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重慶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在重慶招生錄取數據顯示,重慶考生上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的分數在452至493分,位次為72783至20847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重慶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52至493區間才能上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
一、重慶考多少分能上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
1、2022年重慶考生上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歷史最低分需要47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0847名;
2、2021年重慶考生上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歷史最低分需要50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2927名;
3、2022年重慶考生上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物理最低分需要45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4720名;
4、2021年重慶考生上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物理最低分需要46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2783名;
5、2020年重慶考生上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5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5206名;
6、2020年重慶考生上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9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2134名;
二、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在重慶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在重慶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重慶 | 歷史 | - | 本科 | 471 | 20847 | 省教育廳 |
2022 | 重慶 | 物理 | - | 本科 | 456 | 64720 | 省教育廳 |
2、2021年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在重慶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重慶 | 歷史 | - | 本科 | 507 | 22927 | 省教育廳 |
2021 | 重慶 | 物理 | - | 本科 | 464 | 72783 | 省教育廳 |
3、2020年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在重慶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重慶 | 理科 | - | 本二 | 452 | 65206 | 省教育廳 |
2020 | 重慶 | 文科 | - | 本二 | 493 | 22134 | 省教育廳 |
填報志愿的專業組代碼是什么意思
志愿專業代碼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代表某個專業的數字編碼。這是為了避免在志愿填報時出現麻煩,給所有的專業都編序入碼了。
專業代碼是全國統一的,一般由6位阿拉伯數字組成,一二位代表專業所屬門類,三四位代表專業所在的學科,五六位則代表改專業的標識符號。
當學生在網上填報志愿時,需要把對應的代碼填到對應的位置,然后系統會彈出你所填代碼對應的學校和專業,這時候你看看跟你的目標是否一致,一致點確認即可,否則要及時修改。
高考志愿是高考前填還是高考后
高考志愿是高考高考后填。
高考成績公布之后大家需要關注的就是,自己的高考成績在自己所在省份的排名,然后確定自己想要上的專業,根據專業排名選擇一所自己成績符合的大學,高校的招生簡章也是我們需要關注的,通過高校的招生簡章能夠幫助我們了解學校的辦學環境,學費、招生計劃等相關內容。
高考志愿都是考后知分填報,即在高考成績及分數線公布后填報志愿。考生志愿,指考生所選報的院校和專業,是考生的志向、愿望、愛好、個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綜合反映。
據了解,部分重點高校擔心,如果填報志愿時間改在考試成績出來以后,再統一填報志愿,有可能導致高分考生被外地名校尤其是清華北大等校“一網打盡”,而一般院校也希望能錄到一部分高分考生。但調查顯示,絕大多數考生和家長則表示,考試成績出來后,再填報志愿,能讓考生進入最符合自己理想的高校。
三、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最新介紹
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以下簡稱學院)是1999年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2004年經教育部重新確認、2018年通過浙江省獨立學院規范設置省級驗收的全日制本科獨立學院。學院自遷建桐廬以來,繼承和發揚了浙江工商大學“誠毅勤樸”的優良校風,銳意改革,開拓進取,努力建成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培養具有扎實理論基礎、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新商科”人才。 學院堅持“應用型、創新型、區域化、國際化”的辦學定位,走“開放、融合、卓越”的發展戰略,以相近專業為支撐,充分依托母體良好的學科基礎、師資條件和教學資源,以經管類學科為主體,構建經、管、文、法、工、藝、理七大學科協同發展的本科專業總體布局與結構。學院下設管理學院、經法學院、外語學院、人文與藝術設計學院、人工智能與電子商務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和基礎教研部,現有32個本科專業(方向)中,逐步形成工商管理類、財會金融類、電子商務類和數字媒體類四大專業群,通過以“新商科”智慧運營中心支撐智能會計、互聯網金融、跨境電子商務和服務機器人應用與管理等新商科試點專業的探索發展,最終促進四大專業群轉型升級,交叉融合發展,新商科智慧運營中心獲批“十三五”省級重點建設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立項建設。截至2021年9月,金融學、工商管理、產品設計和經濟統計學四個專業獲批省級一流專業!镀髽I管理》等28門課程被認定為省級一流課程。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教學應用實踐共同體項目1項。十三五期間省級新形態教材立項10項,互聯網+優秀教學案例評比等省級以上獲獎超過30項。 學院自1999年開始招收本科生,現有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學生10000余人。2021年,學院桐廬校區錄取新生3493人,招生規模創新高,招生錄取分數在省內獨立學院名列前茅(醫學專業院校除外排名第一)。學院連續多年入選聚志愿“中國高水平獨立學院”,經過二十余年的發展,學院逐步形成了適合獨立學院學生特點的就業工作體系,近年來初次就業率均保持在91%以上,畢業生平均月收入高于浙江省本科畢業生平均月收入,就業質量、專業匹配度和對母校滿意度穩年提升,獲得社會各界和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 學院現有教職工463人,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占比88.12%。專任教師隊伍中,副高及以上職稱占比33.55%,海外留學經歷65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人,入選“省151人才”5人,獲聘浙江工商大學兼職碩士生導師12人,“雙師雙能”型和具有行業企業實踐經歷的教師占比35.54%。 學院在人才培養上充分發揮財經類院校優勢,打造和鞏固以優勢學科為龍頭、特色專業為支撐的工商管理類、財會金融類、電子商務類以及數字媒體類等四大專業群相互協同發展的“新商科”格局,持續推進建設“一個中心、兩個基礎、三大舉措、四個專業群、五個維度”的“新商科”人才培養模式,健全人才分類培養體系,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應用型、復合型、技術型人才培養新渠道。2020年起,學院與中國科學院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在服務機器人應用與管理領域合作培養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學院開設有會計學(ACCA方向)特色班、人工智能創新實驗班、國際經濟與貿易(中美澳學分互認班)、雅思英語卓越班、創業孵化班等,并成為我省第一所開設金融學CFA(國際特許金融分析師)班的獨立學院。學院深入推進產教融合發展,目前共建了童畫美術教育產業學院、普惠金融產業學院、數字貿易產業學院,將“企業搬入學!,全程實施企業化管理和企業化教學,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構建高素質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創新格局。為適應地方經濟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學院積極探索和申請碩士點申報培育工作,目前業已與浙江工商大學簽訂聯合培養碩士項目,并成立研究生聯合培養辦公室,進一步推進專業學位碩士點培育申報工作進度。 學院堅持學術引領,注重教學科研協調發展,已建成若干具有區域影響力的教學科研平臺,如智能商科研究院、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富春電子商務研究院、“制筆”創新中心、 “互聯網+農創客小鎮”創新中心、杭商院桐廬“中國民營快遞未來發展高級研修班”等教學科研基地,并成為首批浙江省設計智能與數字創意研究重點實驗室網絡創新成員單位。主辦新商科數據科學高層論壇、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分論壇暨首屆鄉村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學術論壇、全國大學生人力資源管理知識競賽(精創教育杯)第五大區賽暨高峰論壇、統計學高端論壇等高水平學術論壇多場。近年來學院科研水平不斷提升,橫縱向課題立項一百余項,廳局級以上項目占比70%以上。 學院注重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擁有浙江省創業培訓基地1個。學院眾創空間累計培育創業團隊達52個,其中40家工作室已注冊公司,估值達到5000萬的企業1家,年營業額近1000萬的企業1家。學院以學生科技競賽為抓手,將第二課堂作為第一課堂的延伸,拓展學生綜合素質,三年來,在省級及以上A類學科競賽中,我院共獲獎343項,其中包含國家級一等獎7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12項,省級一等獎27項。實施文體振興計劃,文體競賽成績優異,在省大學生藝術節大賽中累計獲獎30項,其中一等獎6項,2020年學院入圍ZUBA大學生籃球聯賽八強并取得第五名的歷史最好成績,同時在省大學生健美操比賽中獲第4名。以科研俱樂部為抓手,提升學生科研水平,三年來學生參與教師科研100項,發表論文數24篇,入選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35項。狠抓學風建設,國內外研究生錄取率顯著提升,近三年有565名學子進入國(境)內外高校繼續深造,2020年國內外研究生升學率達到12.65%。深化書院內涵文化建設,依托書院建立大學生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站,打造文化育人新陣地,塘塆“疫”主播、塘塆“云課堂”、“塘塆約膳”、“塘塆約咖”等優秀書院文化品牌深受學生喜愛,以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豐富大學生第二課堂,打造精品團學活動和文體活動,“錢塘江詩路”文化項目,獲得浙江省思政精品培育項目、2020年浙江省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銅獎、2020年杭州市志愿服務大賽中銀獎、浙江省第十二屆“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三等獎等多項榮譽。 學院注重國際化人才培養,為加快適應江浙地區外向型經濟特征明顯和民營經濟發達的區域社會需求,學院大力推進國際化教育,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經驗的應用型人才。目前,學院與國外合作院校共同開展了多個的留學項目,這些項目分為合作院校的交換項目和學位項目,如本科“2+2”、“3+1”及碩士項目等。學院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等十余所高校開展學生交流和交換合作。學位項目主要包括與英國普利茅斯大學3+1雙學位項目、南澳大學2+2雙學位項目、英國諾森比亞大學3+1、2+2雙學位項目。赴境外學習交流的學生規模不斷擴大,畢業生赴境外深造人數逐年增加。同時,為了鼓勵更多的學生出國交流,學院設立了對外交流特別獎學金、寒暑期對外交流獎學金、學院國際項目特設獎學金、雅思/托福獎學金等,對品學兼優的學生進行獎勵,還通過外籍教師的引進與管理、雅思英語卓越班的開設,積極提升學生語言技能與國際視野。 學院堅持以人為本、特色興院、服務社會、質量第一的辦學理念,為更好地服務師生,學院加快推動智慧校園建設,提高辦事效率,提升校園信息化建設水平,獲“浙江省高校信息化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學院校園占地面積為542畝,另有山體公園260畝,建筑面積約20余萬平方米。校區內的主要單體建筑包括圖書館、公共教學樓、管理樓、經法樓、人文樓、行政樓、文體中心、大學生創業中心樓、師生活動中心樓、學生公寓樓、專家樓等。目前,學院依托有利的區域文化環境,積極打造“山水校園”、“詩畫校園”、“人文校園”。同時積極探索新的育人陣地,以“塘塆書院”、“春江書院”為平臺的書院教育模式是學院育人的重要創新,“互動共享”、“陽光活力”、“宜居宜學”的熟人社區,成為學院育人工作的閃亮名片。 學院由浙江工商大學與桐廬縣政府合作共建,依托工商大學和桐廬縣政府的支持,不斷地發展壯大自身辦學成績和發展規模,學院遷建桐廬,目前已在浙江省桐廬縣鳳川-江南新城核心區范圍內建成獨立校園。校區交通便利,北臨春江路,南至320國道,距杭千高速鳳川出口3公里,東沿鳳川大道(富春江三橋),學校離桐廬縣城中心廣場3.5公里,到縣城中心位置車程5-10分鐘,隨著杭桐廬高鐵站的建成和使用,桐廬和學院迎來了全新的發展空間。 學院落址的杭州市桐廬縣,歷史悠久,風景優美,多次榮獲“中國最美縣城”稱號,近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