門存在官僚作風和衙門習氣,“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有的“臉雖好看,事卻不辦”。一些黨員干部“在其位不謀其政”,不深入基層主動研究和解決問題,而是習慣于坐而論道,夸夸其談,有的甚至打群眾的主意,與民爭利。
2、慢作為、不作為現象普遍。一些基層黨員干部奉守“混日子”哲學,“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不思進取,得過且過。遇到問題踢皮球,遇到矛盾繞道走,工作能推則推,事情能放就放。思想上因循守舊,固步自封,拘泥于老經驗、老辦法、老措施,缺乏開拓創新精神。有的黨員干部自感“船靠碼頭車到站”,把心思放在其他門路上,工作消極應付。
3、功利主義、利己主義作怪。一些基層黨員干部存在“以官為本”思想,一心保“烏紗”、謀升遷。“不怕群眾不滿意,就怕領導不注意”,關心領導好惡,漠視群眾疾苦,熱衷“政績工程”。一旦出了問題,為保官職,捂著、蓋著、瞞著,以至釀成重大事件,威脅到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給黨和國家形象造成極大損害。有的黨員干部則“以利為先”,在實際工作中,以個人和小集團的利益來定取舍,有利就執行,無利就拖延,有的甚至把人民賦予的權力作為牟取私利、貪圖享樂的工具,搞權錢交易,權色交易。
4、自由主義、個人主義抬頭。一些基層黨員干部紀律渙散,工作“三天打漁兩天曬網”,上班“斗地主”,網上炒股票,開會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有的將自己混同于一般群眾,對上級政策,當面不說,背后亂說,隨意點評,亂發牢騷,不負責任地指手畫腳,甚至道聽途說,發布小道消息。有的缺乏全局觀念和責任意識,“我的地盤我做主”,無組織,無紀律,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5、庸俗習氣、奢靡之風盛行。一些基層黨員干部談起學習時間緊,一提娛樂興趣高。講排場、擺闊氣、比享受,沉迷于燈紅酒綠,吃吃喝喝,拉拉扯扯。不講原則講關系,“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在群眾中造成不良影響。在一些地方,黨員干部參與賭博現象呈蔓延上升趨勢,有些賭博活動還逐漸演變成一些人行賄和受賄的“暗道”。
二、基層黨員干部作風方面存在突出問題的主要原因
基層黨員干部作風方面存在突出問題,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黨員干部自身改造不夠、行政管理體制存有弊端、干部任用機制不完善、監督約束機制不健全、上級領導表率作用發揮不夠等原因。
1、黨員干部自我改造不夠。一些黨員干部受西方腐朽思想及生活方式、封建特權思想、市場經濟效應等的不良影響,放松了思想改造,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扭曲,心態失衡,官本位思想膨脹,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抬頭,把權力作為個人換取利益的砝碼。考慮問題為自己想得多,為群眾想得少。不重視理論學習,頭腦空虛,工作缺乏動力與活力。
2、行政管理體制存有弊端。現在各單位雖然都制定了不少規章制度,多數只是寫在紙上,掛在墻上。一些領導奉行好人主義,樂當好好先生,多栽花、少栽刺,對于違反規定的人和事,該批評的沒有批評,該教育的沒有教育,該懲戒的沒有懲戒,客觀上助長了干部隊伍中的不良風氣。同時單位中普遍存在人員臃腫,人浮于事,干與不干一個樣。少數單
位職能交叉,權力過大,出現了有利相互爭執、無利相互推諉的現象。
3、干部任用機制不夠完善。雖然干部選拔任用有一整套程序,但當前還存在一些“數字出官、跑送出官”的現象,在干部的提拔、使用上缺乏一定的操作性強的標準,公平、公開地選賢任能機制還沒有完全建立,真正想事、用心謀事、踏實干事的人得不到重用。干部激勵機制、競爭機制還沒有完全實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干部隊伍的積極性。
4、監督約束機制不夠健全。一些黨組織的監督流于形式,存在不會監督、不愿監督、不敢監督、監督不了的現象,特別對“一把手”的監督更加難以落實。監督的渠道不暢,辦法不多。
三、治理基層黨員干部作風方面突出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黨的十八大針對當前干部作風存在的問題,決定在全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我們要充分利用開展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教育活動的契機,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著力在抓常、抓細、抓長上整治基層黨員干部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1、加強廉政、勤政文化教育,形成作風建設的長效機制。一是強化政治理論學習。切實改變領導干部對學習認識不足的誤區,要把學習當作轉變作風的首要要求,自覺地把學習作為一種政治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思想境界來對待。當前重點是學習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及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會議精神,*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對領導干部的政治理論學習要加強管理、監督和考核,制定出臺考核辦法,逐步把對領導干部的學習教育納入規范化的軌道。二是要注重典型引路。通過開展遠學焦裕祿、近學龔全珍活動,以及正反典型的警示教育活動,引導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切實改進工作作風,樹立黨員干部新形象。三是用好活動成果。將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取得的好經驗、好做法運用到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中,進一步引導黨員干部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堅持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追求,把人民當家作主作為第一準則,自覺做到心為民所想、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多辦順應民意、化解民憂、為民謀利的實事,下大力氣解決好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以實實在在的工作實績贏得群眾的擁護和信賴。
2、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形成作風建設的常態化機制。一是要抓好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要建立政治理論學習制度、知識更新制度;在作風方面,要建立調研制度、優質服務制度;在決策方面,要建立決策程序制度,包括決策前的調研考察制度,決策中的論證、征求意見制度,決策后的督辦落實制度;在班子團結方面,建立工作溝通制度,完善民主生活會制度;在約束方面,建立談話提醒制度、離任審計制度、群眾反映領導干部個人重大問題回復制度、談話誡勉制度、干部考核情況反饋制度等。二是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讓大家知道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違反的如何處罰。三是要認真執行制度。做到“有章必循、執章必嚴、違章必究”,對違反八項規定精神和“四風”問題突出的人和事,要堅決查處,絕不姑息遷就。
3、完善監管措施,形成作風建設的細密網絡。一是建立健全立體式的監督網絡。將監督機關的專門監督與黨內民主監督、輿論監督及群眾監督有機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實現監督互動,優勢互補,形成監督的整體活力,增強監督的綜合效應。二是堅持全方位監督。將監督的視野延伸到干部的八小時以外,對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等都要實施監督,特別對問題多發、易發部位和重點環節進行監督。三是建立健全干部考核機制。針對領導干部制定考核的具體標準,細化考核內容,便于實際中操作。要全面掌握領導干部的思想、工作、作風、生活狀況,主動關心埋頭干事的干部,把是否得到群眾公認、清正廉潔、政績顯著、作風過硬等,作為選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據,從而形成良好的用人導向。
領導干部作風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整改措施二
服務中心的公開行風評議及機關干部作風整頓工作已經漸入高潮,在各行評監督機構和各相關派駐部門的支持下,通過中心全體工作人員的努力取得了階段性的成績,但仍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需要加以深刻的整改,現將有關工作總結如下:
一、前階段工作開展情況
針對中心人性化管理偏重,個別工作人員態度不端正、遵守紀律不夠,對本部門業務吃得不深、把得不透,管理階層有一定的工作情緒,入駐部門不全、項目入駐率低、辦件手續繁瑣、人員調整大、聯合辦件工作難以啟動,信息建設滯后、監督力度不夠,新城建設有卡審批時間的現象產生、“一費制”認證工作還不完善、業主部門等待觀望等客觀原因,中心采取了加強職工教育、完善規章制度、提高業務技能、完善窗口設置、增加職工責任、加深法律理解、廣泛進行宣傳行政許可法、嚴格認真地完成行政許可保留項目的清理,及時向縣委、縣政府反映相關情況、調整工作思路、充實力量、嚴格程序、嚴格政策、積極獻計獻策等措施,使得中心服務質量、辦件質量有所提高,監督管理得到了一定加強,“綠色通道”和“一費制”程序更加完善,基礎工作準備更為充分,部門配合加強,工作運行良好。行評工作和機關干部作風整頓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