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重慶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江西科技學院在重慶招生錄取數據顯示,重慶考生上江西科技學院的分數在422至491分,位次為78239至22703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重慶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22至491區間才能上江西科技學院。
一、重慶考多少分能上江西科技學院
1、2022年重慶考生上江西科技學院:歷史最低分需要45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4153名;
2、2021年重慶考生上江西科技學院:歷史最低分需要47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4072名;
3、2022年重慶考生上江西科技學院:物理最低分需要43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3724名;
4、2021年重慶考生上江西科技學院:物理最低分需要46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2122名;
5、2020年重慶考生上江西科技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2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8239名;
6、2020年重慶考生上江西科技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9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2703名;
二、江西科技學院在重慶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江西科技學院在重慶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重慶 | 歷史 | - | 本科 | 459 | 24153 | 省教育廳 |
2022 | 重慶 | 物理 | - | 本科 | 437 | 73724 | 省教育廳 |
2、2021年江西科技學院在重慶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重慶 | 歷史 | - | 本科 | 472 | 34072 | 省教育廳 |
2021 | 重慶 | 物理 | - | 本科 | 466 | 72122 | 省教育廳 |
3、2020年江西科技學院在重慶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重慶 | 理科 | - | 本二 | 422 | 78239 | 省教育廳 |
2020 | 重慶 | 文科 | - | 本二 | 491 | 22703 | 省教育廳 |
本科一本和二本分別什么意思
一本即本科一批
本科一批,又稱重本,是指在中國高考錄取招生期間,于本科學歷層次中第一批次招生的學校,錄取線一般要達到本科一批錄取線,本科學制通常為4—6年。學生正常畢業后授予本科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
二本即本科二批
本科第二批是指放在中國高考錄取招生的時候在本科層次第二批次招生的學校,錄取線一般要達到二本線。學年制通常為4—5年,學生畢業后頒發本科畢業證和學士學位證書。
報警校有哪些條件
報警校要求身體條件和身心健康,男性身高170cm以上,女性身高160cm以上。( 部分警校身高要求不同)體重、視力、無傳染病等等,還有心理健康。高考分數,你高考分數必須達到你報考警校的錄取線。
無犯罪記錄,投檔成功后,會有人打電話叫你去進行政治審核,就是要去派出所蓋章通過政審,然后交到公安局審核。
三、江西科技學院最新介紹
江西科技學院是一所以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日制民辦普通本科高校,具有頒發國家承認的統招本、專科學歷資格,并具有學士學位授予權。學校前身是創建于1994年的江西省高級職業學校,1999年經教育部批準成為普通高職院校,改名為藍天職業技術學院,2005年升格為普通本科院校,改名江西藍天學院,2009年獲批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2012年更名為江西科技學院。 學校坐落在享有“英雄城”美譽的江南歷史文化名城、江西省省會城市——南昌。校園占地面積2000余畝,建筑面積約85萬平方米,建有3.3萬平方米的數字化圖書館,藏書230余萬冊。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9881人,教職員工1795人,其中專任教師1369人。學校建有標準塑膠田徑場、體育館、劇場等學生活動場所。建有汽車技術中心等200多個校內實驗實訓室,實驗實訓設備先進。建成了以萬兆、千兆到樓宇、百兆到桌面的校園網,實現無線網絡校園全覆蓋。 學校設有智能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城市建設學院、管理學院、財經學院、外國語(國際教育)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音樂舞蹈學院、醫學院、教育學院、文化與傳媒學院共11個二級學院和3個教學部。開設了統招本科專業39個,統招專科專業35個。現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1個,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3個,省級特色專業5個,省級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項目3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3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省級教學團隊2個。 學校舉辦人于果先生是第九、十、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二、十三屆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常務委員,先后被評為“中國十大杰出青年”、“全國勞動模范”、“全國自強模范”、“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建設者”,多次受到黨和*親切接見。 建校25年來,學校始終秉承“以科教興國為己任,為振興中華而辦學”的宗旨,恪守“自強不息,求真務實”的校訓,踐行“樂學善思,知行合一”的學風,傳承“自信、自強、創業、創新”的江科精神,以立德樹人,著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專業能力和創新能力,為社會培養了20多萬應用型人才,辦學實力和辦學影響力不斷增強,連續多年在中國民辦大學排行榜等多個榜單上名列前茅,成為江西省民辦高校的領頭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