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普通批專業分數線是多少分
根據2023年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招生辦官方公布的錄取數據,我們可以知道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的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在全國各省的最低分數線數據如下:1、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在重慶省份2022年的歷史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7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47995名;
2、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在重慶省份2021年的歷史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8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59573名;
3、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在重慶省份2021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29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97416名;
4、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在重慶省份2019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26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70616名;
5、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在重慶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24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10795名;
6、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在四川省份2021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6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41755名;
7、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在四川省份2020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5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44115名;
8、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在四川省份2019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4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54845名;
9、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在四川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25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50885名;
10、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在四川省份2022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6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46458名;
二、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2019-2022年錄取分數線統計表
專業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 | 2022 | 重慶 | 物理 | 物理+不限 | 360 | 99718 |
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 | 2022 | 重慶 | 歷史 | 歷史+不限 | 372 | 47995 |
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 | 2021 | 重慶 | 歷史 | 歷史+不限 | 387 | 59573 |
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 | 2021 | 重慶 | 物理 | 物理+不限 | 297 | 97416 |
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 | 2020 | 重慶 | 文科 | - | - | - |
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 | 2020 | 重慶 | 理科 | - | - | - |
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 | 2019 | 重慶 | 文科 | - | 260 | 70616 |
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 | 2019 | 重慶 | 理科 | - | 248 | 110795 |
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 | 2021 | 四川 | 文科 | - | 367 | 141755 |
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 | 2021 | 四川 | 理科 | - | - | - |
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 | 2020 | 四川 | 文科 | - | 358 | 144115 |
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 | 2020 | 四川 | 理科 | - | - | - |
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 | 2019 | 四川 | 文科 | - | 347 | 154845 |
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 | 2019 | 四川 | 理科 | - | 253 | 250885 |
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 | 2022 | 四川 | 理科 | - | - | - |
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 | 2022 | 四川 | 文科 | - | 369 | 146458 |
三、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介紹
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是重慶市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學校,自1936年建校以來,為國家培養了10萬余名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學校位于長江與烏江交匯地、榨菜之鄉——涪陵。學校固定資產5.14億元,教學實訓儀器設備總值1.04億元,有9個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151個校內實訓室,紙質圖書63萬冊,電子圖書106萬冊。學校有一支專兼結合、數量充足的高水平教師隊伍,其中,碩士及以上學位104人,教授17人,副教授116人,“雙師型”教師295人,重慶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師5人,全國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4人,全國技術產品文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1人。學校設有財經學院、智能制造學院、健康學院、建筑工程學院、車輛工程學院、人工智能學院、教育學院、曙光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國際教學部等11個教學機構,開辦機電一體化技術、藥品生產技術、食品檢測技術、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建筑工程技術、大數據技術與運用、大數據與會計、學前教育等43個專業。有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4個、專業2個,有國家級骨干專業2個、市級骨干專業5個、市級雙基地3個、市級教學資源庫1個、市級課程思政示范建設項目1個、市級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1個、市級應用技術推廣中心1個、市級一流課程11門、市級教學團隊1個,在校生14959人,畢業生就業率98%以上。學校秉承“厚德博學強技創新”的校訓,堅持“突出高等性、保持職業性、體現區域性”的辦學思路,樹立“能力為本,就業為先,全面發展”的育人理念,探索和實踐“校地、校企、校校合作”的協同辦學模式,實施“行業、企業、專業相銜接設置專業,崗位、能力、課程相銜接開發課程,政府、學校、企業相銜接建立人才培養體制機制”的“三個三銜接”人才培養模式和“思政教育立德樹人、專業教育強化技能、人文教育提升素質、強身健體鍛造體魄”的“四位一體”素質教育模式,培養專業有特長、就業有優勢、創業有能力、提高有基礎、發展有空間的“五有”人才。學校以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主線,以專業建設為重點,對接“中國制造2025”、與重慶“6+1”支柱產業及“2+10”戰略性新興產業,服務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建設以智能制造、藥品食品、汽車與電子、財經商貿為主要特色,以工為主,工貿結合的專業群,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學校建立穩定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組建“華通智造班”“華晨鑫源班”等現代學徒制訂單班,開展1+X證書制度試點。學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通過市級首批診改復核,是重慶市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重慶市“企業科技特派員——*行動”首批派出單位。學校是重慶市優質高等職業院校、重慶市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良好”學校、全國平安和諧校園、全國德育管理先進學校、檔案管理國家二級單位,重慶市文明單位、重慶市文明校園、重慶市依法治校示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