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探尋紅色中國
一些未獲解答的問題
斯諾在中國的七年間, 關于中國紅軍、蘇維埃和共產主義運動, 人們提出過很多很多問 題, 可是一直得不到令人滿意的答案。所以當1936年 6月斯諾得到一個能夠親身進入紅區、打破持續 9年的新聞封鎖的機會時,為了探明事情的真相,他義無反顧地決定這次冒險。
【人物形象】斯諾:求真務實的職業精神,勇敢無畏的冒險精神。
去西安的慢車
一天午夜, 斯諾登上了去西安的火車。 當時西北天花、霍亂、傷寒、斑疹和鼠疫流行, 因此斯諾在出發前在臀部和腿部注射了這些傳染病的疫苗。他的第一個目的地是西安府, 并在那拜訪了楊虎城將軍和省*邵力子。
漢代青銅
在北京一個紅軍指揮員用隱色墨水為斯諾寫了一封介紹信給毛澤東, 但是除了這封介紹 信以外,斯諾在西北要取得聯系,就要到西安府某家旅館去,等一個自稱姓王的先生來訪, 這位王先生(真名董健吾)會設法給斯諾安排坐張學良的私人飛機去紅區。因為情況有變, 最后斯諾只能乘坐東北軍到前線的卡車前往。在漢朝古城遺址等車時, 斯諾見到了敵軍懸賞五萬元首級的共產黨人鄧發。
【人物形象】鄧發:熱情活潑、勇敢大膽。
通過紅色的大門
斯諾岔入一條據說是商販偷運貨物出入蘇區的山道進入了無人地帶, 最后順利到達延安附近的一個村落,正式進入了紅色大門。在那里, 斯諾見到了該地的貧民會*劉龍火,劉龍火 熱情款待了他, 給他找了一位年輕的向導和一個騾夫前往安塞, 并給了他蘇區的紙幣以便使用。
第二篇 去紅都的道路
遭白匪追逐
為了躲避白匪, 斯諾在破曉時提前出發, 路上遇見了第一個紅軍戰士??一位在政治 保衛局工作姓姚的青年。姚帶領斯諾到了安塞。在見到安塞赤衛隊隊長后, 斯諾才知道原來一群白匪跟隨著斯諾過來,但被赤衛隊的人包圍攻擊,并被俘獲了幾個人。 而這時,一位清瘦的青年軍官用英語向斯諾打招呼,他就是紅軍指揮員??周恩來。
造反者
周恩來歡迎斯諾的到來,給予了斯諾自由活動的誠意,并且親自替他起草了一個旅程, 其中開列著為時共需九十二天的旅程中的各個項目。 斯諾心里對這旅程有所保留, 可是, 結果他花了更多的時間。
斯諾還回顧了周恩來走上革命的歷程:早年求學經歷、參加學生運動、出國留學、發動國民革命、 組織工人罷工、組織廣州公社、轉入地下活動,九死一生到達陜北的紅色新根據地。在與周恩來的接觸中,斯諾漸漸發覺,這位參加并組織過多起革命起義、書生出生的造反者并不是一個狂熱分子,而是一位頭腦冷靜,善于分析推理,講究實際經驗、態度溫和的人。
【人物形象】周恩來:平易近人,溫和文雅,頭腦冷靜,善于分析推理,講究實際經驗。從他為斯諾作的行程規劃可以看出,他細心熱情,善于計劃。
賀龍二三事
在前往保安的路上,斯諾聽一個紅軍指揮員李長林介紹了賀龍的革命經歷。賀龍在當時是一個土匪頭子,在哥老會中的名聲遍及全國。賀龍在1927年南昌八一起義后才參加共產黨,在這以前不久,他還效忠于汪精衛的武漢政府。但是唐生智等鎮壓打倒地主的運動, 開始著名的“農民大屠殺”后, 激起了他的憤怒, 賀龍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蘇區。賀龍還帶領紅軍長征過雪山,與朱德會師。
【人物形象】賀龍:威望高、口才好,英勇善戰、有出色軍事才能,急躁而又謙虛。
紅軍旅伴
在路上,斯諾了解到與他同行的一批年輕紅軍投身革命的經歷和緣由,對他們團結友愛、嚴守紀律、樂觀積極的精神風貌感到欽佩。這些年輕紅軍幾乎全都遭遇過人生的悲劇, 但是他們卻保持著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第三篇 在保安
蘇維埃掌權人物、共產黨的基本政策、論抗日戰爭、懸賞兩百萬的首級、紅軍劇社
【人物形象】毛澤東:質樸純真,博覽群書,涉獵廣泛,精力過人,天才的軍事和政治戰 略家,同時他又是一個感情深邃,愛軍愛民的人。杰出的軍事戰略,深刻的政治洞見。斯諾終于見到了毛澤東, 介紹了很多他了解到的毛澤東的事跡, 包括他的傳奇、他的妻子、他的影響力、平時的生活包括日常的伙食等等,特別說明了他的性格:復雜、有趣、天生精明、 精力過人、自尊心極強。接著介紹了毛澤東對一些國際人物的看法, 包括麥克唐納、羅斯福,還有他的學習:關于印度、關于哲學、關于宗教觀等等。接下來斯諾將要介紹了共產黨的基本論點:“對外不實行反帝政策,對內不實行土地革命,中國的民族獨立和民主政治是無法實現的” ,然后介紹了共產黨當時的基本政策:抵抗日本帝國主義,并與毛澤東就 這個問題進行了大量的探討。 最后他記述了林彪的一些生平、他在紅軍大學回答問題的情況、以及一些他觀看紅軍劇社表演和采訪紅軍劇社社長危拱之的一些情況。
第四篇 一個共產黨員的由來
童年
【人物形象】毛澤東:從其成長經歷中可見毛澤東從小富有反抗性,也善于斗爭,為自 己爭取合法權益。熱愛讀書,有質疑精神,善于思考,積極進步,開始有了一定的政治覺悟 和家國意識。
在長沙的日子
【人物形象】從毛澤東剪辮子、 參軍的情節可以看出他的革命性特點; 從他選擇學校及進行自修的情節可以看出他好學進取、富有恒心毅力; 從團結周圍人的情節可以看出他已經慢慢形成領袖氣質。
革命的前奏、紅軍的成長
本篇斯諾主要記述了他采訪毛澤東的情況。通過與毛澤東的幾個晚上的談話, 他了解到了毛澤東的生平,先是他的早年經歷:如何出生、童年時的生活、他父母親對他的教育,他 如何反抗他的父親, 他如何讀 “禁書” 、如何干活等等, 然后介紹了一件影響他一生的事情:長沙人民因為饑荒起來反抗和被鎮壓的故事。 接下來介紹了毛澤東早期的思想來源、 如何從軍、如何進入湖南師范學校、 北平工作。 然后介紹他投身政治的政治活動:主筆 《湘江評論》 、創辦文化書社、反對軍閥、組織工人等等,尤其他如何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信仰。隨后就是作為共產黨員毛澤東的輝煌事跡:參加一大、 廣州國共合作、組織起義、參與建立蘇維埃政府, 最后簡要記述了紅軍的發展壯大、幾次反圍剿勝利和失敗以及最后通過長征到達甘、陜的歷程。
第五篇 長征第五次圍剿
舉國大遷移
【人物形象】紅軍戰士:出奇制勝,富有智慧。
大渡河英雄
【人物形象】紅軍戰士:英勇善戰、不怕犧牲。
過大草地
【人物形象】紅軍:顧全大局、嚴守紀律、不怕犧牲、前赴后繼、堅韌不拔、團結 互助、百折不撓、樂觀積極、信念堅定、忠誠愛國。
本篇記述的是長征的情況。 一開始斯諾簡要交代了長征起因, 包括蔣介石如何組織第五次圍剿、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如何失敗、紅軍如何為了保存有生力量而撤出江西根據地等等。然后介紹了長征的艱苦卓絕:如何突破敵人四道防線、如何遭受嚴重損失、如何改變戰術輕裝上陣, 重點描繪了紅軍是如何在大渡河克服重重困難而突破險阻、創造奇跡的。接下來介紹了紅軍在過草地、經過少數民族聚居區時所遇到的困難。最后, 斯諾通過一組統計數字 (18條山脈、24條河流、12個省份、62座城市、10個地方軍閥包圍)證明了長征的偉大以及長 征所取得的成績:到達對中、日、蘇當前命運起重要作用的地區, 沿途解釋了土地革命目的以及抗日政策,武裝了千千萬萬的農民并訓練了游擊隊。
第六篇 紅星在西北陜西蘇區:
開創時期
【人物形象】劉志丹:中國工農紅軍高級將領,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 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西北紅軍和西北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建人之一。
死亡和捐稅、蘇維埃社會、貨幣解剖、人生五十始(徐特立是毛澤東在長沙師范的老師)
【人物形象】徐特立:富有革命理想,面 對開展教育的各種困難面前沒有退縮, 想方設法提高蘇區的教育水平, 徐老師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本篇記述劉志丹的早期經歷、如何建立了陜北紅軍以及如何被冤枉的, 從中可以看出劉志丹嫉惡如仇的性格和較為激進的革命路線。接下來斯諾記述了中國西北老百姓的苦難, 這包括缺乏饑荒的有效賑濟手段導致人民大量餓死和以及人民的歷代反抗經歷, 這解釋了西北蘇維埃運動興起的原因。 接下來, 斯諾記述了西北蘇維埃運動的若干舉措, 這包括取消租稅、沒收地主土地分配給窮人、給窮人提供貸款、合作化運動、婦女婚姻自主權、普及教育、貨幣改革等等。最后, 文章記述了徐特立以很大年紀參加革命工作、如何致力于黨的教育事業 (包括軍事教育、社會教育站、推廣拉丁化拼音等) 。
第七篇 去前線的路上
同紅色農民談話、蘇區工業
“他們唱得太多了” 【人物形象】朱作其:精通英語、德語,業務素質過硬的電力專家;很有才能、嚴肅認真、無私奉獻、忠于職守的共產黨員。
本篇記述了斯諾去甘肅邊境和前線時的所見所聞。 一開始文章記述了他陪年輕的共產黨員胡金魁與農民談話的經歷:一開始大家對紅軍有些抱怨, 比如糧食征收太多等, 但一旦跟白軍相比, 農民們又紛紛記起了紅軍的好來, 包括紅軍是免稅的, 買東西也給錢, 這些都是白軍做不到的。接下來, 斯諾記述了很多關于蘇區工業的內容, 包括蘇區在非常困難的情況 下如何發展工業,包括手工業、油井等等。最后,文章描寫了普通工人豐富多彩的生活,包 括籃球賽、免費醫療、社會保險、讀書寫字、唱歌等等,并將其與中國其他地方的工人生活 做了對比。最后總結為一句話:他們即使缺乏*工業的物, 卻有*工業的精神!
第八篇 同紅軍在一起
“真正的”紅軍
彭德懷印象
【人物形象】彭德懷:他是個率直爽朗、愉快愛笑、富有才智、善于馳騁,吃苦耐勞、精力過人、愛惜部下、善于作戰的紅軍領導。
為什么當紅軍
【人物形象】彭德懷:有強烈的反抗意識、堅強不屈、熱愛學習、關心時局。游擊戰術、紅軍戰士的生活
政治課
【人物形象】劉曉:思想最一本正經,工作最刻苦努力的青年之一。態度極其溫和謙恭、彬彬有禮。對共產主義有一種宗教式狂熱的純粹感情。
【藝術特色】本章節直接引用了戰士們的回答,更顯示出了其報道的真實性。
本篇記述了斯諾到達紅軍一方面軍總部后了解到的紅軍的各種情況。一開始, 他敘述了他了解的紅軍的基本狀況:百分之六十到七十的士兵是有文化的, 約有三分之一以前是國民黨軍人,有許多是各種軍官學校畢業的, 包括黃埔軍校; 紅軍對婦女持尊重態度、群眾對紅軍的道德有很好的評價, 軍官傷亡率很高, 他們都跟士兵并肩作戰, 軍官與士兵吃穿基本一致等等。接下來,斯諾記述了他對彭德懷將軍的印象,包括他的生平,他直截了當的作風, 還有他遲睡早起、喜歡孩子、關心同志、如何閱讀共產主義的讀物、如何參加黨的工作、對 游擊戰如何高度重視等等。 最后本篇記述了他對紅軍生活的了解:他們堅忍卓絕、飲食簡單、按時作息、列寧室的作用、如何上政治課等等。
第九篇 同紅軍在一起
紅色窯工徐海東
【人物形象】徐海東:大膽無畏,強烈反抗精神、善良真誠。
中國的階級斗爭、四大馬、穆斯林和馬克思主義者
本篇一開始記述了徐海東的生平, 包括其早年的經歷、 他的強烈的階級意識及其產生原因(徐家被國民黨殺死了六十六人) ,他如何參加共產黨、他如何看到國民黨軍隊對原蘇區 犯下的殘忍罪行等等。
接下來, 斯諾記述了西北馬家 (馬鴻逵、 馬鴻賓、 馬步芳、馬步青) 對西北政治的影響, 包括各種苛捐雜稅、 征兵政策等等, 以及西北回民的歷史和現況, 包括深重的漢回矛盾等等, 還有紅軍對回民的爭取和策反, 包括如何發布針對回民的政治綱領、如何創立中國回民紅軍的核心, 如何在尊重宗教的情況下發動回民革命、如何槍決一個冒充共產黨征稅的國民黨稅 務官員等等。
第十篇 戰爭與和平
再談馬、紅小鬼
【人物形象】紅小鬼:精神極好、愉快樂觀、耐心、勤勞、聰明、努力學習、寄托著中國的將來。 【藝術特色】斯諾講述“紅小鬼”向季邦的故事非常幽默風趣,體現了其真實而生動 的敘述特點。
實踐中的統一戰線、關于朱德
【人物形象】朱德:沉默謙虛,愛惜部下,天性極端溫和,說話樸實、喜歡運動和 讀書的紅軍將領。
本篇開始記述了有關紅軍騎兵的一些事情, 接下來是一些與紅軍小戰士有關的事跡, 包 括一位紅軍小戰士如何參加紅軍、 紅軍如何幫助他們家人, 少先隊員的英勇事跡, 他們的精神狀態等等。 接下來斯諾記述了他了解到的紅軍如何實踐統一戰線的情況。最后, 文章重點敘述了朱德同志的事跡, 包括他對紅軍的杰出領導、他夫人的情況、他對部下的愛護、天性極端溫和又十分負責任、喜歡讀書, 然后是朱德的一些早年經歷以及如何參加革命工作, 以及他與毛澤東的合作:朱、毛的聯合不是相互競爭的,而是相輔相成的。他沒有任何政治野心,他能接受命令,因此也能發布命令。
第十一篇 回到保安
路上的邂逅、保安的生活
【人物形象】蔡樹藩:獨臂將軍,很有趣、很可愛、很英俊的青年,頭腦機靈,容易沖動, 善于辭令,妙趣橫生。
俄國的影響、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和共產國際、那個外國智囊團、別了,紅色中國
本篇開始記述了養馬老人的故事, 他年紀很大了但還堅決要求參加紅軍, 認為為紅軍做 事值得干。 接下來記述了一位基督徒士兵的故事, 順帶介紹了一些紅軍的宗教政策, 然后寫了一個圍殲民團的故事。 此后, 斯諾寫了他回到保安的一些生活趣事, 包括打牌、飲食等等。然后,斯諾開始記述俄羅斯(蘇聯)對紅軍的影響,共產國際對紅軍的影響,基本點是共產 國際的領導是中共獲得了很大好處,但遇到的一些嚴重挫折也與共產國際有關,包括 1927年的挫折、對擁護革命的 19路軍的處置,第五次反圍剿的戰術防御計劃等等。最后,斯諾 記述了他最后一次訪問毛澤東的情況(關于聯合抗日、關于建立民主政府等等) ,以及他是 如何依依不舍地告別了紅色中國的。
第十二篇 又是白色世界(西安事變 1936年 12月 12日)
兵變前奏
張學良帶領的東北軍與楊虎城帶領的西北軍不愿與紅軍開戰,私底下和紅軍達成休戰協議。蔣介石不顧國內聯合抗日的強烈呼聲, 無視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進犯的現實, 堅持要對西北紅軍進行第六次圍剿計劃。 張學良在12月 11日晚上十點召開了東北軍和西北軍的師以上將領聯席會議,決定發動兵變,逮捕蔣介石和他的僚屬。
總司令被捕
蔣介石在臨潼被捕, 成了張學良和楊虎城的階下囚。東北軍和西北軍的 “救國要求”及與紅軍聯合抗日宣傳遭到了國民黨的新聞封鎖。與此同時, 由國民黨制造的不實謠言卻在國內外瘋傳。但很快,謠言不攻自破,公眾逐漸了解到真實情況。在蔣介石被俘的消息傳來后,南 京就開始了爭奪政權的陰謀活動。 同時, 總司令在被俘以后不久就開始認識到, 他的最大 “叛 徒” 也許不在西安, 而是在南京。 于是蔣介石立即開始以十分精明和現實的方式考慮這個問 題。
蔣、張和共產黨
蘇維埃政府和共產黨在聽到事變的消息后立即召開了聯席會議, 支持張學良的八點綱領和參加聯合抗日軍事委員會。在十二月十七日到二十五日之間,蔣介石、張學良、楊虎城、共產 黨舉行了頻繁的會談。 共產黨力主和平解決釋放蔣介石, 甚至還主張讓他回到南京去擔任領 導, 這樣實現抗日民族陣線才有希望。 在會談后, 蔣介石親自保證不再打內戰, 并達成協議, 聯合抗日。
【體驗看法】在國家危急存亡之際, 共產黨主動要求停止內戰,主張聯合抗日,并對國民黨 做出了退讓, 彰顯了共產黨以國家利益為先, 以民族利益為先, 以人民利益為先的大公無私 精神,歷史證明,只有共產黨才能拯救中國。
“爭鋒相對”
蔣介石從西安返回南京后, 運用了一系列復雜的手腕實行了與共產黨的和解措施, 包括撤銷剿匪總部、 取消新的圍剿計劃等各種命令和決議。斯諾認為蔣介石這樣做, 既不降低他本人或南京的威望, 而又能夠同反對派和解。 最重要的是, 這也是他從西安事變中對自己權力結構中的深刻裂痕的一種消除。
友誼地久天長?
國共兩黨合作后, 國民黨對日態度趨于強硬, 而蘇區也脫離了長期孤立狀態, 雙方小小恢復了交通聯系, 大批年輕人前往蘇區學習工作。國民黨也放松了對共產黨的監視。共產黨為了建立統一民族戰線, 在形式和名稱上作了一些讓步, 但始終沒放棄馬克思主義和社會革命的基本原則。兩黨關系趨向緩和。
紅色天際
斯諾在本書的最后對中國的共產主義運動進行了評析,他分析了共產黨在1927年以后沒能贏得政權的原因, 共產黨在十年內戰中的政治經驗以及共產黨對未來局勢的看法。最后斯諾認為盡管中國社會革命運動可能會遭受挫折, 但是它最終會獲得勝利, 原因在于產生于中國 社會革命運動的基本條件本身包含著這個運動必勝的有利因素。
【體驗看法】斯諾在《紅星照耀中國》一書中,毫不隱諱地預言了中國的未來、中國共產黨 的勝利。 這預言其實來自于他客觀的判斷。 紅星為什么能夠照耀中國, 是因為斯諾通過到陜甘寧邊區實地采訪、跟隨參加部分戰斗、接觸中共領導人等系列活動, 親身感受到了“東方魔力”和“興國之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