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往昔,重溫紅色記憶
重返革命老區,重溫紅色記憶。當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的活動在電視上播出的時候,不禁感嘆,那時年輕的戰士現在已經是白發蒼蒼的老人了。他們走過的路,都是歲月留下的故事。
一年中,轉戰14個省,一年中,歷經曲折,一段值得每個國人銘記的歷史??長征。長征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主力從長江南北各根據地向陜北革命根據地進行的戰略大轉移。第一次接觸到長征這個概念應該是在中學的語文課本上,讀了毛澤東的《七律?長征》,被那磅礴的氣勢所震懾到!第二次是在歷史課本上,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為了保存實力于是開始了兩萬五千里的長征!那時還小,對于這個知識,只是把它當成一個知識點來記。當我在高中再次接觸它的時候,它對于我心靈的沖擊和前兩次完全不一樣,當時講這節課的時候,老師給我們放了一部電影,叫作《草地》,第一次看歷史題材的電影感動到哭。感動我的不止是紅軍戰士們之間的革命友情,還有黨的愛與溫暖!帶著一批傷員的部隊在天氣惡劣的情況下去艱難的穿越草地,最后大部隊走出了困境,而連長留在了草地里,連長讓他們交給黨的重要文件其實就是這批戰士們!為連長,為黨博愛的胸懷所落淚!同時也佩服戰士們不屈不撓,不放棄的精神!血戰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越大雪山……紅軍長征經歷了層層的困難,聽革命前輩們講述,他們啃樹皮草根來充饑,在皚皚的雪山,茫茫的草地上,盡管復雜惡劣的環境吞噬了他們的精力,甚至是生命,他們卻依然頑強的前進,支撐在他們心中的是一種信念,相信黨一定會勝利!他們每走一步,離前面的光芒就更近了一步。他們所經歷的,似乎我們真的無法感同身受。每當聽到在那兩萬五千里的路上發生的故事,心都會莫名揪心的疼一下,那場血的洗禮在他們的生命里不管多久都會熠熠生輝。長征的最后勝利既保留了我黨的實力,也表明了中國工農紅軍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看過許多長征路上的故事,涌現了好多讓我敬佩的人物。有一個叫做謝益先的戰士,瞞著戰友,將四斤干糧分給了餓慌的母子三人。在被餓死前還在詢問母子怎么樣了,得知安好后,才微笑著離開人世。這種精神也照耀了當代,當代雷鋒“郭明義”用他的無私奉獻的精神使得整個公司的精神都得到了升華。入黨以
來,他在每個工作崗位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業績。從1996年開始擔任采場公路管理員以來,他每天都提前2個小時上班,15年中,累計獻工15000多小時,相當于多干了五年的工作量。工友們稱他是“郭菩薩”、“活雷鋒”,他20年獻血6萬毫升,是自身血量的10倍多。1994年以來,他為希望工程、身邊工友和災區群眾捐款12萬元,先后資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卻幾乎一貧如洗。一家3口人至今還住在鞍山市千山區齊大山鎮,一個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單室里。社會學家艾君認為,愛心”就是郭明義思想情操的寫照;“奉獻”就是郭明義行為上折射出的一種精神。
一、有關紅色革命主題征文精選
二、精選紅色魅力征文三篇
三、紅色歷程光榮夢想征文共3篇
四、紅色歷程光榮夢想征文優秀范文
長征是一段歷史,而我們之所以紀念這段歷史,說明它是有意義的,它對于我們現在乃至未來的發展都是有一定的影響的。我想我們需要借鑒的應該就是紅軍長征途中表現出來的精神吧!我們今天的勝利,就是由連一天福都沒有享到的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甚至有許多烈士連姓名和籍貫都沒有留下來。這驚天地、泣鬼神的革命篇章,是用多少信念與精神書寫的啊!作為當代青年的我們,是否曾為這些精神所動容,而后改變了什么?當我們貪圖享樂,無所事事的時候,想過那些營造我們今天幸福生活的先輩們么?想過我們自己能為祖國做出什么貢獻么?想過能為子孫后代留下什么寶貴的東西么?每一次歷史的紀念并不是走個形式,需要我們用心去回顧歷史,用心去反思自己。
回顧歷史,反思眼前,升華未來,重溫紅色記憶,凝練新一代紅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