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重慶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南充科技職業學院在重慶招生錄取數據顯示,重慶考生上南充科技職業學院的分數在180至293分,位次為112556至69770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重慶高考考生需要考在180至293區間才能上南充科技職業學院。
一、重慶考多少分能上南充科技職業學院
1、2022年重慶考生上南充科技職業學院:歷史最低分需要18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9770名;
2、2021年重慶考生上南充科技職業學院:歷史最低分需要22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2181名;
3、2022年重慶考生上南充科技職業學院:物理最低分需要18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2556名;
4、2021年重慶考生上南充科技職業學院:物理最低分需要26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8343名;
5、2020年重慶考生上南充科技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7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5476名;
6、2020年重慶考生上南充科技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9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0686名;
二、南充科技職業學院在重慶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南充科技職業學院在重慶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重慶 | 歷史 | - | 專科 | 180 | 69770 | 省教育廳 |
2022 | 重慶 | 物理 | - | 專科 | 180 | 112556 | 省教育廳 |
2、2021年南充科技職業學院在重慶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重慶 | 歷史 | - | 專科 | 226 | 82181 | 省教育廳 |
2021 | 重慶 | 物理 | - | 專科 | 264 | 98343 | 省教育廳 |
3、2020年南充科技職業學院在重慶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重慶 | 理科 | - | 專科 | 370 | 95476 | 省教育廳 |
2020 | 重慶 | 文科 | - | 專科 | 293 | 70686 | 省教育廳 |
本科中外合作什么意思
本科中外合作辦學通常是指外國教育機構同中國教育機構在中國境內合作舉辦的以中國公民為主要招生對象的教育機構。有兩種辦學方式:一是學歷教育項目,二是非學歷教育項目。注意:就讀非學歷教育項目的,若該項目未能獲得教育部審核認證,即不能承認該項目所獲學歷。
中外合作辦學的兩種方式
一是學歷教育項目,必須通過統招考試,填報志愿,畢業后分別獲得中外雙方學校頒發的文憑(如:清華大學與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合作舉辦管理碩士學位教育項目)
一是非學歷教育項目,無須填報志愿,參加學校自己舉辦的入學考試即可。中方學校修得相應學分后,通過語言考試后再被合作學校錄取,畢業后獲得外方學校頒發的文憑(如:中國農業大學與荷蘭萬豪勞倫斯坦瓦格寧根大學(原荷蘭勞倫斯坦國際農學院)合作舉辦園藝專業非學歷項目)。
報本科提前批征集志愿會不會影響普通批錄取
不影響,考生填報征集志愿前應該先查詢自己的錄取結果,看是否已經被高校錄取。如果考生的錄取狀態顯示為“自由可投”,說明考生沒有被高校錄取,可以參加該批次錄取結束后的征集志愿。
提前批的報考,提前批錄取的優勢在于,其在一本前面錄取,并不影響本科一批、本科二批的錄取,也就是說如果你填了提前批卻沒有被錄取,并不會影響到本科一批,二批的錄取,所以要重視提前批,不能輕易放棄提前批的錄取。
報考提前批要了解相關專業的一些特殊要求,比如有的專業對身體(身高,體重,視力等)有很高的要求,還有的專業需要經過嚴格的體檢,還有的專業要經過面試。
提前批征集志愿是在普通批次之前進行的,如果考生被本科提前批征集志愿錄取,則其后續的所有批次志愿均會作廢。因此考生參加本科提前的征集志愿填報時須慎重考慮,不要有“不填白不填”的心理。
三、南充科技職業學院最新介紹
南充科技職業學院簡介 日期:2018-09-25 南充科技職業學院是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國家教育部備案,四川省教育廳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學院規劃占地面積1502畝、建筑面積40萬㎡,一期占地515畝,建筑面積14萬余㎡,后期規劃占地987畝,規劃建筑面積26萬㎡,已配置4000余萬元各類教學儀器設備,圖書30萬余冊,其中電子圖書3萬冊,各類電子資源200TB;已建成10個校內實訓中心、100個實訓室,已同110余家企事業單位簽署校企合作協議、校外實訓基地協議。 學院師資隊伍政治素質高、專業技能好、綜合能力強,管理團隊具有創新意識、敬業精神和豐富的教育教學實踐經驗。學院現有專兼職教師330人,研究生學歷教師75人,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及以上教師91人,“雙師型”教師73人。 學院秉持“陶鑄人才,以為國用”的辦學理念,按照“1+N+M”的辦學模式,已開設機械裝備制造技術、智能工程機械運用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無人機應用技術、電子商務、旅游管理、大數據與財務管理、護理、學前教育、物聯網應用技術、建筑消防技術、應急救援技術、助產、康復治療技術、高速鐵路客運服務、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等17個專業。 學院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探索產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產學研一體化的人才培養體制機制和模式,構建政府、行業、企業、學校共建的全新的育人平臺,培養社會急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著力打造以產教深度融合、校企一體化的訂制式企業學院為特色的新型高等職業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