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重慶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在重慶招生錄取數據顯示,重慶考生上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242至270分,位次為111641至72396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重慶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42至270區間才能上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
一、重慶考多少分能上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
1、2022年重慶考生上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物理最低分需要35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0755名;
2、2021年重慶考生上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物理最低分需要24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8663名;
3、2020年重慶考生上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5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1641名;
4、2020年重慶考生上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7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2396名;
二、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在重慶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在重慶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重慶 | 物理 | - | 專科 | 355 | 100755 | 省政府 |
2、2021年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在重慶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重慶 | 物理 | - | 專科 | 242 | 98663 | 省政府 |
3、2020年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在重慶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重慶 | 理科 | - | 專科 | 254 | 111641 | 省政府 |
2020 | 重慶 | 文科 | - | 專科 | 270 | 72396 | 省政府 |
想考軍校高考后做近視手術行嗎
高考后做近視手術不能考軍校。必須是在手術后半年且沒有并發癥的情況下才可以報考,如果是高考后去做完近視手術,接著報考軍校的話是不可以的。
軍校的大部分專業是允許輕度近視的,一般說近視度數在4.5以上,也就是不超過300—350度的還是可以的,但是再高的話就不可以了,低于4.9的裸眼視力會被檢查戴上眼鏡后能不能達到,達不到的話就不行了。
特別說明:以上高考后做近視手術能考軍校嗎,僅供參考,具體以學校官網、教育考試院公布數據為準,不具有實際指導意義,想要查看全部高考后做近視手術能考軍校嗎請上來高考志愿查看,來高考志愿還可以模擬填報。
公辦二本和民辦二本的區別
民辦二本和公辦二本的區別主要有:收費標準不同、住宿費和住宿條件不同、本科所屬的頭銜不同、找工作時畢業證的認可度不同、師資力量不同、保研考研率不同、辦學形式不同、被合并幾率不同、抗風險能力不同等等。
公辦二本和民辦二本雖然都是二本院校,但是在收費上卻有著很大差距,公辦二本是國家創辦院校,有一定的政策扶持,學費比較低,在大多數家庭的承受范圍內,學生在校期間也會獲得一些補助。
三、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創立于1956年,因水而起,依堰而興。建校以來,學院在水利部的親切關懷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恪守“禹脈傳承,厚德勵志”校訓,牢記建校使命,堅持為國育才,培養了以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興奎教授等為代表的近七萬名技術骨干和管理中堅力量,為我國,特別是四川水利水電事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學院現有占地854.3畝,建有羊馬、都江堰、清江和雙合四個校區,建筑面積26萬余平方米,藏書量73余萬冊,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1億元,資產總值近8億元,現有在校全日制學生11000余人,開辦專業涵蓋水利、水電、水產、建筑、測繪、地質、資源環境等行業,其中,省級精品專業1個、省級示范性專業5個、水利部示范專業8個、省級重點專業3個。學院建有中央財政支持建設的實訓基地2個、中央財政支持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2個,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8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3門,參加國家級教學資源庫建設4項,是全國水利行業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和四川省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院校。學院專任教師中有副高級以上職稱170人,其中,國務院政府津貼獲得者、四川省青年學術帶頭人、全國水利職業院校專業帶頭人、全國水利職教名師、全國水利職教新星、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8人。 在六十余年辦學歷程中,學院櫛風沐雨、砥礪前行。五十年代,自力更生建校舍;六十年代,堅守工地一線育人才;七十年代,師生齊心建設“黑龍灘水庫”,發展校辦工廠;八十年代,創建國家級重點中專;九十年代,自建教學科研電站、勘測設計院、工程建設監理公司。2008年“5.12”汶川地震學院遭受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在黨和政府的親切關懷和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下,學院走過了震后最為艱難的歲月。2011年,學院羊馬新校區全面落成并舉行開學典禮,標志著災后重建工作取得決定性勝利。學院自2003年起連續多年保持省級文明單位稱號,先后獲得全國水利抗震救災先進集體、全國水利系統模范職工之家、全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四川省直機關共產黨員示范集體等榮譽稱號。近年來,學院全面建成全國水利行業示范性高職院校和四川省示范性高職院校,榮膺全國水利文明單位、四川省文明校園和四川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被授予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和全國工人先鋒號,興蜀黨支部成功創建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入選全國高等職業院校服務貢獻50強,并成功創建全國水利優質高職院校和四川省優質高職院校,辦學實力一躍進入全國水利職業院校和四川省職業院校先進行列。 學院水利職業教育特色突出,產學研結合,培養實用型人才。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學院建設了集3×1250KW教學科研水力發電廠、水工機械制造實習工廠、勘測設計院、工程建設監理公司于一體的實訓校區。實訓校區產學結合,在提供1000余名學生專業生產性實訓的同時,年實現社會生產總值數千萬元,技術服務延伸至中亞、東南亞以及非洲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國內高職高專院校中獨具特色。 近年來,學院實施“開放辦學”,先后與英國斯旺西大學、美國凱澤大學、澳大利亞北墨爾本高等技術學院、坦桑尼亞水利學院等境外高校建立校際合作關系。學院突出產教融合的主線,先后組建了四川水利職教集團、四川水利職教大校園和四川水利人才教育基地,以都江堰老校區毗鄰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地域優勢新組建李冰繼續教育學院服務繼續教育和行業在職培訓,校企共建混合所有制“國際電工學院”為“一帶一路”國家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并與國家電網公司、中國建筑工程集團、中國電力建設集團、中國鐵路建設集團、武警水電部隊和西部十省區水利、電力、勘察測繪行業保持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5%以上。 站在新的起點,作為四川水利職業教育的領頭羊,學院將不斷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時代**思想,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按照“改革創新、鞏固成果、轉型發展、提升質量”的工作方針,篤定“敬水修身、博學兼善”辦學理念,堅持“依托水利、服務社會、立足四川、走向世界”辦學定位,全面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做精內涵發展,做實校企合作,做足教育培訓,做強職教品牌,做大社會服務,努力建設行業領先、國內一流高職院校,不斷續寫四川水利水電行業“人才搖籃”新的輝煌,為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