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全國勞模
??全國勞模陳誠同志先進事跡
陳誠,男,漢族,大學文化,四川什邡人,2008年全國抗震救災先進個人,現工作于什邡市民政局。
“家鄉養育了我,組織培養了我,人民有難,當兵的還有啥放不下呢?”80后的陳誠,用行動詮釋了“黨員”、“軍人”這兩個普通名詞的深刻含義。
孤島上的旗手
有一封摁有42枚紅手印的感謝信,信中42名在汶川特大地震中被困綿竹龍寶坪的村民和礦工,對飄揚在龍寶坪的一面黨旗念念不忘。擎起這面黨旗的,正是當年在濟南軍區某師服役的什邡小伙、二級士官陳誠。
2008年5月15日,一次余震過后,前往綿竹市龍寶坪救援被困群眾的成都軍區某紅軍師突擊隊發現,前面的路消失了,山體還在繼續崩塌……“我是黨員,讓我上!”一名士官從突擊隊中站了出來,要求在前面帶路。他叫陳誠,濟南軍區某師的一名二級士官。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正在老家什邡休假的他不顧自家受災,立馬背著水壺前往災情更加嚴重的地區當志愿者,營救出多名被困群眾。
經過8個多小時的艱難跋涉,救援隊終于到達龍寶坪,被困80多人中大多是老人、婦女,其中重傷員13人。此地不宜多留,救援部隊決定,能走路的隨部隊盡快下山;不能走的暫時留下,第二天請求直升機營救。“我留下,你們走吧!”面對不可預知的危險,陳誠又一次挺身而出。最后,他和3名醫生一起留下守護42名群眾。
傷員傷情嚴重,加上環境惡劣,情緒很不穩定。作為一名黨員,陳誠找到附近響水溝磷礦黨支部副書記韓興明等人商量,建議成立黨小組,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大家一致贊同,當晚成立4人臨時黨小組。16日早上,陳誠從廢墟中找來一塊紅布,用圓珠筆勾勒出鐮刀和斧頭的圖案,做了一面特殊的黨旗,簽下黨小組成員姓名!耙屓罕娍吹剑t旗在,黨的組織在,希望就在!”
18日上午,暴雨終于停了。3架救援直升機飛臨龍寶坪上空,陳誠組織群眾有序登機。救援人員見陳誠十分疲憊,要他先走,但陳誠斬釘截鐵地說:“我陪最后一名群眾走!”最后一架直升機撤離不久,龍寶坪被塌陷的山體掩埋,成為無人區。
心系民生的公仆
2009年4月,帶著對軍旅生活的無限留戀,陳誠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部隊,轉業到了什邡市民政局從事低保工作!案粜腥绺羯!痹谛碌墓ぷ鲘徫簧希愓\沿襲了部隊的干練作風,他認為,辦法總比困難多。他堅持每天都提前半小時甚至一小時到單位,認真學習低保業務知識,學習民政信息管理系統操作方法。功夫不負有心人,他不但成為業務管理組織者,而且是業務系統的操作者,經常深入鄉鎮、社區指導培訓,低保工作的規范化、標準化、系統化管理都位于德陽市前列。他在低保工作實踐中,積極推行規范化操作程序,在具體操作中堅持“嚴把五關”、“六個不批”、“三公開”、“三公布”。“嚴把五關”是嚴把申請入口關、嚴把入口調查關、嚴把收入評定關、嚴把監督公示關、嚴把審批發放關;“六個不批”是不符合條件的不批;手續不齊全的不批,收入核查不清的不批,群眾有異議的不批,責任不明的不批,不按程序申報的不批!叭_”和“三公示”是實行保障對象、保障標準、補差金額公開和堅持申請名單、審核名單、審批名單公示。有效地保證低保工作的公開、公平和公正。
低保工作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涉及千家萬戶,影響面廣。為確保低保工作“公平、公正、公開”運行,真正發揮“最后一道安全網”的作用,陳誠同志不畏艱難、不辭勞苦,經常深入到鄉鎮,到社區,到農村,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疾苦。在檢查中,堅持調查必入戶、入戶必見人、見人必見證的原則,做到了低保對象有進有出,補差標準有升有降,實現了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應退盡退”。
陳誠同志積極投身到脫貧攻堅任務中,常常利用周末到對口幫扶村找村干部、找貧困戶了解情況,想辦法。為了貧困村如期摘帽、貧困戶順利越過貧困線,他委屈了孩子,慢待了父母,辛苦了妻子,同時也忙壞了身子,面對工作壓力及對家人的愧疚,他毅然選擇了踐行自己的使命,因為他深知這是時代賦予他的使命,在脫貧攻堅的最前線,該同志勇于擔當,身先士卒,攻堅破難,體現了共產黨人的家國情懷,取得了階段工作實績,贏得了群眾的高度認可。
陳誠同志干一行,愛一行,始終滿懷熱情的投入到低保工作中。10年來,他總是放棄了節假日的休息時間,加班加點工作,完成了城鄉低保檔案的規范化建檔,但他毫無怨言。他跟同事常說道:“做低保工作心腸要好,對服務對象要有耐心、愛心、誠心、良心和一顆平常心,要把為群眾的服務工作辦好辦實。”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幾年來,他接待許多來訪者,不厭其煩地解釋政府的低保政策、救助程序,對信訪者有信必回,有舉報必查,做到了件件有落實,群眾很滿意。
二
抽污作業給人的印象總是太臟太臭、太過于不起眼、太過于平凡……更不會有人愿意去從事這個行業。但有這樣一個人不但想干愿干積極干,而且干好干成干出了彩!
2017年10月17日,區環衛局抽污班的同志們接到消息稱,臨渭區南塘一青里公廁發生緊急情況,抽污班的同志們迅速趕來。當他們打開化糞池的一瞬間,糞便突然向外溢出。此時,一個急忙的身影毫不猶豫的用手堵住溢口,他就是抽污班班長王炳文同志。其他同志趕忙拿來疏通器具,連忙清掏。經過幾番努力,還是無法找到排泄口,糞水依舊排通不暢。最好的辦法就是封廁開挖管道,但這樣一來,會造成周圍群眾的極大不便?粗袆硬槐愕睦夏耆诉在等著排隊如廁,再看看大家急切的眼神,王炳文同志心里像針扎一樣難受,他當機立斷:"廁所不能封!""我們用塑料斗將施工點圍起來,路邊隔出一條小徑,讓群眾如廁,再留下一名人員提醒和疏導如廁群眾。"在責任感與緊迫感的驅使下,王炳文同志暗暗下定決心,不疏通不罷休!隨即,王炳文和抽污班的同志們反復思考,最后決定利用高壓水槍水流量大、壓力大的特點集中沖洗,三個多小時的疏通像是度過了三十多個小時一般,當管道疏通的那一刻,大家高興地直拍大腿,個個心里都松了一口氣。就在這時,公廁對面門店老板端來一盆干凈水,說道:"師傅,好樣的!洗洗吧!別客氣!你們真是為人民服務的人!"當聽到"為人民服務"這五個字時,大家再一次深深的意識到了肩上擔負著的是沉甸甸的環衛使命,小小的廁所傳遞著臨渭環衛人對整改文明城市的決心和信心!
原來,像全國著名勞動模范時傳祥這樣的工人,在現今生活中還是有的,他們一樣恪守著"寧愿一人臟,換來萬家潔"的品格,為生活在這個城市里的人們,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光和熱,更把時傳祥同志所說的那句"我們做不了大海滾滾的波濤,就做山澗一股潺潺的溪流;我們不能成為峰頂的參天大樹,就做河邊一顆輕輕地小草"的這句話的真正含義,用實際行動向大家展示了出來,F在時傳祥同志提出的"寧愿臟一人,換來萬家潔"這句鼓舞人心的口號,仍然沒有過時,王炳文同志正是秉持著這種精神贏得了周圍群眾的尊重,深深地感染了大家。他內心對環衛事業的執著與堅守,也在默默的影響著身邊的同事、影響著抽污班、影響著環衛局……也正是這份堅守,王炳文同志連續六次在區環衛局舉辦的"追趕超越評優擂臺賽"上獲得"最佳環衛人"及"環衛之星"榮譽稱號,更是在全省住建系統榮獲"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讓我們用心干好本職工作,抓緊時代賦予我們責任和擔當,對天地自然敬畏,對生命珍視,堆壘起人文精神,去做生活中的"調合劑"、工作中的"發光劑",尋求每一天的充實,活出有價值、有意義、有理想、有奮斗的人生!
三
張紹清同志,男,生于1964年,1985年參加工作,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云南省公安廳刑偵總隊刑事技術處副處長,痕跡檢驗專業高級工程師,二級鑒定官,一級警督,公安部現場勘查特長專家,全國知名槍彈、足跡、痕跡專家,云南省刑偵專家,痕跡專業領軍人物,學科帶頭人。在近30年的刑偵、技術工作生涯中,張紹清同志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愛崗敬業,嘔心瀝血,工作勤奮,參與偵破了一大批我省有廣泛社會影響的重特大案件,并在這些案件的偵破工作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因工作業績突出,榮立“二等功”1次,榮立“三等功”6次,獲得“嘉獎”4次,多次被授予廳機關“文明警察”,“先進工作者”,“優秀公務員”,“優秀黨員”等榮譽稱號。他是我省不可多得刑偵專家型人才,被省內外同行廣泛贊譽為“當代的福爾摩斯”。
一、他用愛崗書寫忠誠
近三十年來,張紹清同志以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積極投入到公安工作之中,常年累月奮戰在刑偵戰線,以破獲疑難案件為樂、以破獲大案要案為榮。他十分注重政治理論及相關業務知識學習,工作勤奮刻苦、積極主動、任勞任怨,一向嚴于律己、寬于待人、善于關心幫助和團結同志。
多年來,他不僅注重實際辦案,同時注意在實踐中積累總結經驗,并在此基礎上升華為理論,其撰寫了大量很有現實指導作用的學術論文,對提高刑事技術民警的現場勘查和檢驗鑒定水平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為進一步提高全省刑事技術民警整體勘鑒工作能力,張紹清同志按照廳領導及總隊領導的要求,狠抓業務培訓工作,為各種形式的痕跡培訓班培訓痕跡學員2000余人,培訓跟班學習的痕跡技術人員100余人。作為中國刑事警察學院、云南省警官學院、昆明醫學院的客座教授,張紹清同志也承擔了學院的一些授課任務和刑事案件的專題講座,為全省刑事技術的發展,人才的培養付出了大量心血。他撰寫的論文實用性很強,講課時深入淺出、圖文并茂、實用性強,效果很好,深受基層民警的歡迎。
張紹清同志不僅是我省著名的刑偵專家、痕跡專家、破案專家,還是我省知名的排爆專家。80年代,技術處要選派一名干部參加全國排爆培訓,本來選的是其他同志,其他同志害怕危險不愿干,后來組織上經過研究才選派張紹清同志去參加培訓,他二話沒說接受了任務。多年來他先后參加了北京亞運會,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等大型盛會的安檢排爆工作,為確保這些大型活動安全順利舉辦,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多年的排爆工作中,其先后排除各類爆炸裝置100余個,為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剪除了大量的安全隱患。如2005年勐臘郵包炸彈案, 1997年祥云郵包炸彈案,2003年昆明鋼鐵集團領導宿舍水銀炸彈案,2012昭通巧家爆炸案。
為打牢全省公安工作基礎,張紹清同志在主抓全省槍支建檔工作中帶領刑偵、治安等相關部門的同志,克服重重困難,經過數年不懈努力,圓滿完成了全省6萬多支槍的建檔工作。為加強全省槍支管理以及涉槍案件的偵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建檔工作條件差,槍支發射噪音、煙霧,建檔設備激光刺激等原因,對身體的持續不良刺激造成了張紹清同志聽力、視力急劇下降。長期的槍彈工作積淀了他特有的專業經驗,成為全省乃至全國槍彈專家,多次偵破全省及外省部分重特大槍案中發揮重大作用。如昆明2003年官渡農業銀行持槍搶劫殺人案,周克華“蘇、湘、渝”系列持槍搶劫案,2011年湄公河中國商船槍擊案。
在完成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張紹清同志根據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困難,積極開展科學研究,他與戰友們一道成功的研制出了國內?“QBD-CCD-1型全波段CCD物證檢驗系統”,“大功率便攜式激光物證檢驗系統”和“紅外、紫外照相系統”等省部級重大科技項目。其中“紅外、紫外照相系統”獲得公安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公安部重點攻關項目“大功率便攜式激光物證檢驗系統”的研制達到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二、他用敬業詮釋責任
在近三十年刑偵工作中,張紹清同志出差破案是隨叫隨到,從無怨言,節假日在辦案中渡過是經常的事,與家人聚少離多,對家庭照顧少,陪伴妻兒時間少。92年8月31日,平遠街戰役開始,此時正是張紹清同志的結婚假期,戰役中收繳了大量的軍用槍支,需要對槍支進行發射、檢驗、鑒定,提取彈頭彈殼進行串并案工作。接到指令后,張紹清同志立即告別愛妻投入到緊張的嚴打戰役中。2007年12月21日,兒子因父親長年出差不能照顧而生氣離家出走,妻子氣得一病臥床。就在12月22日云南省香格里拉縣松贊林寺墻上粘貼出一張藏獨煽動性字報,此案在迪慶州內宣傳藏獨,搞民族分裂活動,影響到民族團結影響極壞,公安部、省委、省公安廳領導高度重視,先后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立即破案消除隱患。張紹清接到指令后,毫不猶豫,放下家庭,放棄尋找兒子的時間,舍小家顧大家,立即帶領文檢技術人員趕赴迪慶,最終將案件偵破,抓獲嫌疑人,消除了我省藏區一個重大的不穩定因數,為我省藏區維穩工作做出了較大貢獻。
三、他用業績書寫奉獻
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張紹清同志憑借扎實深厚的專業功底和孜孜以求刻苦鉆研的精神,積累了廣博的刑事偵查、刑事技術知識,練就了一身過人的偵查破案本領,尤其在現場勘查、痕跡物證發現與提取、檢驗鑒定,現場分析重建、案犯刻畫和偵查指揮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近三十年的刑偵工作經歷,記載著他同刑事犯罪做斗爭飽經風雨的歷程,他常年戰斗在打擊犯罪的第一線,每年參加各類重特大案件的現場勘查50余起,歷年累計勘查現場2000余起,檢驗鑒定復核疑難案件3000余起。為偵查破案他幾乎走遍了全省各地,為一大批大要案件的成功偵破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如“昆明百貨大樓爆炸案”、“云大馬加爵殺人案”、“昆明公交車連環爆炸案”、 2010年昆明陽光海岸“9.15”特大入室搶劫殺人案、2013年版納8.28一家5人被殺案等,對案件的性質、偵查方向與范圍的確定起到了關鍵作用,為打擊犯罪維護社會穩定作出了突出貢獻,贏得了全省各級公安機關領導、民警的愛戴和尊重和國內業界同行的充分認可和廣泛贊譽。
2010年11月18日,瀘西縣舊城鎮小松地煤礦發生因煤礦資源糾紛引發的惡性刑事案件,共造成9人死亡、48人受傷。案發后,中央政法委、公安部及省委、省政府等黨政機關領導紛紛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迅速查清案情,妥善處理糾紛,維護社會穩定。張紹清同志因工作積勞成疾患上了急性心肌梗塞曾做過心臟支架手術,不久前曾經復發,剛從醫院出院。接到出現場的指令后,張紹清同志當即就趕赴案發的第一線,克服病痛的折磨和疲憊,忘我投入工作,經及時勘驗現場判明了案件性質,發現并提取到重要物證,鎖定了作案人,準確認定作案槍支,為案件穩步推進提供有力技術支撐。
1月11日香格里拉獨克宗古城發生特大火災,造成古城200多戶被燒,事發在藏區、涉火戶數多,網絡輿論壓力大,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張紹清同志接到指令后,立即趕赴現場,通過認真細致的現場勘查,提取痕跡物證,分析重現現場,及時確定并判明了起火時間、起火部位、起火點、起火方式。為認定火災原因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
30年來,張紹清同志勤勤懇懇,默默無聞,像一頭老黃牛一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舍小家顧大家,長期奮戰在刑偵工作第一線,積勞成疾,不為名,不為利,用一個共產黨員優良的作風踐行著忠誠、責任、為民、奉獻的核心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