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大“疫” 當前, 社區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防控成效好不好、 阻擊作用大不大,很大程度上由基層治理能力決定。 當前, 疫情突發對尚在起步階段的基層治理造成了 較大沖擊, 但同樣, 它也是一次難得的“大考” 。 針對疫情中暴露的短板和薄弱環節, 今后基層治理工作要如何強弱項、 補短板?這是必須答好的“考題” 。 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行不率則眾不從, 身不先則眾不信。 歷史已反復證明, 在共產黨員“跟我上” 的沖鋒號下, 我們總能凝聚起磅礴力量, 敢于干事并干成一些事。 從 1998 年抗洪搶險到 2003 年抗擊非典, 從汶川抗震救災到這次抗擊新冠肺炎, 我們總能聽到“我是黨員, 我先上” 這樣的“請戰書” , 共產黨員誓死沖在隊伍的最前列, 不畏艱險、 不論生死。 共產黨員在危急時刻能挺身而出, 源于初心和使命, 源于堅定的理想信念, 因此, 要著力加強黨員教育, 搭建“家門口 ” 黨員教育平臺, 推動常學常新、 入心入行。 同時, 還應打通黨員參與社區議事渠道, 在黨員參與議事的過程中錘煉為社區出力的使命擔當意識。 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 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 要遏制住疫情擴散蔓延勢頭, 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需要緊緊依靠人民群眾, 發揮出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 十九屆*中全會指出, 要完善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制度化渠道, 這為發揮人民群眾主體作用指明了 方向。 要把此次疫情防控中建立的“社區+物業+自治委員會” “干部+黨員+群眾” “網格員+志愿者+群眾” 等聯動機制健全為長效機制, 拓寬共建“基層治理共同體” 方式方法,引導更多人參與基層治理。
疫情防控阻擊戰是提升基層治理能力道路上的一場硬仗, 要因小見大、 即知即改, 用更精準有效的舉措, 把防控工作做實做細, 才能補齊短板, 讓基層治理效能顯現。
篇二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 對于全黨上下無異于是一場關于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政治“大考” 。 在疫情面前, *高瞻遠矚、 嚴密部署, 各級黨委(黨組) 主動出擊、 迅速迎戰, 上下協同、 高效有序做好各項防控工作, 充分印證了 我黨的政治制度具有強大的優越性和生命力。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 各基層黨組織是貫徹*決策部署, 保障制度執行到位的“最后一公里” , 應穩扎穩打、 實打實錘, 視疫情為考場, 在“疫戰”中淬煉黨建引領力, 全面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思想引領穩定力。 黨的基層組織在社會治理中起著舉旗幟、 聚民心的關鍵作用, 思想引領是團結群眾、 凝聚共識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當前疫情防控阻擊戰已經到了 攻堅期, 各基層黨組織要筑牢疫情防控的“思想堤壩” , 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 科學防治、 精準施策的要求, 引導廣大黨員干部、 人民群眾既不輕戰也不畏戰, 既不盲目 自信也不過分恐慌, 科學理性應對疫情。 要堅決杜絕“差不多就行” 的走過場行為, 必須不打折扣將中央指示精神落實到疫情防控每一項工作任務中; 要堅決防止“沒那么倒霉” 的僥幸心理, 必須加強宣傳教育, 幫助人民群眾樹立起群防群治的防疫意識。 心手相連、 攻克時艱, 凝聚起抗擊疫情“不勝不休” 的強大信念, 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總體戰、 阻擊戰。組織引領強動力。 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 基層黨組織是人民群眾的“主心骨” , 是抗擊疫情的“壓艙石” 。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各鄉 街、 村社黨組織沖鋒在前、 日夜堅守, 構筑起保衛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第一道防線” , 彰顯了 強大的政治擔當。 要想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硬仗, 必須充分認識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在提高基層治理效能上下功夫, 著力強化組織引領力, 把黨的強大政治優勢、 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系群眾優勢轉化為疫情防控工作優勢, 引領黨員、 群眾聽黨話、 跟黨走, 結點成線, 連線成網, 構建起在制度執行上堅強有力的組織體系, 形成聚沙成塔的工作局面, 使組織引領成為推進疫情防控工作科學合理、 有序有效運行的強大動力。
榜樣引領增活力。 人心齊, 泰山移。 無論是基層治理還是疫情防控, 都是一項系統工程, 各條戰線上的黨員干部及人民群眾都是不可或缺的參與主體。 在防疫過程中, 我們看到了 來自不同行業、 不同群體的人們并肩 戰斗的感人場景, 他們中有身披白色“戰袍” , 舍身忘死的醫護人員; 有高舉大喇叭走街串戶 , 硬核帶勁的村社干部; 有日夜堅守在交通要塞, 身先士卒的交通警察; 還有不計報酬無償奉獻, 主動請戰的黨群志愿者……他們用實際行動勾勒出群眾心中“防控英雄”的畫像, 感染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這場戰役。 “一切為了 人民, 一切依靠人民” , 只要充分發揮榜樣引領作用, 激活調動一切力量, 不斷拓展聯防聯控、 群防群治的“半徑” , 就一定能構建起抗擊疫情的最大“同心圓” 。
篇三
當前, 疫情來勢洶洶, 疫情防控如同一張“考卷” , 擺到了 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干部的面前。 行百里者半九十, 越是緊要關頭, 越是不能松懈, 答好“疫考”考卷, 各級黨員干部要堅持“三個再一點” , 助力戰“疫” 。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巖中: 精神定力“再足一點” 。 “一問三不知的” 黃岡衛健委主任, “頻頻出錯” 的湖北紅十字會……這是一種變相的“阻疫” 。 特殊時期, 要堅持誰拿抗疫當兒戲就拿誰開刀的導向, 鎖住目 標掃除“障礙” 。 黨員干部要把“初心如磐, 使命在肩 ” 的事業心“亮出來” ; 把“茍以國家生死以, 豈因福禍避趨之” 的責任感“擺出來” ; 把“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的堅定性“用起來” 。 堅持站出來、 沖上去, 凝聚起心往一處想、 勁往一處使的合力。
牽一發而動全身, 一子落而滿盤活: 工作方法“再活一點” 。 思路決定出路,態度決定高度。 當前, 疫情防控已經進入了 快速部署、 快速應對、 快速推動、 快速見效的新階段, 必須分秒不閑, 加快工作思路的轉變。 從“火神山” “雷神山”醫院建設展現出來的“中國速度” , 到潛江“早出手” 讓防控一步到位的“決策力” , 再到武漢搶建“方艙醫院” 緩解床位緊張的“活思維” ……我們可以看到,“對癥下藥” 是多么重要。 局勢呼喚這些靈活的思路, 來的再快些、 更猛些, 讓疫情防控之路, 走的更平些、 更穩些!
些小吾曹州小吏, 一枝一葉總關情: 為民情懷“再深一點” 。 10 日晚, 國務院副秘書長、 國務院辦公廳督查室主任高雨緊急約談武漢市副市長等 3 人, 一針見血地指出事態的嚴重性。 折射出中央的決心和導向。 群眾利益無小事! 緊急關頭,更要把工作落到實處, 以抓落實的“執行力” 來映照群眾期盼; 更要堅持群眾觀點,以惠民生的“擔當力” 來感召群眾參與; 要主動公開公示, 以及時有效的“回應力”來反饋群眾關切, 更好地凝聚群眾、 動員群眾, 構筑起阻擊疫情的“銅墻鐵壁” 。
篇四
“作為一名組工干部, 越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 越要沖鋒在前。 ” 組工干部堅決貫徹疫情就是命令, 防控就是責任, 用行動踐行初心, 用腳步丈量責任,堅守在戰“疫” 第一線, 為打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組織力量。清晨五點半: 他們在小區門口 值守, 當好群眾生命安全的大門衛。 *在調研時強調 “干部重心要下移, 力量要下沉, 支援社區工作, 構筑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線。 ” 組工干部積極響應, 第一時間奔赴各個社區報到, 當起小區門衛, 對居民小區實行封閉管理, 每天起早貪黑進行輪值, 對出入人員“一查核兩詢問一登記” , 讓群眾真正“靜下來” 。 他們沒有救援服、 隔離衣, 只有一只簡單的口 罩; 他們沒有執法證、 資格證, 只有一張百姓熟悉的面孔。 他們用小區門衛的新身份, 充分發揮示范帶頭作用, 踐行初心使命, 為群眾安全保駕護航。 上午十點半: 他們戴著口 罩在部里參加考核工作會議, 當好疫情防控一線干部的考察員。 注重在戰“疫” 一線考察識別干部, 召開工作部署會議, 劃分跟蹤考察組, 每天深入一線了 解各級干部政治站位、 工作擺位、 靠前作戰、 擔當作為等情況。 自 此, 吹響戰“疫” 沖鋒號, 全面廣泛動員, 積極調兵遣將, 把戰“疫”一線作為磨練干部的“練兵場” , 考察識別干部的“試金石” , 全面檢驗領導班子和干部的政治素質和現實表現。
下午三點半: 他們在鄉 鎮村屯的卡點暗訪, 當好百姓安全的守護者。 “疫情不退, 我們不退!” 他們作為疫情防控暗訪組成員, 深入村屯一線卡點, 對村屯卡點設置情況、 鎮村干部值班值守情況、 聯防聯控機制建設情況等進行監督檢查按照上級黨委的統一安排部署, 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滿族自治縣馬鞍山鎮新風村黨支部書記陳相國帶領村黨支部迅速上崗, 設置村屯卡點, 落實值班值守。 用從嚴的監督構筑起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 迎戰疫情, 組工干部甘做守護者, 讓暗訪監督嚴起來, 讓銅墻鐵壁硬起來, 為群眾平安貢獻力量。
晚上十點: 他們在電腦前奮筆疾書, 當好優秀做法先進事跡宣傳員。 做在電腦前梳理總結一天的工作成功, 把考察考核、 暗訪途中發現的相關單位好的抗“疫” 做法和戰“疫” 先鋒們的先進事跡, 總結提煉形成文字。 用旗幟引 領方向,用號角振奮精神, 用事實消弭恐慌, 用關懷撫慰創傷。 以文為戈, 以筆為槍, 記錄黨員干部的英勇和頑強; 以紙為媒, 以網為介, 書寫守望相助、 同舟共濟的感人瞬間。
這就是組工干部的戰“疫” 一天, 充實且忙碌, 溫暖且不失感動。 急難險重,更顯組工本色; 風雨同舟, 永葆為民真情。 疫情當前, 許許多多組工干部化身為“抗疫” 戰士, 同千千萬萬的“逆行者” 一道, 堅守著、 拼搏著、 奮斗著。
篇五
日子總是在靜靜地過著, 今夕何夕仿佛已經忘記, 全民抗戰疫情的日子還在繼續。 “疫” 霾密布日子里的陽光總是顯得那么珍貴, 顯得那么溫暖, 如同親人的擁抱、 陌生人的微笑和世間那些無言的善良, 抑或又是當下那些無私無畏的白衣天使, 在黨旗、 國旗和戰旗的引領下向人們傳遞著溫暖與希望。 每一場特殊戰斗, 都需要一批英勇的戰士; 每一次生死搏斗, 都會涌現一批無畏的勇士。 已逾 80 高齡的鐘南山老人臨危受命, 拋卻個人生死, 毅然前往疫區第一線擔當起民族安危, 從他那令人心疼的堅毅淚光里, 無不讓人們感受到滿懷濃烈的家國深情。 那些被防護服勒出血印的青春稚嫩臉龐, 毅然喊出“不計報酬、無論生死” 的慷慨誓言, 在抗擊疫情中與時間賽跑、 跟病毒搏擊, 在病毒面前筑起一道道健康防線, 無不讓人們體會到白衣戰士的無畏、 堅韌、 奉獻。 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的他們, 正是這個時代的英雄。 這些天來, 我們無數次地被他們感動且震撼, 正是他們忘卻個人安危, 丟下家中老小, 勇敢扛起復活生命的使命, 沿著生死的邊緣英勇逆行, 才換來了 萬家平安。
然而, 在當下手機成為了 解外界最直接媒介的時代, 各色帖子和信息充斥著網絡。 每天總能看到疫情通報和一線報道的同時, 更能看到許多林林總總的各色內容, 有自我引流賣貨創收的, 有預測疫后新行業熱點的, 還有圖文不符出來辟謠的……總是令人不時在各種感動、 憂慮、 驚喜、 憤怒和無語之中跌宕沉浮、 無所適從, 想想佇立千門萬戶 之外堅守奮戰的人們, 想想站在疫情一線搏擊生命的勇士, 無不讓人多了 幾分思慮。 家國之疫, 生死之間, 其實生命安全只隔著一副口 罩的“距離” , 全面控制疫情蔓延需要國人齊心協力。 胸前黨徽閃耀的“戰士” , 真摯邀約每個相識與不相識的人們為健康靜守, 為武漢加油、 為祖國加油,自覺抵制謠言流言蜚語, 共同維護公共秩序。
有國才有家, 有家更有情。 疫情當前, 內憂外患, 國家正經受著困難與磨礪。“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是*向全黨發出的偉大號召, 無數黨員干部毅然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當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務, 堅持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線作為“踐行初心使命、 體現責任擔當” 的試金石和磨刀石, 堅定果敢地同人民群眾站在一起共克時艱、 共度難關。 唯有我們黨群無私無畏、 眾志成城, 就會舉國之力遏制疫情蔓延, 就會用戰無不勝的信念告訴全世界“武漢必勝、 湖北必勝、 中國必勝” 。 我們深信: 生命的春天就要到來, 疫情的冬天即將過去, 泥濘道路總會留下最深足跡, 在黨的堅強領導和全體國人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就會踏平春歸路上的崎嶇與坎坷。
一善染心, 萬劫不朽, 大戰大災大疫最能考驗初心和人心。 在當前鏖戰“疫”情的嚴峻形勢下, 我們每顆心靈都像初升的太陽堅定從容地照亮春天歸來之路,我們每個人都像初春嚴寒中小草同自 然萬物一道默默堅守, 等萬里霜天漸漸回暖,等一樹春風復蘇大地……待到疫情散去之時, 我們就是天地間最美的那一縷春意。
本文信息來源于網絡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