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慶工程學院信息工程普通批專業分數線是多少分
根據2023年重慶工程學院招生辦官方公布的錄取數據,我們可以知道重慶工程學院的信息工程專業在全國各省的最低分數線數據如下:1、重慶工程學院電子信息類(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專業在江西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7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85098名;
2、重慶工程學院電子信息類(16000元/年;包含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辦學地點重慶工程學院雙橋校區;大一在雙橋經濟開發區西湖大道76號就讀,大二到大四在重慶市巴南區南泉白鶴林16號就讀)專業在河南省份2022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6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05021名;
3、重慶工程學院電子信息類(理工類,4年,16000元/年,在雙橋校區辦學,包含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大一在雙橋經濟開發區西湖大道76號就讀,大二到大四在重慶市巴南區南泉白鶴林16號就讀)專業在廣西省份2022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95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01503名;
4、重慶工程學院電子信息類包含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大一在大足區雙橋校區就讀,大二到大四在巴南區南泉校區就讀專業在海南省份2021年的綜合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0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0278名;
5、重慶工程學院電子信息類包含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大一在重慶市雙橋校區就讀,大二到大四在重慶市巴南區南泉校區就讀專業在海南省份2022年的綜合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2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6850名;
6、重慶工程學院電子信息類(大一在雙橋經濟開發區西湖大道76號就讀,大二到大四在重慶市巴南區南泉白鶴林16號就讀。李福中區昌西棟16號包含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專業在重慶省份2021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4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78292名;
7、重慶工程學院電子信息類(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雙橋校區)(語種:不限))專業在貴州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2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74673名;
8、重慶工程學院電子信息類(語種不限)專業在寧夏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7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8750名;
9、重慶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專業在重慶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2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79047名;
10、重慶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大一在雙橋校區就讀,大二至大四在南泉校區就讀)專業在重慶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3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80561名;
二、重慶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專業2019-2022年錄取分數線統計表
專業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重慶工程學院電子信息類專業(含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大一在雙橋經濟開發區西湖大道76號就讀,大二到大四在重慶市巴南區南泉白鶴林16號就讀。) | 2021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465 | 70680 |
重慶工程學院電子信息類專業(含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大一在雙橋經濟開發區西湖大道76號就讀,大二到大四在重慶市巴南區南泉白鶴林16號就讀。) | 2022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472 | 68381 |
重慶工程學院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 | 2021 | 江西 | 理科 | - | 477 | 85098 |
重慶工程學院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第一學年在雙橋經濟開發區西湖大道76號就讀,后三學年在重慶市巴南區南泉白鶴林16號就讀) | 2022 | 江西 | 理科 | - | 473 | 89758 |
重慶工程學院電子信息類專業(16000元/年;包含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辦學地點重慶工程學院雙橋校區) | 2021 | 河南 | 理科 | - | 461 | 203404 |
重慶工程學院電子信息類專業(16000元/年;包含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辦學地點重慶工程學院雙橋校區;大一在雙橋經濟開發區西湖大道76號就讀,大二到大四在重慶市巴南區南泉白鶴林16號就讀) | 2022 | 河南 | 理科 | - | 462 | 205021 |
重慶工程學院電子信息類專業(理工類,4年,16000元/年,包含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大一在雙橋經濟開發區西湖大道76號就讀,大二到大四在重慶市巴南區南泉白鶴林16號就讀) | 2021 | 廣西 | 理科 | - | 390 | 103570 |
重慶工程學院電子信息類專業(理工類,4年,16000元/年,在雙橋校區辦學,包含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大一在雙橋經濟開發區西湖大道76號就讀,大二到大四在重慶市巴南區南泉白鶴林16號就讀) | 2022 | 廣西 | 理科 | - | 395 | 101503 |
重慶工程學院電子信息類專業包含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大一在大足區雙橋校區就讀,大二到大四在巴南區南泉校區就讀 | 2021 | 海南 | 綜合 | 物 | 500 | 30278 |
重慶工程學院電子信息類專業包含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大一在重慶市雙橋校區就讀,大二到大四在重慶市巴南區南泉校區就讀 | 2022 | 海南 | 綜合 | 物 | 522 | 26850 |
重慶工程學院電子信息類專業(大一在雙橋經濟開發區西湖大道76號就讀,大二到大四在重慶市巴南區南泉白鶴林16號就讀。包含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 | 2022 | 重慶 | 物理 | 物理+不限 | 425 | 78987 |
重慶工程學院電子信息類專業(大一在雙橋經濟開發區西湖大道76號就讀,大二到大四在重慶市巴南區南泉白鶴林16號就讀。李福中區昌西棟16號包含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 | 2021 | 重慶 | 物理 | 物理+不限 | 446 | 78292 |
重慶工程學院電子信息類專業(包含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 | 2021 | 四川 | 理科 | - | 430 | 176326 |
重慶工程學院電子信息類專業(包含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 | 2022 | 四川 | 理科 | - | 454 | 153555 |
重慶工程學院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雙橋校區)(語種:不限)) | 2021 | 貴州 | 理科 | - | 422 | 74673 |
重慶工程學院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語種:不限) | 2022 | 貴州 | 理科 | - | 417 | 76147 |
重慶工程學院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 | 2021 | 云南 | 理科 | - | 459 | 76486 |
重慶工程學院電子信息類專業(包含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 | 2022 | 云南 | 理科 | - | 460 | 75636 |
重慶工程學院電子信息類專業(語種不限) | 2021 | 寧夏 | 理科 | - | 379 | 18750 |
重慶工程學院電子信息類專業(語種不限) | 2022 | 寧夏 | 理科 | - | 384 | 19104 |
重慶工程學院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 | 2021 | 新疆 | 理科 | - | 367 | 24210 |
重慶工程學院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 | 2022 | 新疆 | 理科 | - | 355 | 26023 |
重慶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專業 | 2020 | 重慶 | 理科 | - | 420 | 79047 |
重慶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專業(大一在雙橋校區就讀,大二至大四在南泉校區就讀) | 2019 | 重慶 | 理科 | - | 438 | 80561 |
三、重慶工程學院介紹
重慶工程學院簡介(2021年)◆ 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中央財政支持建設院校◆ 全國物聯網技術應用人才培養基地◆ 全國動漫游戲產業人才培養基地◆ 重慶市軟件產業人才培養基地◆ 重慶市創意產業人才培養基地◆ 重慶市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 重慶市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先進集體◆ 重慶市黨建工作示范高校◆ 首批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樣板支部◆ 重慶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學校概況重慶工程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設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建校以來,學校緊跟國家新時代高等教育改革發展脈搏,以服務國家戰略和地方(行業)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堅持應用型辦學定位,形成了以工學為主,管理學、藝術學、文學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學校以“信息技術+”為專業培養特色,開設有軟件、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電子信息、數字藝術、智能建造、電子商務等領域共24個本科專業(群),已培養了35000多名“理論基礎好、綜合素質高、專業能力強”的高素質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學校地處直轄市重慶,建有南泉和雙橋兩個校區,在校學生15000余人。南泉校區位于歷史文化底蘊厚重的南溫泉風景區,雙橋校區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大足龍水湖畔。校園占地810余畝,校舍建筑面積35余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208萬冊(含電子圖書93萬冊)。學校現有教師930余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副高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教師占比40.72%,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占比77.99%,專業教師中“雙師型”教師占比74.39%。“虛擬現實(VR)應用技術研究團隊”和“工業物聯網智能制造應用技術研究團隊”被授予市級高校創新團隊。 學校建有現代化的教學大樓、實驗大樓、信息科技大樓、學術報告廳、大學生服務中心和創新創業園,以及標準化塑膠田徑運動場和籃球場、網球場、羽毛球場等體育教學活動中心。建有軟件開發與大數據技術、計算機科學與云計算、物聯網與智慧城市、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工程、數字創意與虛擬現實技術、土木工程與智能建造、電子商務與大數據應用等8個實驗教學中心,下設100余個專業實驗室、20多個科技活動與創新中心。與騰訊云、阿里巴巴集團、無錫中興教育、奇安信科技集團等知名企業開展專業共建、協同育人,并與新華三、浙江大華、京東、旭碩科技、軟通動力、浙江中科視傳、永輝超市等企業共建了可滿足學生實習需要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230余個,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校內外實習實訓條件和就業服務。 學校創新創業園是重慶市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重慶市大學生微企創業孵化園、重慶市首批眾創空間、重慶市巴南區大學生創業園,同時被團中央、團市委認定為“青年創業就業見習基地”“青年創新創業學院教學基地”,為學校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搭建了良好的平臺。 學校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堅持“以創新促學業、以創新促就業、以創新促創業”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