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重慶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在重慶招生錄取數據顯示,重慶考生上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237至237分,位次為112356至91854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重慶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37至237區間才能上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一、重慶考多少分能上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1、2022年重慶考生上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物理最低分需要34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1965名;
2、2021年重慶考生上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物理最低分需要37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1854名;
3、2020年重慶考生上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3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2356名;
二、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在重慶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在重慶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重慶 | 物理 | - | 專科 | 349 | 101965 | 省政府 |
2、2021年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在重慶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重慶 | 物理 | - | 專科 | 375 | 91854 | 省政府 |
3、2020年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在重慶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重慶 | 理科 | - | 專科 | 237 | 112356 | 省政府 |
查詢錄取的方法
錄取期間,考生可查詢電子檔案運行的6種狀態:
(1)“自由可投”:表示該考生的檔案沒有投出去或投出去后又被學校退檔,如是被學校退檔,考生可以看到最近一次院校退檔的理由。
(2)“已經投檔”:表示省招辦已將檔案投給了院校,但院校還未下載投檔信息。
(3)“院校在閱”:表示院校已下載了投檔信息,正在審閱考生的電子檔案。“院校在閱”并不表示考生已經被錄取,省招辦投給院校的檔案數一般多于招生計劃數,院校通過閱檔后還要退出不予錄取的考生檔案。
(4)“院校預退”:表示該考生因種種原因院校不予錄取,院校向省招辦提出退檔,對每一個預退檔的考生,院校都會注明退檔的理由。
(5)“院校預錄”:表示院校準備擬錄取該考生,已通過網絡將擬錄取名單提交給省招辦,等待省招辦網上錄檢審核。
(6)“錄取”:表示考生網上錄取信息經省招辦錄檢通過。
高考錄取結果什么時候出來
高考錄取結果都是在7-8月之間陸續發布的。高考成績出來的時間各省都不同。
由于高考不同省份,不同批次的投檔錄取時間不相同,各院校在各省份的投檔錄取時間也是不一樣的。考生可以在省教育考試院官網發布的準確錄取時間結束后查詢錄取結果。
各省份規定的高考錄取結果查詢方式很多,最基本的查詢方式是到考生所在省份的教育考試院官網開設的高考錄取結果查詢系統查詢。
三、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組織專家評估、青海省人民政府批準的全日制公辦的集護理、臨床、預防、藥學、醫技等專業教育為一體的衛生類普通高等職業院校,隸屬于青海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坐落在素有“西海鎖鑰”之稱的青海省省會西寧市。 辦學歷史悠久。學院始建于1948年,其辦學雛形更早可追溯至1935年設立舉辦的第一期種痘人員講習班,1939年開辦醫務護理人員訓練所,1943年改名為衛生人員訓練所,1948年10月改名為“省立高級護士職業學校”,1951年正式建校為“青海省中級衛生技術學校”,1954年更名為“青海省衛生學校”,之后又更名為“青海省西寧衛生學校”、“青海省第一衛生學校”,1960年再次更名為“青海省衛生學校”。分別于1984年、1990年在“青海省衛生學校”的基礎上掛牌成立了“青海省衛生干部專科學校”,“青海省聯合職工大學衛生分校”。2003年“青海省衛生學校”升格為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是全國首家被教育部批準設立的衛生職業技術學院。2017年被教育部批準為“首批全國職業院校健康服務類示范專業點”。2017年被確定為“青海省重點高職院校”。2018年被教育部列入“第三批國家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2020年被教育部列入“國家第一批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培育單位”。2021年被省教育廳列入“青海省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建設單位”;2021年被教育部列入“職業教育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培育項目單位” “全國首批急救教育試點學校(省級協作組組長單位)”。學院是全省“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省級文明校園。在2021-2022年全國528所醫藥衛生大類高職院校中排名第45位,入50強之列。 文化底蘊深厚。建校以來,立足青海經濟社會發展和教育教學改革實際,堅持“校院合作、產教融合”的發展道路,凝練出了“勤奮篤行、明德至善”的校訓,“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校風,“嚴謹敬業、至愛修德”的教風,“學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學風,“扎根高原、幕天席地、黽勉從事、甘于奉獻”的學院高原沙棘精神。構建并形成了以*新時代**思想為統領,以*核心價值觀教育、法治法規教育、民族團結教育、醫學人文教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生教育、生態文明教育、校紀校規校史教育為“八維”的“一統八維”思政工作體系,引導學生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創建的“高原沙棘志愿服務隊”“天使健康護航隊”“民間藝術文化社團”等團隊成為學院服務社會的特色品牌。 70多年來,累計培養了3.62萬名衛生人才。畢業生遍布青海山川、祖國大地、甚至異國友邦,涌現出了一批頗有影響的衛生類高級人才,一大批畢業生立功受獎:有的被授予“南丁格爾獎章”“全國優秀醫務工作者”“全省十大杰出青年”等榮譽稱號。 師資力量雄厚。學院下設13個管理部門、8個教學部門、8個教輔部門、5個職業教育教學研究中心和1個院士工作室、1個博士工作室。現有在校生近5000人,教職工249人,其中,專任教師205人,碩士研究生88人,占專任教師數的43%;教授14人、副教授52人,副高以上職稱占專人教師數的32%;“雙師型”教師91人,占專任教師數的44%。現有“黃炎培職業教育杰出教師”3名,“青海省優秀專業技術人才”1名,“青海省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學科帶頭人”1名,“青海省135人才培養工程拔尖學科帶頭人”1名,“青海省昆侖英才·高原名醫”1名,“青海省135人才培養工程創新教學科研骨干”3名,“青海省優秀校長”1名,“青海省先進教育工作者”1名,“青海省優秀教師”3名,“青海省優秀班主任”1名,省級青年骨干教師12名。 辦學條件完備。現有城中、城北兩個校區,占地面積約590畝。有直屬附屬醫院1所,非直屬附屬醫院4所,校外實習基地124個。學院是“全國首批急救教育試點學校(省級寫作組組長單位)”“青海省鄉村醫生培訓中心”“青海省社區全科醫生培訓中心”“青海省藏區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培訓中心”及“青海省護理實踐技能培訓基地”“青海省臨床技能培訓基地”“青海省急救技能培訓基地”等1個國家級培訓基地和7個省級培訓基地。院內有護理、助產等18個專業的實訓基地9個、實驗實訓室180余間。已建成護理、助產2個國家級健康服務類示范專業和口腔醫學、醫學檢驗技術2個國家級骨干專業以及臨床醫學、康復治療技術、針灸推拿等6個省級示范專業。現有萬元以上教學設備9905件,固定資產達1.83億元。總藏各類紙質圖書25.79萬余冊。 教科研協同推進。各專業承擔各級各類科技項目100余項。獲得國內領先科技成果4項、國內先進6項、專利12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授權4項。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60余篇。主編參編公開發行教材近100部。 產教融合發展。緊緊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精準對接全省人民群眾健康需求,立足實際,創新發展,現開設護理、助產、臨床醫學、藥學、醫學檢驗技術等18個專業,形成了護理專業“1.5+1.5”、臨床醫學專業“復合型”、藥學專業“訂單式”、醫學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以及“五年一貫制”、“1+X證書制度”等多維度、多層次、多形式、全覆蓋的人才培養體系,在全省高職院校中凸顯了特色辦學優勢。學院牽頭成立了青海衛生職業教育集團,已擁有常務理事單位45家,理事單位130家。2020年獲批教育部第一批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聯盟)培育單位。 合作交流融通。經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和青海省教育廳批準,我院已進入新加坡護理醫科獎學金項目觀察員序列和招生院校。目前,正在與菲律賓萊康大學協商建立中國語言培訓中心和扁鵲工作室,進一步傳承發揚中華傳統文化及中醫藥文化。積極與加拿大博瓦立學院、英國威爾士三圣一大學協商對接,開展護理、康復治療等專業專本科教育項目。與光華國際教育聯盟合作,構建了國際化課程體系,開設《護理價值觀》《國際護理》等13門國際護理學分互認課程。分別與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江蘇醫藥職業學院、沈陽藥科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合作辦學。與國內30多所醫藥衛生類院校通過“合作+聯盟+聯考”的方式,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水平。 “十四五”時期是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順應省情發展、突破體制機制制約、破解發展難題的改革機遇期;是搶抓政策機遇、謀劃重大項目、提升發展水平的攻堅關鍵期;是擴大辦學規模、實現轉型升級、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升級提檔期;是提升辦學層次、做強特色專業、發揮專業優勢的潛能釋放期。 學院緊緊圍繞全省“一優兩高”戰略部署,按照到2025年辦學規模達到6000人,確定了“12349”的發展目標:建好一個班子:堅持黨對教育的全面領導,建設好一個團結協作、改革創新、銳意進取的具有新時代精神風貌的領導班子。明確兩個目標:爭創國家級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職業教育接近或達到本科教育水平。打造三支隊伍:打造一支素質優良的思政教師隊伍,打造一支水平高、業務精的專業教師隊伍,打造一支作風優良的教育教學管理隊伍。抓好四項改革:深化內部管理體制改革,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建設九項工程:凝心聚力賦能工程、專業人才特色工程、專業與健康產業共育工程、健康命運共同體工程、德技并重建設工程、教學內涵提升工程、智慧校園創新工程、“一帶一路”培育工程、內部治理強院工程。為推進健康青海建設、保障人民健康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奮力開創“百年衛院”發展的新征程。 (統計數據截止2021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