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簡介
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是經重慶市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獨立設置的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院校。學校前身是重慶機器制造學校。1956年,由原國家機械工業部創建;2000年,重慶機器制造學校和重慶機械職工大學合并升格為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2010年,學校從九龍坡區袁家崗整體搬遷入駐渝北空港仁睦灘新校區。學校是全國首批28所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首批國家“十三五”產教融合發展工程規劃項目學校,全國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全國機械行業服務先進制造業高水平骨干職業院校,重慶市優質高等職業院校項目建設單位。2019-2020年中國高職高專院校競爭力排行榜(中國教育質量評價中心、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中國科教評價研究院和《中國科教評價網》聯合研發)中,學校獲得“5*+”好評(全國高職高專院校前1%),位列全國第10位,西南地區第1名。2019年學校先后榮獲教育部職成司遴選的全國職業院校“教學管理50強”和“學生管理50強”;《2019中國高等職業教育年度報告》中,學校是全國僅有的三所獲得“育人成效50強”“教學資源50強”“國際影響力50強”“服務貢獻50強”的院校之一。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認定項目19個,位居全國前列,重慶第一。
學校主要為裝備制造、汽車、電子信息和現代服務業培養具有良好道德品質、勇于開拓創新、就業創業能力強的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5000余人。人才培養層次包括全日制專科和本科(本科為“專本貫通分段培養項目”方式)。
學校占地1365.9畝,建筑面積31.2萬平方米。固定資產原值12.02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2.10億。現有校內實訓(中心)基地27個,校外實訓基地200余個,已建成國家級實訓基地10個,其中中央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中心)4個,重慶市裝備制造業實訓基地等市級實訓基地8個。智能制造共享實訓基地被列為重慶市高等職業教育共享實訓基地建設項目。圖書館藏紙質圖書100萬余冊,電子圖書147萬余冊,電子專業期刊11825冊。
學校現有教職員工790人,其中專任教師595人,正高職稱70人,副高以上職稱154人,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學位以上358人,其中博士66人,雙師型教師476人,聘請企業、行業的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高技能人才的兼職師資隊伍412人。學校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全國高校首批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擁有國家“*”教學名師1人,全國第五屆黃炎培杰出教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全國最美教師1人,重慶市教學名師2人,重慶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師7人,重慶市技術能手2人,重慶市優秀教師2人,重慶市優秀教育工作者1人,重慶市教育系統先進集體1個。
2、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比較好的專業名單
國家示范建設重點專業(5個):模具設計與制造、數控技術、酒店管理、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
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實施汽車電路系統小修、數控機床機械部件(構造)的裝調、數控加工編程及操作
中央財政支持建設專業(5個):模具設計與制造、數控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電氣自動化、機械設計與制造
重慶市示范專業(2個):模具設計與制造、汽車電子技術
重慶市高職高專教改試點專業(3個):數控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廣告設計與制作
重慶市財政支持建設專業(1個):酒店管理
3、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所有的專業名單
二級學院 | 專業名稱 |
---|---|
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 | 機械設計與制造、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焊接技術與自動化、工業設計、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 |
軌道交通與航空服務學院 | 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鐵道機車車輛制造與維護、機電一體化技術、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空中乘務、航空物流、飛機機電設備維修、飛機電子設備維修 |
建筑工程學院 | 廣告設計與制作、室內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建筑工程技術、工程造價、工程測量技術、道路橋梁工程技術 |
車輛工程學院 |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汽車電子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工程機械運用技術、汽車車身維修技術、汽車營銷與服務 |
化學與制藥工程學院 | 工業分析技術、應用化工技術、藥品生產技術、藥品質量與安全、藥品經營與管理 |
電子與物聯網工程學院 | -- |
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學院 | 大數據技術與應用、云計算技術與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信息安全與管理、軟件技術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物流管理、報關與國際貨運、資產評估與管理、會計、會計(中加合作辦學)、市場營銷、互聯網金融、旅游管理、電子商務、酒店管理 |
設計學院 | 廣告設計與制作、室內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工業設計、數字媒體應用技術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 |
通識教育學院(體育工作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