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重慶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保定理工學院在重慶招生錄取數據顯示,重慶考生上保定理工學院的分數在419至468分,位次為79434至28569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重慶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19至468區間才能上保定理工學院。
一、重慶考多少分能上保定理工學院
1、2022年重慶考生上保定理工學院:歷史最低分需要44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8643名;
2、2021年重慶考生上保定理工學院:歷史最低分需要48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8569名;
3、2022年重慶考生上保定理工學院:物理最低分需要43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4630名;
4、2021年重慶考生上保定理工學院:物理最低分需要45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4441名;
5、2020年重慶考生上保定理工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1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9434名;
6、2020年重慶考生上保定理工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6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9748名;
二、保定理工學院在重慶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保定理工學院在重慶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重慶 | 歷史 | - | 本科 | 443 | 28643 | 省教育廳 |
2022 | 重慶 | 物理 | - | 本科 | 435 | 74630 | 省教育廳 |
2、2021年保定理工學院在重慶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重慶 | 歷史 | - | 本科 | 489 | 28569 | 省教育廳 |
2021 | 重慶 | 物理 | - | 本科 | 459 | 74441 | 省教育廳 |
3、2020年保定理工學院在重慶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重慶 | 理科 | - | 本二 | 419 | 79434 | 省教育廳 |
2020 | 重慶 | 文科 | - | 本二 | 468 | 29748 | 省教育廳 |
輸入分數預測大學網站有什么
在高考志愿填報的時候很多家長和考生都很迷茫,不知道是選擇專業重要還是選擇學校重要。從學校的方面來說,好大學對于不同水平的成績有不同的理解,可以是985高校、211高校,雙一流高校以及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也可以是普通一本高校,每個人對好大學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從專業方面來說,填報的時候是不是考生和家長喜歡的專業錄取,或者是被一個就業前景好的專業錄取。
不管是選擇大學還是選擇專業,小編都推薦你使用《高考助手網志愿》進行模擬填報,高考助手網志愿不僅可以根據考生自己喜歡的專業進行填報,還可以將考生和家長心儀的大學添加進備選庫,在填報時直接從備選庫內添加,節約時間。
高考助手網志愿是一款致力于為高三學子提供高考志愿服務的產品。有著多年線上線下服務經驗,服務人群覆蓋全國31個省份,成功案例300萬+,錄取率高達99.2%以上,是學生和家長的不二選擇。
高考志愿填報的技巧
1、高考志愿填報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考生不論有目標院校和專業,都是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填報志愿,畢竟填寫了目標院校和專業后,自己的分數和身體等各種其他條件不符合就會出現被滑檔或者退檔的情況。
2、合理運用“沖穩保”:適用于平行志愿投檔的策略是“沖穩保”,即各個大學要按照“可以嘗試沖刺的院校、錄取比較穩妥的院校、一定保底的院校”的順序和層次來組合志愿表。
3、以分數優先:高考總成績才是決定你高考志愿填報的重要性因素,畢竟分數達不到院校要求,就只能面對滑檔的情況。
4、以專業優先:很多考生在高三就有了自己的興趣專業,這個時候只要分數符合條件的話是完全可以將該專業和院校放在第一志愿,畢竟有興趣才是學習的最大動力的源泉。
三、保定理工學院最新介紹
保定理工學院,前身為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是2005年4月,經國家教育部批準設立,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與保定賀陽教育投資有限公司合作舉辦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獨立學院。2018年,轉設更名為保定理工學院。 學校地處河北省保定市,校園占地面積114.12萬平方米,建筑總面積53.4萬平方米。校園林秀花香、環境幽雅。現代教學與生活設施體系完善,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生活和成長環境。 學校秉承“艱苦樸素,求真務實”的校訓,堅持“特色立校、質量興校、人才強校、注重內涵、科學發展”的辦學理念,堅持“教師為根、學生為本,專業為基、質量為魂,服務社會、造福人民”的辦學方向,以培養“品德優良、基礎扎實、知識匹配、能力突出”的高素質應用技術型人才為目標,立足京津冀,面向全國,服務社會。 學校設有資源與工程技術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經濟學院、藝術學院、外國語學院和思想政治理論課部等7個二級教學單位。現開設地質學、土木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商務英語、環境設計、學前教育等42個本科專業,形成了以地學為特色,工科為主體,理、經、管、文、藝、教育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結構。 學校十分重視教學隊伍建設,經過長期的建設與發展,逐漸形成了一支能滿足教學科研需要,學歷學位、職稱、年齡等結構日趨合理的近千人師資隊伍,為人才培養提供可靠的師資保障。 學校擁有省級一流專業7個,省級一流課程立項8個,教育部產學合作育人項目5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2個,“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近三年,學校教師承擔市廳級以上科研課題75項;承擔教學改革與教學建設項目45項;榮獲省級教學成果獎5項;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329余篇,出版專著、教材15余部。 學校推行“2.5+1.5”人才培養模式,增強學生的崗位前移能力與可持續發展能力。同時實行準軍校式管理,增強學生集體主義、作風紀律觀念,培養拼搏進取、吃苦耐勞的精神,養成誠實守信、勤奮好學的品行,使學生們受益匪淺。 2020年學校組織參加各級賽事44項,學生獲獎624人次,指導教師229人次,市級以上獲獎229項,其中國家級獲獎81項,省級獲獎145項,市廳級3項。在第十二屆全國商科教育實踐教學大賽中,榮獲國家級一等獎2個,國家級二等獎2個,國家級三等獎1個,學校獲得最佳院校組織獎;在國青杯第四屆藝術設計大賽中,喜提國家級1等獎4個,國家級二等獎7個,國家級三等獎8個,學校獲得優秀組織單位獎。在第十一屆藍橋杯大賽(省賽)中,獲得一等獎1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5個,學校被評為優秀組織單位。 學校現面向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多年以來已為社會培養輸送5萬余名畢業生。考研、留學、考取公務員、事業單位等高質量就業比例逐年提高。畢業生以其積極進取、拼搏奉獻、勇于創新的優秀品質廣受用人單位和社會各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