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偉大事跡:
1881年9月25日,魯迅生于浙江紹興城內東昌坊新臺門周家,幼名阿張,長根,長庚,學名周樟壽。
1892年入三味書屋從壽鏡吾讀書,課余影描圖畫。與章閏水建立友誼,1898年4月,入南京水師學堂,改名周樹人。12月,被本家叔催促參加縣考,中榜后以四弟患病為由不再參加府考,繼續前往南京求學。
1899年轉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礦務鐵路學堂,學開礦。這期間接觸了赫胥黎的《天演論》,對他以后的思想具有一定影響。除讀新書外,愛騎馬運動,敢于和旗人子弟騎馬競賽。
1909年8月,歸國,任杭州、浙江兩級師范學堂生理學和化學教員兼任日本教員鈴木珪壽的植物學翻譯。
1910年8月,任紹興中學堂教員兼監學。1911年,寫個人的第一篇小說文言小說《懷舊》。1912年,臨時政府成立于南京,應教育總長蔡元培之邀,任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第一科科長。
八月任命為教育部僉事。從本年起至1917年,他大量抄古碑,輯錄金石碑帖,校對古籍,其中也對佛教思想進行了一定的研究。
1927年,1月赴中山大學任教。3月,與中共兩廣區委書記陳延年會見。4月1日,赴黃埔軍校發表演講《革命時代的文學》,12日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發生,29日,營救進步學生無果憤然辭職。
8月,發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9月,致信臺靜農,拒絕作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離開廣州赴上海,并與許廣平在上海開始同居生活。
12月,與梁實秋等人就第三種人、自由人發生論爭,雙方爭論持久,1930年2月,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成立,為發起人之一。
3月2日,出席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大會,被選為常務委員,作《對左翼作家聯盟的意見》演講。1936年1月,肩及肋骨皆出現劇痛,最后的創新之作《故事新編》出版。
2月開始續譯《死魂靈》第二部。5月15日再發病,醫生診斷胃疾,自后發熱未愈,31日,史沫特黎女士引美國鄧醫生來診斷,情況不樂觀。
6月,身體略有好轉,魯迅及身邊的人都認為魯迅先生好了。10月17日病復發,18日黎明前疾病發作,氣喘不止。19日上午5時25分逝世。
少年魯迅不僅聰明勤奮,而且對自己也嚴格要求。在三味書屋上學后不久,魯迅的爺爺在一場科舉考試中因替親友行賄,觸犯了法律,被逮捕入獄。魯迅的父親因為著急上火,不久就得了一場重病,躺在了床上。
魯迅作為家里的長子,就和母親一起擔起了探視爺爺、照顧父親和弟弟的重擔。他每天要去接醫生,經常到藥鋪抓藥。
家里的錢越來越少,為了給父親治病,魯迅經常拿著母親給他的東西送到當鋪里、換了錢給父親治病抓藥。每天他都往返在當鋪與藥鋪之間。
這一天,當他忙妥家里的事兒,趕到三味書屋時,老師已經上課了。站在門外的魯迅非常為難,他既怕老師生氣,又怕耽誤課程,猶豫一會兒,就硬著頭皮敲門進了教室。
看見遲到的學生,老先生是滿臉的不高興,他停下正講的課,問道:你怎么才到呢,魯迅從座位上站起來,回答道:先生,我去藥鋪給父親抓藥,耽擱了一會兒,就來晚了。
無論什么理由,作為學生,遲到都是不妥的。今后應以此為訓,你坐下吧。老先生嚴厲地說。魯迅坐下后,沒有埋怨老師的批評。
他想先生批評得對,一個總愛遲到的學生,不是好學生,我不能原諒自己,無論什么理由都不能耽誤上課。
為了記住這次遲到的教訓,魯迅就在三味書屋自己書桌的右上方,用小刀刻了一個早字,以早字來告誡自己: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不能遲到,要勤奮,要遵守私塾的紀律。
從此以后,魯迅起得比從前更早了,他一件一件地忙完家里的事情后,就趕緊背起書包,匆匆地向三味書屋走去,沒有再遲到一次。
魯迅就是憑著對自己嚴格的要求,勤奮好學,在全班取得了最好的成績。這件事,魯迅始終沒有忘記。許多年以后,他還告訴身邊的親人,要記住這個早字。
直到今天,在紹興三味書屋紀念館里,還擺著魯迅當年用過的那張書桌,桌上那個刀刻的早字,還依稀可辨,它向每一個來過這里的人,講述著少年魯迅的這段故事。
錢學森的英雄事跡和主要成就介紹 |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范文推薦 | 抗日戰爭革命英雄事跡簡單介紹 | 趙一曼的英雄故事事跡讀后感 |
抗日英雄趙一曼的故事事跡 | 趙一曼的故事英雄事跡的主要內容 | 學英雄事跡傳承紅色精神的簡單漂亮手抄報 | 學英雄事跡做新時代的好隊員征文 |
學英雄事跡傳承紅色基因的作文 | 抗疫一線英雄的主要感人事跡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