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重慶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陜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在重慶招生錄取數據顯示,重慶考生上陜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180至345分,位次為101577至69770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重慶高考考生需要考在180至345區間才能上陜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一、重慶考多少分能上陜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1、2022年重慶考生上陜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歷史最低分需要18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9770名;
2、2021年重慶考生上陜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歷史最低分需要29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7755名;
3、2022年重慶考生上陜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物理最低分需要35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1577名;
4、2021年重慶考生上陜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物理最低分需要34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4773名;
二、陜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在重慶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陜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在重慶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重慶 | 歷史 | - | 專科 | 180 | 69770 | 省政府 |
2022 | 重慶 | 物理 | - | 專科 | 351 | 101577 | 省政府 |
2、2021年陜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在重慶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重慶 | 歷史 | - | 專科 | 295 | 77755 | 省政府 |
2021 | 重慶 | 物理 | - | 專科 | 345 | 94773 | 省政府 |
高考提前批次報名時間是什么時候
各省本科提前批志愿一般在6月底填報,部分省份專科提前批志愿安排在7月初,具體以本省市招生工作規定為準。高考的提前批次是指比普通批次要早,一般高考結束以后提前批次就開始報名,如果提前批報了沒被錄取也不會影響其他批次的填報錄取。
下面整理了部分省份2022年本科提前批次報名時間:
四川省本科提前批次志愿填報時間為6月25日17:00。
河北省本科提前批次志愿填報時間為6月26日12點,截止時間為6月27日12時。
湖北省本科提前批次志愿填報時間為6月29日8:00點,截止時間為6月30日17:00。
河南省本科提前批次志愿填報時間為6月26日8:00點,截止時間為6月28日18:00。
湖南省本科提前批次志愿填報時間為6月29日8:00點,截止時間為7月2日17:00。
剛過線能上本科院校嗎
剛過本科線能上本科,具體操作方式也很簡單,就是在首輪志愿填報時,選擇那些近幾年每年都錄取到征集志愿環節的院校,并且服從各院校的專業調劑。當然,往年征集人數越多的院校,報它錄取的概率就越大。
剛上本科線的考生,也不見得非走本科不可,不少專科院校的特色專業就業前景比很多本科院校都好。走本科好還是走專科好,答案因人而異,不同的考生應該有不同的選擇。有的考生走本科也許更有利于今后的發展,有的考生走專科可能更適合自己。
三、陜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陜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是隸屬于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的一所獨立建制的普通高等職業教育院校。學校具有40余年辦學歷史,先后經歷了0一二基地技工學校、陜西航空技師學院與0一二基地工學院、陜南航空職工大學和陜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等發展階段。2020年12月,陜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0一二基地技工學校整合組建為新的陜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院占地面積806畝,固定資產總值3.72億元,辦學集中位于南鄭校區和漢臺校,形成了一校兩區的新格局。建校40余年來,培養出了以航空工業首席技能專家、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技術能手、知名企業家等為代表的近10萬名中、高級技術技能人才和生產經營骨干。 學校現開設專業102個,其中高職專業38個,中職專業64個;現有學生13000人,教職工近600人,其中副高級及以上職稱112人,碩士以上學位110人。設有機械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材料與建筑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管理工程學院、汽車工程學院、現代服務學院、食品工程學院、繼續教育與培訓學院、基礎課教學部、思政教學部、軍體藝教學部等12個教學單位,基本形成了“一套機構、兩塊牌子、中高職融合、兩校區管理”的辦學模式。 學院是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教育部第三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省級示范性高職院校、國防科技工業軍工特有工種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航空工業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 學院充分發揮航空工業產業優勢,將教育與行業、學院與企業緊密結合,將人才培養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逐步形成了“依托航空、校企合作、產學結合”的辦學特色。開展“無人機裝試”、“航空發動機制造”等多種“訂單、定制式”人才培養方式,建立了以航空、航天、船舶、兵器、核工業及鐵路等200多家大、中型企事業單位為主的就業基地,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受到學生、家長和社會的認可與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