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重慶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東南大學在重慶招生錄取數據顯示,重慶考生上東南大學的分數在608至625分,位次為2526至586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重慶高考考生需要考在608至625區間才能上東南大學。
一、重慶考多少分能上東南大學
1、2022年重慶考生上東南大學:歷史最低分需要60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35名;
2、2021年重慶考生上東南大學:歷史最低分需要63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42名;
3、2022年重慶考生上東南大學:物理最低分需要62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526名;
4、2021年重慶考生上東南大學:物理最低分需要65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423名;
5、2020年重慶考生上東南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64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215名;
6、2020年重慶考生上東南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62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86名;
二、東南大學在重慶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東南大學在重慶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重慶 | 歷史 | - | 本科 | 608 | 635 | 教育部 |
2022 | 重慶 | 物理 | - | 本科 | 623 | 2526 | 教育部 |
2、2021年東南大學在重慶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重慶 | 歷史 | - | 本科 | 631 | 642 | 教育部 |
2021 | 重慶 | 物理 | - | 本科 | 654 | 2423 | 教育部 |
3、2020年東南大學在重慶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重慶 | 理科 | - | 本一 | 645 | 2215 | 教育部 |
2020 | 重慶 | 文科 | - | 本一 | 625 | 586 | 教育部 |
女生文科350分能上哪些專科學校
學校名稱 | 招生地址 | 文理科 | 錄取批次 | 平均分 |
威海職業學院 | 山西 | 文科 | 專科 | 345分 |
濟南護理職業學院 | 陜西 | 文科 | 專科 | 345分 |
重慶建筑工程職業學院 | 貴州 | 文科 | 專科 | 345分 |
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 浙江 | 文科 | 專科 | 345分 |
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 | 湖北 | 文科 | 專科 | 346分 |
海南政法職業學院 | 湖北 | 文科 | 專科 | 346分 |
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 江西 | 文科 | 專科 | 347分 |
河北旅游職業學院 | 云南 | 文科 | 專科 | 347分 |
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 | 廣西 | 文科 | 專科 | 347分 |
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 河北 | 文科 | 專科 | 347分 |
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河北 | 文科 | 專科 | 347分 |
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 | 文科 | 專科 | 348分 |
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 云南 | 文科 | 專科 | 348分 |
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 河南 | 文科 | 專科 | 348分 |
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 | 文科 | 專科 | 348分 |
江蘇商貿職業學院 | 廣東 | 文科 | 專科 | 349分 |
大連裝備制造職業技術學院 | 新疆 | 文科 | 專科 | 350分 |
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 內蒙古 | 文科 | 專科 | 350分 |
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云南 | 文科 | 專科 | 350分 |
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 | 文科 | 專科 | 350分 |
西安電力高等專科學校 | 青海 | 文科 | 專科 | 350分 |
焦作大學 | 河北 | 文科 | 專科 | 351分 |
上海工商外國語職業學院 | 四川 | 文科 | 專科 | 352分 |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 | 河南 | 文科 | 專科 | 352分 |
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 | 山西 | 文科 | 專科 | 352分 |
山東傳媒職業學院 | 河北 | 文科 | 專科 | 352分 |
海南網站職業技術學院 | 貴州 | 文科 | 專科 | 354分 |
海南科技職業學院 | 云南 | 文科 | 專科 | 354分 |
三亞理工職業學院 | 湖南 | 文科 | 專科 | 354分 |
院校專業組平行志愿是什么
院校專業組就是將一所學校的所有專業分成若干個組,一個院校專業組就是一個平行志愿,比如2022年華南理工大學在廣東招生,將所有專業分成了4個專業組,其中物理類專業組3個,歷史類專業組一個。
那如何填報這45個志愿呢?我覺得可以從學校和專業兩個方向考慮,假如你是廣東物理類考生,今年高考成績排名14000名,你的目標院校是華南理工大學,不在乎專業,那你的前四個平行志愿可以全部填華南理工大學的那3個物理類專業組,并服從調劑,去年華南理工大學物理類的投檔最低排位是14591,14000名是有機會錄取到華南理工大學的。
假如考生只對經濟學類專業感興趣,那在填報志愿的時候就只填報包含經濟學類的專業組,比如第一志愿填報暨南大學的208專業組,第二志愿填報深圳大學的242專業組,依次類推。
院校專業組平行志愿填報的優點就是在如今考生和家長都非常重視專業的情況下,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特別是可以避免被不喜歡的專業錄取,比如考生不喜歡計算機類專業,覺得難,學不懂,那在填報志愿的時候,所有包含計算機類專業的院校專業組都不填,這樣就不會被錄取。
三、東南大學最新介紹
東南大學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是享譽海內外的著名高等學府。學校是國家教育部直屬并與江蘇省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之一。2017年,東南大學入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名單。 東南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大學。學校創建于1902年的三江師范學堂,后歷經兩江師范學堂、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東南大學、國立中央大學等重要發展時期。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學校文理等科遷出,以原國立中央大學工學院為主體,先后并入復旦大學、交通大學、浙江大學、金陵大學等校的有關系科,在國立中央大學本部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學院。1988年5月,學校復更名為東南大學。2000年4月,原東南大學、南京鐵道醫學院、南京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合并,南京地質學校并入,組建新的東南大學。在近120年的辦學歷程中,東南大學始終心懷天下、心系祖國,為科學進步、民族復興而自強不息、追求卓越,逐步形成了“嚴謹、求實、團結、奮進”的優良校風和“以科學名世、以人才報國”的辦學理念,鑄就了“止于至善”的校訓精神。 東南大學現有34個院系、84個本科專業,有34個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48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有全日制在校生35355人,其中本科生16371人,研究生18984人;在校留學生2255人,其中學歷留學生1500人。學校建有四牌樓、九龍湖、丁家橋等校區,占地面積5888畝,其中九龍湖校區3752.35畝,總建筑面積約78.97萬平方米。學校圖書館面積6.69萬平方米,藏有各類紙本圖書資料452萬冊,可訪問數據庫檢索平臺144個(二級數據庫220個)。學校還設有無錫分校和蘇州校區。 東南大學是一所以工科為主要特色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歷史學等多個學科。學校11個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5個學科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得A+,兩者均列全國第八位;13個學科進入ESI世界前百分之一,其中工程學列15位,進入ESI世界前萬分之一,計算機科學列11位,進入ESI世界前千分之一。學校共有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1個國家專業實驗室,1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6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以及2個國家級文科智庫、2個江蘇省重點高端智庫。 東南大學擁有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學校現有專任教師3141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764人,正、副高級職稱教師2123人;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1171人,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2290人。有兩院院士12人,歐洲科學院院士2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八屆學科評議組成員13人,師德高尚、教學水平高、科技創新能力強、具有較大全球學術影響力的杰出人才約500人。東南大學正深化人才強校戰略,大力推進“高端師資倍增計劃”,加快建設一流師資隊伍。 東南大學教育教學聲譽卓著。學校始終把人才培養作為辦學的根本任務,一個多世紀以來,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36萬各類優秀人才,涌現了一大批建功立業的精英翹楚,在東南大學工作或學習過的兩院院士達200多位。學校是首批國家級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共有35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5個專業入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5個專業入選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3個專業入選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有36門首批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49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0個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8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及建設點、3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018年以來,51人次入選新一屆全國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其中主任委員3人次、副主任委員10人次。學校建有12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2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1個團隊入選國家級教學創新團隊。東南大學連續四屆(每四年一屆)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其中2018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9項,并列全國高校第三位。東南大學在新時代堅持立德樹人,繼承優良傳統、與時俱進超越,重塑人才培養目標,努力造就具有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擔當引領未來和造福人類的領軍人才。 東南大學是我國科學技術研究與輻射的重要基地。學校堅持產學研結合,2020年科研經費到款29.7億元,中國發明專利申請2682件,PCT專利申請99件,中國發明專利授權1723件,位列全國高校第九位,有效發明專利8974件,位列全國高校第四位。SCI、EI論文收錄均列全國高校前列。2011-2019年,學校共牽頭獲得國家級科技獎項31項,其中2011年獲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近年來,學校參與了“探月計劃”、“三峽工程”、“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北京副中心、港珠澳大橋、高鐵技術、南極科考、南海造島、無線充電等國家重大工程。近五年共牽頭獲教育部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9項。當前,東南大學正著力打造高水平科技創新格局,以更好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 東南大學是我國國際交流與合作最為活躍的高校之一。截至2020年末,學校已初步建成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學國際合作網絡,共與來自18個國家或地區的40所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研究機構建立了緊密的校級合作關系,包括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馬里蘭大學,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多倫多大學,英國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大學、利茲大學,瑞士蘇黎世高工,瑞典皇家理工學院,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比利時魯汶大學,愛爾蘭都柏林圣三一學院,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日本東京工業大學等。2017年,東南大學發起成立了“中英大學工程教育與研究聯盟”,是中國與英國合作建立的第一個以工程教育與研究為特色的大學聯盟,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伯明翰大學、劍橋大學、卡迪夫大學、利茲大學、利物浦大學、倫敦大學學院、諾丁漢大學和華威大學等9所英國著名高校加入聯盟。學校還與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合作建立了東南大學—蒙納士大學蘇州聯合研究生院,是教育部批準的第一個中外聯合研究生院;與法國雷恩一大合作建立了東南大學—雷恩一大研究生學院。東南大學正以“全球高端、實質合作、引領發展”為方向,加快形成全方位、有重點、多層次、寬領域、高水平的國際交流合作格局。 奮進新時代,闊步新征程。今日的東南大學,將堅持以*新時代**思想為指導,秉承和踐行“止于至善”校訓,樹立一流意識、圍繞一流目標、貫徹一流標準,堅持瞄準前沿、服務戰略、師生為本、人才為先,推進多學科融合、理工文醫綜合、產學研結合、國際化聯合,全面深化綜合改革,努力實現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師資隊伍、國際合作等方面的重大突破,爭取早日建成具有鮮明*、東大氣質、人民滿意的世界一流大學,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促進人類文明發展進步作出卓越貢獻。(2021年3月底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