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普通批專業分數線是多少分
根據2023年重慶科創職業學院招生辦官方公布的錄取數據,我們可以知道重慶科創職業學院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在全國各省的最低分數線數據如下:1、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在重慶省份2021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19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98927名;
2、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在四川省份2021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16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99506名;
3、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在四川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20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56058名;
4、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在四川省份2020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185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07319名;
5、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在四川省份2022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225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09371名;
6、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語種:不限)專業在貴州省份2021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185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25777名;
7、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語種:不限)專業在貴州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185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09878名;
8、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語種不限)專業在貴州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18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14758名;
9、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在貴州省份2019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224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25006名;
10、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在新疆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20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48283名;
二、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2019-2022年錄取分數線統計表
專業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 2021 | 山西 | 文科 | - | 185 | 63438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 2020 | 山西 | 文科 | - | 131 | 78678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 2019 | 河南 | 文科 | - | - | -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 2019 | 河南 | 理科 | - | - | -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 2021 | 湖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249 | 146474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 2020 | 湖北 | 文科 | - | 251 | 104436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 2019 | 湖北 | 文科 | - | 200 | 108815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 2019 | 湖北 | 理科 | - | 204 | 183437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 2021 | 重慶 | 歷史 | 歷史+不限 | 296 | 77622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 2021 | 重慶 | 物理 | 物理+不限 | 196 | 98927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 2020 | 重慶 | 文科 | - | - | -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 2020 | 重慶 | 理科 | - | - | -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 2019 | 重慶 | 文科 | - | 166 | 72564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 2019 | 重慶 | 理科 | - | 203 | 111544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 2022 | 重慶 | 歷史 | 歷史+不限 | 305 | 62443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 2022 | 重慶 | 物理 | 物理+不限 | 337 | 104117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 2021 | 四川 | 文科 | - | 166 | 199506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 2021 | 四川 | 理科 | - | 202 | 256058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 2020 | 四川 | 文科 | - | 185 | 207319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 2020 | 四川 | 理科 | - | 187 | 259233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 2019 | 四川 | 文科 | - | 186 | 203675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 2019 | 四川 | 理科 | - | 194 | 257421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 2022 | 四川 | 理科 | - | 236 | 276506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 2022 | 四川 | 文科 | - | 225 | 209371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語種:不限) | 2021 | 貴州 | 文科 | - | 185 | 125777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語種:不限) | 2021 | 貴州 | 理科 | - | 185 | 209878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語種不限) | 2020 | 貴州 | 文科 | - | 198 | 134132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語種不限) | 2020 | 貴州 | 理科 | - | 189 | 214758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 2019 | 貴州 | 文科 | - | 224 | 125006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語種:不限) | 2022 | 貴州 | 理科 | - | - | -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語種:不限) | 2022 | 貴州 | 文科 | - | - | -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 2021 | 云南 | 文科 | - | 317 | 121507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 2022 | 云南 | 理科 | - | 210 | 172657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 2022 | 云南 | 文科 | - | 334 | 128477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 2021 | 甘肅 | 理科 | - | 160 | 112216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 2020 | 甘肅 | 理科 | - | 254 | 118871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 2019 | 甘肅 | 文科 | - | - | -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 2019 | 甘肅 | 理科 | - | - | -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 2021 | 新疆 | 文科 | - | - | -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 2021 | 新疆 | 理科 | - | - | -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 2020 | 新疆 | 文科 | - | 225 | 27644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 2020 | 新疆 | 理科 | - | 200 | 48283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 2022 | 新疆 | 理科 | - | - | -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 2022 | 新疆 | 文科 | - | - | - |
三、重慶科創職業學院介紹
"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教育部工業機器人協同創新中心教育部工業機器人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教育部工業機器人應用技術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教育部人工智能生產實訓基地科技部國家級眾創空間全國首批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全國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示范學校全國民辦教育先進集體重慶市優質高等職業院校重慶市“雙高”院校培育建設單位首批重慶市眾創空間重慶市依法治校示范校重慶市畢業生就業示范中心重慶市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重慶市研學旅行示范基地重慶市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校重慶市首屆青年志愿服務先進組織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是經教育部批準備案,具有獨立頒發國家學歷文憑資格的全日制民辦高職學院,是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重慶市優質高職院校、重慶市“雙高”院校建設單位,全國民辦教育先進集體。學院始建于1993年,辦學以來,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正確辦學方向,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承“育技能英才,建千秋功業”的辦學宗旨和“育人育德,尚知尚能”的辦學理念,按照“3+1”育人模式,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了數以萬計的“一專多能”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學院坐落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節點和戰略支點——重慶市永川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置身西部職教基地,毗鄰4A級旅游風景區茶山竹海。學院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環境優美,是重慶市園林式單位。學院現有各類學生1.7萬余人,校園占地800余畝,正新征土地350畝,新建圖書館、體育館、游泳館、實訓工廠等設施完備,校舍建筑面積40余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3億余元。學院主動對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以“智能引領創新發展,科技創造美好生活”為統攬,以“人工智能+”為引領,服務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設有智能制造學院、人工智能學院、汽車工程學院、建筑工程學院和經濟管理學院、藝術與教育學院、基礎教學部等教學單位,已構建起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契合的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智能汽車、智能建造、智慧財經、智慧教育、智慧設計、智慧健康八大專業群,41個專業。校內建有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7大實踐基地,20個實訓中心。工業機器人專業群和人工智能專業群為重慶市“雙高”建設專業群,裝備制造大類專業在全國同類高校排名第一,電子信息大類在全國排名第二,土木建筑大類在全國排名第十。學院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努力建立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專兼結合、結構合理,適應高職教育要求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其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教師占比超過30%,具有研究生學歷學位教師占比超過50%,“雙師型”教師占比近50%,還建有由行業企業高管、工程技術人員和高技能人才組成的兼職教師庫,教師創新能力在全國同類高校排名第七。學院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堅持創新發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社會服務能力。與科大訊飛、長城汽車、華中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