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駐守宿遷西大門的宿城區耿車鎮,時常能看到這么一群樸素而又“時尚”的老人,他們或是帶著黃袖標身穿紅馬甲在鎮區道路沿線開展文明城市創建志愿服務,或是利用村居黨群服務中心紅色陣地舉辦愛心義捐活動,又或是手握鼠標坐在講臺上跟年輕一代分享他們的紅色故事。鄉親們親切地稱呼他們為“老紅兵”??他們,就是耿車鎮離退休干部黨支部黨員。
自2004年成立以來,耿車鎮離退休干部黨支部緊緊圍繞產業轉型升級和生態經濟示范鎮建設的總體要求,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滿懷熱情地投入到社會發展中去,用愛心和智慧開啟了新征程。他們講黨史、建良言、獻愛心、再創業,矢志不渝發揮余熱,受到了廣大干群的一致稱贊。
01
強化支部建設,不忘入黨初心
“‘老有所學,老有所思,老有所樂,老有所為。’這是我們支部成立之初的愿景。通過成立支部,把離退休干部和‘五老’人員凝聚起來,大家一起學習一起提高,集思廣益建言獻策,參加活動奉獻余熱。我們雖然退休了,但我們并不想賦閑在家,我們還有余力,還能做事,還想做事。”黨支部書記王聿強說。支部成立以來,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各項工作也走在全區乃至全市前列,先后被評為“全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市示范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全區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如何推動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建設、增強支部凝聚力是耿車鎮黨委經常思考的問題。“考慮到支部老黨員居多,在組織活動上我們更多的是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創新活動載體,讓每個老同志都能正常參加組織活動。”耿車鎮組織委員楊帆說,“在支部活動安排上,我們結合老同志實際研究制定了年度學習計劃。同時,選派一名政治素質高、樂于奉獻的在職黨員擔任支部聯絡員,協助支部開展工作。”除黨員活動日參加集中學習外,耿車鎮離退休干部黨支部還不定期組織老黨員到淮海戰役紀念館、周恩來紀念館、朱瑞將軍紀念館等紅色基地實地走訪學習,追憶革命歷史,弘揚革命傳統。“每年到紅色基地參觀考察是我們支部規定動作,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能讓我們思想不落伍、信念不掉隊。”支部老黨員蔡守文說。
支部建的好不好,陣地建設不能少。為保證廣大老同志政治待遇的落實,推動離退休干部黨建“六有一提升”達標創建。近年來,耿車鎮先后投入12萬元打造了610平方米的高標準老干部活動陣地,并設有黨員活動室、圖書閱覽室、乒乓球室、棋牌室等,每年投入活動經費超過15萬元,保障支部各項工作的開展。“有了陣地,組織活動就不愁,老黨員也就有了歸宿。當然,組織對我們這些老黨員的關懷遠不止這些,我們支部每位成員每年都可以獲得一次健康體檢、訂閱一份報紙、每逢節日還能得到黨委政府的慰問,這些實實在在的舉措讓我們廣大老黨員體會到了組織的溫暖,我們也會盡己所能把余光余熱撒播出去,為地方事業再做貢獻。”支部書記王聿強說。
02
發揮自身優勢,助力產業涅?
過去30年,以廢舊物資回收加工產業為主要支撐的“耿車模式”在給人民帶來財富的同時,也帶來了非常嚴重的環境污染。面對低碳、綠色、集約發展的大趨勢,耿車鎮于2017年初打響了一場“徹底禁、禁徹底”的廢舊物資綜合整治攻堅戰。
在廢舊物資回收加工產業綜合整治期間,耿車鎮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在書記王聿強的組織領導下,發揮老黨員與群眾聯系密切的特殊優勢,深入各個村居塑料經營加工戶中連續走訪調研6天,共向黨委政府反映群眾所提意見建議18條,為此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幫助。“廢舊塑料以前可是耿車老百姓的‘錢袋子’,一下子要取締這個產業,勢必會困難重重。我當時就想,我們老干部支部開展前期工作應該是有優勢的。老同志嘛,一是工作經驗比較豐富,二是群眾基礎普遍較好,三是親和力相對更強一些,入戶走訪起碼不會被人拒之門外。”王聿強說,“原鎮農經站站長王聿俠也是我們支部老黨員,廢塑產業整治期間,他主動放棄每年20萬元的租金收入,成為全鎮最早一批將自家出租給廢塑加工戶的廠房收回并退還租金的戶主。”
在廢塑產業整治期間,耿車鎮這些老黨員們不僅積極動員自家親戚開展整治,而且還挨家挨戶上門宣傳,白天人不在家的,他們就晚上去,在白加黑的工作強度下,他們從不抱怨,始終堅持在一線。“兒子,塑料生意這兩年確實讓俺家掙到一些錢,但是你看看俺家、俺村里的環境,已經糟蹋的不成樣子了,小孩子在這個環境里成長是要出問題的。現在政府要求取締是對的,是為了長遠發展,是為了子孫后代,只要有力氣、有腦子,換個思路換個產業可能做得更好……”產業整治關鍵時期,年逾七旬的離退休干部黨支部成員何慶興與兒子促膝長談做思想工作。
03
老驥不偷余閑,爭當銀發先鋒
廢塑產業整治結束后,區委、區政府和耿車鎮黨委政府吹響了產業轉型升級的號角。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及時響應號召,緊跟黨委政府綠色生態發展決策,廣大老黨員、老干部再一次沖鋒在前,帶頭搞起了產業轉型。
“廢舊塑料取締已經是勢在必行了,作為一名老黨員,我當時就告訴自己要主動轉型,要自己想辦法往前走,做成了就帶著大家一起往前走,雖然老了但是黨性必須要有,所以我就帶領兒子率先學著做起了電商,嘗到甜頭后又辦起了家具廠,自己生產然后在網上賣。一年下來,搞電商比搞塑料收益還要好,一手端酒杯,一手握鼠標,就能掙鈔票。所以,后來村里就有很多人跟著我干起了家具電商生意。”年逾古稀的老黨員邱永信曾經是全村第一批“從垃圾堆里挖出黃金”的“塑料大王”,如今則是耿車鎮第一位轉型電商的“網紅達人”。“多虧這些老同志的理解、支持,才讓我這個外地來的大學生村官很快站穩了腳跟。是他們不辭辛苦經過多方協調幫我找到免費的辦公場所,幫我辦理了各種手續,還幫我爭取到了各項政策,我才能夠創業成功!”耿車鎮青年創業榜樣彭華是一名大學生村官,每當他提起那些老黨員給予他的幫助時總是有說不完的話。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近幾年來,耿車鎮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充分調動老同志參與志愿服務的積極性,組建“銀發生輝”志愿服務團隊,積極開展矛盾調處、文明城市創建、掃黑除惡宣傳、關心下一代、扶貧救助等志愿活動,發揮正能量。
“您好,是的。前段時間我們反映的有關高速公路占用承包地補償的問題已經解決到位了。多虧了鎮政府老王同志,他多次到我們農戶家里了解情況,并且積極與相關部門、單位協調溝通,我們所有的補償款都已經解決到位了!謝謝你們!”在回訪網絡問政處理結果時,耿車鎮湖稍村村民對于耿車鎮離退休干部黨支部書記王聿強贊不絕口。作為一名已經退休的政法、信訪干部,村民口中的老王同志志愿當起了人民調解員,平均每年化解各類矛盾及信訪案件近百起。“姚老,您不用到里頭去轉了,我把今天所有來網吧的人員登記名單給您看吧,您老三天兩頭來巡查,我們哪里還敢允許未成年到網吧里來啊!”耿車鎮街上的網吧老板看到退休老干部姚方英來了,就跟他打趣道。自退休后,姚方英就主動擔任起了防范未成年人進網吧的監督員,隔三差五到網吧巡查已經成為了姚老的日常。每年文明城市創建迎檢時期,穿著紅馬甲帶著黃袖標的“銀發志愿者”都會成為鎮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累什么!文明城市創建人人有責,可不光是你們年輕人的事兒,我們老同志空閑時間比你們多,志愿服務更要出把力,能把城市、鄉鎮建設得更漂亮一些,我們高興都還來不及呢!”面對年輕人的問候,他們總是滿懷喜悅地爽朗回答著。
(一).安全工作標兵單位主要事跡材料
(二).安全生產標兵的先進個人事跡材料介紹
(三).疫情期間安全標兵的主要事跡材料
(四).小學少先隊先進集體主要事跡材料
(五).學校先進集體先進事跡材料簡單介紹
(六).2022年社區先進集體事跡材料簡要概括
(七).最新的教師道德模范人物事跡材料
(八).學校教師愛崗敬業道德模范事跡材料介紹
(九).小學教師道德模范先進事跡材料
(十).幼兒園優秀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事跡材料介紹
“古梅無他求,點紅暖人間”。耿車鎮離退休干部黨支部的全體老黨員,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共產黨人的奉獻精神。他們退休不褪色,離崗不離黨,時時刻刻都在為黨的事業和社會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