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篇
連日來,我市各地、各級、各部門以全市開展“兩轉一提一抓”活動動員部署大會精神為引領,深刻領會李建勤書記講話精神,認真分析查擺問題,積極創新工作舉措,扎實推進“兩轉一提一抓”活動。
市國資委
近日,市委“轉觀念、轉作風、提能力、抓落實”活動動員部署會議召開后,市國資委高度重視,迅速組織傳達學習會議精神,并針對市屬國有企業發展實際,印發了《中共廣安市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會關于在市屬國有企業中高質量開展“轉觀念、轉作風、提能力、抓落實”活動的通知》,要求抓好“三個結合”,推動市屬國有企業高質量開展“兩轉一提一抓”活動。
一是更加注重抓教育學習與提升能力相結合,在學習規定篇目的基礎上,加強《公司法》《國有資產管理法》等法律法規及專業知識的學習,并邀請專家學者,講授國企經營管理等知識,提高懂法、懂規、懂行的能力。
二是更加注重抓查找問題與專項整治相結合,在認真查找問題的同時,更加注重與開展賭博斂財、違規收送地方特產及高檔煙酒專項活動結合起來,與民主生活會查擺問題和部分國企巡查反饋問題的整改落實結合起來,與加強黨風廉政建設防止國企領導人員在生產經營中被圍獵結合起來,做到警鐘長鳴,推動市屬國企健康發展。
三是更加注重抓整改落實與補齊短板相結合,找準企業在法人治理結構、投融資管理、風險控制、制度化管理和薪酬制度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完善體制機制,補短板強弱項,為廣安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國資國企力量。
武勝縣紀委監委
“部分干部干工作不主動思考謀劃,只被動應付。”“個別干部自以為見多識廣,喜歡對同事擺老資格,遇事不愿想、不愿試,對工作經常推諉扯皮、得過且過,不做‘老黃牛’,甘當‘老油條’。”……日前,武勝縣紀委監委機關召開“兩轉一提一抓”活動動員部署會,對紀檢監察系統“兩轉一提一抓”活動進行部署,并對當前紀檢監察干部在思想觀念、工作作風、工作能力和狠抓落實四大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予以精準“畫像”,在紀檢監察系統干部中引起強烈反響。
會議集中學習了市縣“兩轉一提一抓”活動動員部署大會主要精神,對全縣紀檢監察系統學習研討、查改問題、建章立制各階段各項規定動作進一步明確責任分工、細化工作措施,努力推動全縣紀檢監察干部“思想大解放、作風大轉變、能力大提升、工作大落實”,造就一支忠誠干凈擔當高素質干部隊伍。
會議要求,全體紀檢監察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開展“兩轉一提一抓”活動的重要意義和總體要求;堅持問題導向,認真查擺問題、剖析根源,著力解決部分干部本領恐慌、開拓創新意識不夠等問題,確保“兩轉一提一抓”活動取得實效。
在兩轉一提一抓活動中,把重心放在了抓落實上。”廣安區文廣新局局長劉伯清說道,接下來他們一是抓好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讓老百姓更方便的讀書、看報、上網、聽廣播、看電視,真切感受到公共文化服務帶來的好處;二是抓好現代文化市場體系落實,通過工作讓整個文化市場,安全發展,文明發展,健康發展,依法發展,讓老百姓真正享受到現代文明發展成果;第三是抓好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落實,繼續辦好各類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繼續開展好各類傳統文化的傳承、傳習,讓川劇、戲曲、書法進校園、進社區,讓國粹得到傳承,讓優秀傳統得到珍視,通過以上抓落實,讓觀念得到轉變,讓作風得到轉變,讓能力得到提升。
前鋒區農業局辦公室副主任牟維豪說,自“兩轉一提一抓”活動開展以來,按照市委、區委活動部署安排,結合農業工作實際,以高標準、嚴要求,開展“兩轉一提一抓”活動,確保活動落地落實。在轉作風方面,我局將組織干部,赴涼山州喜德縣深入學習,援彝農技干部不怕環境艱苦、不怕工作辛苦的精神,加強學習交流,激發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的熱情,弘揚前鋒精神;在提能力方面,我局將對標學習眉山市東坡區農業發展的成功經驗,認真查找問題,撰寫心得體會,提煉促進我區農業向前發展的經驗做法,為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廣安,貢獻前鋒力量。
2篇
根據xx縣“兩轉一提一抓”活動部署,我認真的參加了第一階段的學習研討活動,聚焦“思想大解放、作風大轉變、能力大提升、工作大落實”目標,深入學習了《*三十講》、《*談治國理政》《中國共產黨章程》等理論知識及中央、省委、市委、縣委會議精神,對下一步工作定位更加準確、思路更加清晰、舉措更加務實,現結合自身思想和實際工作,談談個人體會。
一、面對新形勢要有新觀念。觀念是行動的先導。雖然我縣在脫貧攻堅工作上邁出了可喜的一步,順利實現縣“摘帽”目標,但我們更應清醒的認識到,我縣仍有75個貧困村未退出、8902名貧困人口未脫貧,到2020年全面小康的任務仍很艱巨。因此,扶貧戰線的干部不能有“歇口氣”的想法,應樹立起“擼起袖子加油干”的觀念,堅持因村因戶施策,大力推進基礎扶貧、產業扶貧、能力扶貧,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聚焦聚力提高脫貧攻堅實際成效,真正為人民群眾謀福祉,讓群眾生活得更加美好。貧困群眾應轉變“等靠要”思想,積極參與村社項目規劃建設和監督管理,增強建設家鄉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調動起貧困群眾奔康致富的勁頭,實現由“等靠要”向“主動干”的根本性轉變,物質、精神“雙脫貧”。
二、面對新征程要有新作風。按照我縣脫貧攻堅“311”總體工作部署, 2019年,我們又迎來了新的征程,而干部作風,關乎脫貧攻堅成敗,影響著全面小康的成色。我們每位黨員干部,都要保持求真務實的作風,經常深入基層、到群眾中去,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全面了解基層最真實的情況,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現實最直接的問題,杜絕數字脫貧、虛假脫貧。要堅守廉潔從政的底線,帶頭嚴格遵守廉潔自律各項規定,不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切實增強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的能力,堅決不越“雷池”、不踩“紅線”,真正做到大是大非面前立場堅定,生活小節上經得住考驗。要深化扶貧領域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對扶貧領域腐敗問題,發現一起查處問責一起,切不可姑息遷就,為如期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提供堅強保障,讓人民群眾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面對新時代要有新能力。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回溯歷史,讓我們擺脫“開除球籍”憂思的,是中華兒女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壯志;助我們“殺出一條血路”的,是億萬人民那一股子敢闖敢干的拼勁。現在,我們即將迎來“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期,面臨著全面小康的關鍵時期,需要我們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認真學習脫貧攻堅有關理論知識,深入、精準領會相關政策,做到讓脫貧攻堅政策理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通過鍥而不舍的學習和日積月累的積淀,不斷夯實理論功底,增加敢于擔當的素質。
四、面對新使命要有新實效。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我們工作的第一追求始終是為群眾造福、讓群眾滿意,最終是看群眾是否真正得到實惠、生產生活是否得到改善,是否穩定達到和超過脫貧標準。如果開展工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忙于應付檢查評比,幫扶群眾實際效果差,群眾的問題和困難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群眾是不會滿意的,因此,在實際工作中,要有新的實際效果。在貧困人口管理上,要繼續開展動態管理,查找漏洞和死角,核查返貧、新致貧人口,精準施策,鞏固脫貧成效,確保經得起多方的檢查,經得起時間的檢驗。在政策落實上,保持政策的延續性,讓貧困群眾充分享受扶貧政策。在夯實基礎上,強力推進農村“組組通”公路建設,加大水利、電力、通訊等農村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打通脫貧攻堅“最后一公里”。在產業發展上,探索建立可持續發展路子,全面推廣“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等發展模式,盡可能組織、引導貧困戶加入到利益鏈中來,提升貧困群眾自身造血功能。
“一個蘿卜一個坑,出水才見兩腿泥。”轉觀念、轉作風、提能力、抓落實應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把幫助困難群眾脫貧致富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手執“產業扶貧”之牛耳,緊牽“精準扶貧”之牛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