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重慶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三峽旅游職業技術學院在重慶招生錄取數據顯示,重慶考生上三峽旅游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180至316分,位次為112556至68168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重慶高考考生需要考在180至316區間才能上三峽旅游職業技術學院。
一、重慶考多少分能上三峽旅游職業技術學院
1、2022年重慶考生上三峽旅游職業技術學院:歷史最低分需要18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9770名;
2、2021年重慶考生上三峽旅游職業技術學院:歷史最低分需要25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1219名;
3、2022年重慶考生上三峽旅游職業技術學院:物理最低分需要18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2556名;
4、2021年重慶考生上三峽旅游職業技術學院:物理最低分需要43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1427名;
5、2020年重慶考生上三峽旅游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9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8772名;
6、2020年重慶考生上三峽旅游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1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8168名;
二、三峽旅游職業技術學院在重慶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三峽旅游職業技術學院在重慶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重慶 | 歷史 | - | 專科 | 180 | 69770 | 省政府 |
2022 | 重慶 | 物理 | - | 專科 | 180 | 112556 | 省政府 |
2、2021年三峽旅游職業技術學院在重慶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重慶 | 歷史 | - | 專科 | 253 | 81219 | 省政府 |
2021 | 重慶 | 物理 | - | 專科 | 434 | 81427 | 省政府 |
3、2020年三峽旅游職業技術學院在重慶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重慶 | 理科 | - | 專科 | 393 | 88772 | 省政府 |
2020 | 重慶 | 文科 | - | 專科 | 316 | 68168 | 省政府 |
征集志愿填報說明
1.在征集志愿時,有些院校有最低位次的要求,沒有達到院校征集志愿最低位次要求的考生不得填報該院校。
2.征集志愿的錄取分數可出現兩種情況:
(1)錄取分數比首輪投檔線高。有相當一部分高校在征集志愿時,錄取分數不降反升,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為參加征集志愿的高校和專業的數量少,而競爭的人數多,這其中不乏高分考生。
(2)錄取分數低于院校所在批次線。有的高校在第一次征集志愿后仍然沒有完成招生計劃,就有可能進行第二次甚至多次征集志愿。對征集志愿錄取結束后仍未完成招生計劃的院校,根據院校申請,可以降分錄取考生。
例如,二本高分段的考生可通過征集志愿獲得一本專業的錄取資格。也就是說,部分院校會降到所在批次分數線下招錄考生,對許多考生來說,這是一個沖破批次線限制的寶貴機會。
高考志愿可以填幾個學校和專業
高考志愿可以選4至6個學校,每個學校可以填六個專業,每個志愿校的第一個專業志愿最重要,但萬一你未能被第一個專業志愿錄取,志愿校則會從你所填報的其他五個專業中考慮錄取,為了增加錄取機會,建議你六個專業志愿都填報。
對于高考改革地區,以浙江為例,高考可以報80個專業,這樣聽起來非常多,但是每個都是1所院校1個專業對應的。相比之下,反而有可能沒有上面一種情況總志愿情況多。
在新高考地區,不同省份地區可填報的學校和專業數量是不同的。比如天津高考志愿數量為本科A段50個院校專業組、本科B段25個院校專業組、專科20個院校專業組,每個院校專業組最多可填6個專業。江蘇高考志愿數量為本科40個院校專業組、專科40個院校專業組,每個院校專業組最多可填6個專業。
三、三峽旅游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三峽旅游職業技術學院是經湖北省政府批準、獲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綜合類普通高職學院,有60多年的辦學歷史。位于宜昌城東新區核心區域,毗鄰宜昌東站,交通便利。占地面積810畝,建筑面積16.18萬平米,固定資產總值12.88億元。近年來,學校先后榮獲“全國餐飲職業教育優秀院校”“中國旅游職業教育優秀院校”“全省職教先進單位”“全省培養人才突出貢獻單位” “全省旅游管理類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突出貢獻獎”“全省職教系統抗疫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蟬聯“市級文明單位”“黨建工作優秀單位”“平安校園”“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優勝單位”。 學校現有教職工242人,教授、副教授116人,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占比65%,“雙師型”教師占比82%;有黃炎培職業教育杰出校長1人,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黃炎培職業教育杰出教師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教育部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專委會)委員3人,國家級職業技能大賽專家評委8人,省級14人;國家級普通話測試員2人,省級22人,湖北省技能名師1人,楚天技能名師12人,市級“十佳師德標兵”“師德標兵”5人,市第七次黨代會代表1人、第七屆政協委員2人。已建成“高小芹(烹調工藝與營養專業)省級技能名師工作室”“梅繼開勞模創新工作室”,建有旅游管理專業和馬克思主義學院2個“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學校主動對接湖北制造主力集群51020現代產業體系,服務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建設,對接宜昌市“雙千雙百”工程,服務“六城五中心”建設和支柱產業對高素質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著力推進改革創新發展,在歷任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切實提升辦學效益,構建了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7000余人,設有旅游管理學院、學前教育學院、酒店烹飪學院、信息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公共課部、中專部等院部。 學校突出特色發展戰略,在彰顯文化旅游和學前教育鮮明特色的基礎上,以教育、大文旅、大交通、大數據、大健康、大商務為重點構建六大專業(群)布局,開設有35個專業。旅游管理專業是教育部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骨干專業、國家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國家專業服務產業重點建設專業、省教育廳立項建設的省級高水平專業群、省級品牌專業;導游、酒店管理專業是國家專業服務產業重點建設專業、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烹調工藝與營養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省級特色專業;學前教育專業與中華職教社合作共建專業、省級特色專業。 學校不斷完善德技并修、工學結合育人機制,已建成全省一流的普通話測試中心、VR智慧旅游體驗中心、智慧學前教育實訓中心、高爾夫球運動訓練場、生態旅游實訓基地、休閑旅游實訓基地、生產性餐飲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物聯網實訓室等90多個校內理實一體化實訓室,旅游管理專業實訓室是中央財政支持建設的重點實訓基地。旅游管理實訓中心是國家級校內實訓中心、校企共建的長江三峽旅游發展公司(三峽大壩)實訓基地被省教育廳評為湖北高校省級實習實訓基地。學校優良的人文環境和一流的設施設備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成為眾多學子培養職業技能、實現青春夢想、抒寫美好未來的殿堂。 學校秉承“礪志明德、篤學躬行”的校訓,秉持“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理念,深入開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與60多家國內知名企業、200多家省內重點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與長江三峽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桃花嶺飯店集團、三峽旅游集團、興發集團等企業探索建立“產業學院”4個,“鄉村振興學院”2個。現有校外實訓基地130多個。與安琪酵母、凌云集團、神旅集團、城發集團、鑫鼎集團等優秀企業依托專業打造產教融合生產實訓基地20多個,與優秀企業開展合作項目36項,其中與長江三峽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創新開展“大國重器示范講解員”合作項目,成為入選“全國校企深度合作項目”的12個項目之一,成為旅游職業院校與旅游企業深度合作的“三峽模式”。近五年來,學生參加省級以上各類職業技能大賽187項次,獲獎項367項次,獲獎學生600余人次,其中獲國家級一等獎37項,二等獎62項;省級一等獎69項,二等獎89項。校中華禮儀茶藝隊多次代表湖北省參加全國職業技能大賽,均取得一、二等獎的優異成績,并代表湖北省參加國賽;導游大賽無論是行業賽事還是院校技能大賽,常居榜首,引人艷羨。涌現出馬靜、朱璋等一批獲得國家級、省級金牌導游的畢業生,成了企業搶手的“香饃饃”,畢業生年終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 學校充分發揮服務社會、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職能,在行業培訓、產業發展、技能指導、旅游標準化建設、酒店餐飲企業標準評定、普通話培訓測試、職業技能鑒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精準扶貧脫貧攻堅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學校牽頭成立宜昌文化旅游職教聯盟,宜昌市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三峽旅游研究所、宜昌市三峽研學旅行研究中心、宜昌市三峽飲食文化研究中心、宜荊荊恩城市群餐飲職業技能培訓中心、宜昌市餐飲職業教育研學實踐中心、酒店餐飲職業技能等級考證中心等均掛靠學校。學校還是三峽(宜昌)研學導師培訓中心、宜昌市幼兒園教師培訓基地、中小學教師資格培訓認證中心、職業資格培訓鑒定中心。年均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1萬人次以上、承辦各類社會考試2萬人次以上。 同心同德開啟新征程,同向同行再攀新高峰。學校將堅持以*新時代**思想為指導,縱深推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為動力、以高水平院校和高水平專業群建設、以落實提質培優行動計劃為抓手,深入推進內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激發辦學活力、提升辦學質效,以更高的站位、更遠的目標、更務實的態度,建成國內一流、省內領先、特色鮮明的高水平職業院校,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