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重慶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遼寧師范大學在重慶招生錄取數據顯示,重慶考生上遼寧師范大學的分數在470至502分,位次為57750至16663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重慶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70至502區間才能上遼寧師范大學。
一、重慶考多少分能上遼寧師范大學
1、2022年重慶考生上遼寧師范大學:歷史最低分需要48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181名;
2、2021年重慶考生上遼寧師范大學:歷史最低分需要52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663名;
3、2022年重慶考生上遼寧師范大學:物理最低分需要47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7750名;
4、2021年重慶考生上遼寧師范大學:物理最低分需要50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7478名;
5、2020年重慶考生上遼寧師范大學(中外合作):文科最低分需要50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9618名;
二、遼寧師范大學在重慶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遼寧師范大學在重慶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重慶 | 歷史 | - | 本科 | 485 | 17181 | 省政府 |
2022 | 重慶 | 物理 | - | 本科 | 470 | 57750 | 省政府 |
2、2021年遼寧師范大學在重慶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重慶 | 歷史 | - | 本科 | 528 | 16663 | 省政府 |
2021 | 重慶 | 物理 | - | 本科 | 504 | 57478 | 省政府 |
3、2020年遼寧師范大學在重慶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重慶 | 文科 | - | 本二 | 502 | 19618 | 省政府 |
學校代碼及專業代碼查詢網
考生進入所在省市官方志愿填報系統,輸入院校及專業名稱,即可顯示院校及專業代碼,僅供參考!
省市 | 官網名稱 |
安徽 |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
北京 | 北京教育考試院 |
福建 | 福建省教育考試院 |
甘肅 | 甘肅省教育考試院 |
廣東 | 廣東省教育考試院 |
廣西 | 廣西招生考試院 |
貴州 | 貴州省招生考試院 |
海南 | 海南省考試局 |
河北 | 河北省教育考試院 |
河南 | 河南教育廳 |
黑龍江 | 黑龍江省招生考試信息港 |
湖北 | 湖北省教育考試院 |
湖南 | 湖南省教育考試院 |
吉林 | 吉林省教育考試院 |
江蘇 | 江蘇省教育考試院 |
江西 | 江西省教育考試院 |
遼寧 | 遼寧招生考試之窗 |
內蒙古 | 內蒙古招生考試信息網 |
寧夏 | 寧夏教育考試院 |
青海 | 青海省教育考試網 |
山東 |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
山西 | 山西招生考試網 |
陜西 | 陜西省教育考試院 |
上海 | 上海教育考試院 |
四川 | 四川省教育考試院 |
天津 | 天津招考資訊網 |
西藏 | 西藏自治區教育考試院 |
新疆 | 新疆招生網 |
云南 | 云南省招生考試院 |
浙江 | 浙江省教育考試院 |
重慶 | 重慶教育考試院 |
高考后做近視手術能不能報軍校
做了近視手術后是可以報考軍校的,但注意必須是在手術后半年且沒有并發癥的情況下才可以報考,如果是高考后去做完近視手術,接著報考軍校的話是不可以的。
通過激光類手術進行視力矯正,只要矯正達標任何一眼裸眼視力達到4.9,術后半年以上無并發癥,眼底正常,則為軍校檢查合格。
每年高考是6月7號左右,填報志愿一般在6月下旬,高考志愿提交后,軍校招生放在提前批,所以軍校的體檢工作也會在6月底或者7月初也將展開。
三、遼寧師范大學最新介紹
遼寧師范大學是一所省屬重點大學,坐落在中國北方美麗的海濱城市——大連,是遼寧省“雙一流”建設“國內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教育部“卓越中學教師培養計劃”實施學校、遼寧省教育事業發展聯盟理事長單位,是遼寧省基礎教育師資培養與繼續教育基地、教育科學研究咨詢基地、高校師資培訓基地、適應地區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需要的科研基地,現已成為遼寧省最大的、起示范帶頭作用的教師教育中心。 作為新中國誕生后首批建立的高等師范院校之一,學校始建于1951年9月,初建時為旅大師范專科學校。1953年4月,更名為大連師范專科學校。1958年7月,大連師范專科學校和大連外國語專科學校合并,組建大連師范學院。1960年7月,更名為遼寧師范學院。1983年12月,更名為遼寧師范大學。 70年來,學校與祖國共奮進,與時代同發展,砥礪耕耘,自強不息,先后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25萬余名合格人才。學校始終堅持*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和國家教育方針,秉承“厚德博學、為人師表”校訓,秉持“以人為本、質量至上”辦學理念,在培養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相融合、實踐能力強的高級專門人才的同時,積極致力于現代教師教育,著眼于學校的綜合性、國際化的長遠發展,解放思想,搶抓機遇,深化改革,不斷凝聚發展力量,增強發展動力,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形成了優良的辦學傳統,學校辦學實力顯著增強,各項事業持續、健康、協調發展,正向著教師教育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綜合性大學建設目標邁進。 學校現有教職工1862人,專任教師1189人。普通本科在校生13000余人,碩士、博士在校生6200余人。現有“*”獎勵計劃青年學者2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10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3人,“雙聘”院士1人;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國家*教學名師3人,國家*青年拔尖人才1人,全國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人,普通高等學校專業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3人,全國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人選30人、千人層次人選31人,遼寧省優秀專家7人,遼寧特聘教授15人次,遼寧省“攀登學者”1人,遼寧省高等學校創新人才支持計劃70人次,遼寧省“興遼英才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5人,遼寧省“興遼英才計劃”青年拔尖人才13人,遼寧省“興遼英才計劃”教學名師2人;省級教學團隊8個,省級教學名師21人,省級專業帶頭人5人,省“四個一批”人才5人;大連市突出貢獻專家1人,大連市優秀專家21人次,大連市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7人,大連市領軍人才培養工程人選6人,大連市領軍后備人才6人,大連市青年科技之星項目支持計劃16人。 學校校園現有兩個校區(包括黃河路校區、西山湖校區),設有21個學院,設有研究生院和創新創業學院。有6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9個一級學科博士點,56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5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06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1個專業學位碩士點;4個遼寧省高等學校一流特色學科(一級學科),其中有3個一級學科入選遼寧省“一流建設學科”;8個遼寧省重點學科。 學校現有60個在招本科專業,有國家級特色專業6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3個,省示范性專業9個,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專業26個,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3個,省優勢特色專業4個,省重點建設專業17個;國家級各類精品課程3門、一流課程1門,省級各類精品課程34門、一流課程75門,省級研究生精品課程4門;國家級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示范基地4個,遼寧省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示范基地5個;省級研究生創新與學術交流中心2個;國家級規劃教材10部,全國優秀教材(高等教育類)3部;省級精品教材7部、教材建設獎8部;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7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項目)5個;省級現代產業學院2個;省級新工科、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3項;遼寧省普通本科高等學校校際合作項目(研究生聯合培養)2項;獲評省級教師教學發展示范中心建設單位;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1項;省級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16項;省級教師教育改革創新實驗區2個;國家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5項,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2項;省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114項,基礎教育成果獎2項;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成果獎2項,省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成果獎5項。 學校現有海洋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部、省共建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海洋生物制藥國家地方聯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發改委批準共建)、海洋基因工程藥物與天然活性產物工程研究中心(遼寧省高校重大科技平臺);現有9個省級重點實驗室,4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6個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5個省級智庫,1個市級智庫,18個其他類型研究基地;11個省高校創新團隊;另參與籌建4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有9個市級重點實驗室、1個市級工程研究中心;培育建設8個校級新型智庫;設有高校社科聯、科協;創建了牛河梁紅山文化研究院和宗教問題研究院。“十三五”期間,學校教師主持完成及在研科研項目1605項;出版專著371部;發表論文7749篇,其中被SCI收錄923篇;獲授權專利168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66項;簽訂“四技”合同130項;咨政建議獲省部級以上領導批示19項。 學校積極構建國際合作大平臺,已與23個國家和地區的118所大學、科研機構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學校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與美國密蘇里州立大學合作建設國際商學院。國際教育學院是我校專門接收培養外國留學生和華僑學生的二級學院,是*統戰部僑務事務局華文教育基地,是教育部指定的接收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的院校之一,是遼寧省來華留學教育示范基地和來華留學工作示范建設高校,每年接收來自68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國留學生1000余人次,并設有漢語水平考試(HSK)考點。學校與意大利米蘭大學共建的孔子學院多次獲得“全球先進孔子學院”稱號。 學校先后被評為全國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高等學校創業教育研究與實踐先進單位、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經驗高校、青少年教育工作先進單位、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高校物業管理先進單位、高校后勤信息與宣傳先進單位、計劃生育系統質量管理QC成果先進單位,教育部青少年犯罪研究工作先進單位、國家級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學校、全國語言文字工作先進集體、普通話水平測試先進測試站。先后獲評遼寧省先進基層黨組織,遼寧省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遼寧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學籍管理工作、研究生教育與學位工作、大學生就業工作、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共青團工作、依法治校工作、來華留學工作先進單位。連續多年被評為省、市先進黨委、文明單位。 修改日期:2021-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