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革命正能量故事篇一:英勇的農聯會主任??白陽珍
白陽珍,華池縣南梁鄉荔園堡村人,1872年出生,1933年參加革命,同年底加入中國共產黨,任南梁第一個農民聯合會??金岔溝農民聯合會主任。那時,他已61歲。
在南梁根據地開創前,白陽珍一家酷受地主老財和團丁土匪的剝削和欺凌,靠開點零星荒地和租種地主部分薄田度日,稍遇年饉,全家老小便只得靠采集野果、野菜充饑,盡管如此,他還時常接濟比自己更窮的鄰居和鄉朋。1928年,隴東大旱,村民饑餓難耐,白陽珍積極鼓動村民們同地主豪紳斗爭,說:“饑荒年,人命關天,餓死的人都是膽小的,他們(指地主豪紳)為富不仁,就應硬來!”在那場鬧饑荒的斗爭中,白陽珍勇于反抗和富于同情心的性格得到充分表現,贏得了人們的尊重。以后,大家每有拿不準的事,都來找他商量。
后來,劉志丹在南梁組建起一支革命武裝,嚇得地主和反動民團惶惶不可終日,廣作欺騙宣傳,稱這支革命武裝為“土匪”,村民們也個個膽戰心驚。白陽珍不偏聽偏信,處處留心打探情況,并把探聽到的情況告訴給村里人。開始人們還半信半疑,后來游擊隊在南梁鄉荔園堡一帶活動,他們所表現出的嚴明紀律,使群眾進一步受到了實際教育,都說他“人老見識廣,說話都是有準兒”。從此,群眾見了游擊隊不但不躲避,還親切地稱呼為“咱們的游擊隊”。
1933年10月下旬,張策、習仲勛等受陜甘邊黨的指示,來到南梁開始創建革命根據地的準備工作,經常在白陽珍的家里落腳。在張策等人的指導下白陽珍走上了革命道路,積極協助張策在荔園堡附近組織和發動群眾。他不顧年老體邁,走遍荔園堡川的莊頭院落,挨門挨戶向群眾宣傳革命道理和共產黨的政策,聯絡農民積極分子。在廣泛發動群眾的基礎上,成立了南梁地區第一個貧苦農民自己的組織??金岔溝農民聯合會,白陽珍被推選為主任。當時缺乏革命骨干,他還讓兒子白天章參加革命,并時常叮囑兒子:‘“要把革命的事干好哩,就是掉腦袋,也應跟著共產黨鬧革命。”當時,農民赤衛軍沒有武器,他就發動群眾搜集廢舊鐵器,同鄉鄰趕制紅纓槍和大馬刀,發給赤衛隊。白陽珍一心為革命的行為,曾受到當時陜甘邊區負責人的的多次表揚。
南梁一帶革命形勢的蓬勃發展,震懾了國民黨軍閥和地方反動武裝。1934年春,國民黨地方軍閥仇子康部和慶陽譚世麟民團千余人向南梁發動大規模“圍剿”。為了粉碎敵人的“圍剿”,主力紅軍轉移外線作戰。4月28日,敵人進占荔園堡,大肆燒殺搶掠,搜捕革命干部和紅軍家屬。那天下午,一部分敵人徑直向金岔溝撲來。這時白陽珍正在后溝組織群眾轉移、堅壁物資,聞訊后,迅速布置群眾轉移,自己留下收拾現場。不一會兒,只見前溝塵土飛揚,敵人的馬隊涌了進來。白陽珍看到群眾剛躲過敵人的視線,還沒走遠,十分焦急。情急之下,他故意跑出村子,向溝臺對面的一條小河溝跑去,敵人果然發現了他,一窩蜂向他撲去。白陽珍被捕了,群眾脫險了。
敵人把白陽珍捆綁起來,關押在閻洼子村的一孔窯洞里。當他們得悉被抓的就是白陽珍后,如獲至寶,先后用壓杠子等酷刑逼訊他,企圖從他口中掏出急需的情報。白陽珍年老體弱,被折磨得遍體鱗傷,但他強忍劇痛,英勇不屈,拒不回答敵人的任何審問。無奈之下,譚匪在1934年5月4日佛曉逃竄前,用鍘刀將白陽珍殺害,那年他62歲。
白陽珍犧牲了,他在黨的指引下,晚年以火一般的革命熱情,投身于創建南梁革命根據地的偉大斗爭,為革命做了許多重要工作,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催人淚下的“黃昏頌” ……今天,這位英雄的名字鐫刻在高聳的南梁革命烈士紀念塔上,也深深銘刻在每個華池兒女的心里。
紅色革命正能量故事篇二:少年游擊隊
(一).簡短的紅色革命故事的演講稿
(二).簡短的紅色歷史文化故事分享
(三).簡短的感人的紅色經典故事200字
(四).精選感人的紅色經典故事演講稿范文3篇
(五).感人的紅色經典故事演講稿樣本
1934年,紅軍長征離開了江西革命根據地,留下的赤衛隊員們,在縣蘇維埃李*的領導下,決定到山里去堅持游擊斗爭。李*的兒子蘇保和他的朋友虎崽、水生、金要、細妹、冬牙子都想跟赤衛隊去打游擊,但因年紀太小,李*與李公公都不讓他們去。天黑時,孩子們悄悄離家去找紅軍,但找了一天也沒找到。白匪團長帶領匪徒闖進了村子,屠殺了全村人,孩子們幼小的心靈埋下了為親人報仇的種子。于是,一支紅色少年游擊隊在山中的巖洞里成立了。他們勇敢、機智地奪槍支、貼標語,消滅了不少敵人。在一次戰斗中,李*不幸被捕。孩子們在李公公的領導下,混入靖衛團,巧妙地救出了李*,并打死了白匪團長。紅孩子們在血與火的洗禮中茁壯成長起來。
紅色革命正能量故事篇三:兩個小八路
1943年,八路軍小戰士孫大興腿部受傷,組織決定派小衛生員武建華護理孫大興,到敵占區我地下黨員家中養傷。于是孫武兩人便以木匠靳錫武的小學徒和劉大爺的外孫身份在劉集隱蔽起來。日偽軍強拉民夫,在田鎮長家囤積糧食。大興和小武乘夜色鉆進田鎮長院內,放火燒了敵人的糧囤。他們的冒險行動打亂了組織的安排,受到了嚴厲的批評。日寇蓄謀更大的掃蕩計劃。一天,劉集的偽軍中隊突然開走,隨即開來了一支莫名其妙的日軍。老靳帶著大興和小武,摸清了敵人的真正意圖。緊要關頭,大興毅然決定自己留下吸引敵人,讓小武帶情報向部隊奔去。獨立三團得到小武送來的情報,立即行動部署戰斗。敵人遭到了殲滅性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