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大學雙一流學科最新排名名單
2023年的大學排名數據暫未公布,以下是2022年的大學排名數據,僅供參考。
2、中國部分大學簡介
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的前身是清華學堂,始建于1911年。發展初期,雖然滲透著西方文化的影響,但學校十分重視研究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瑰寶。以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為代表的清華學者,主張中西兼容、文理滲透、古今貫通,對清華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經過1952年大陸國家高等教育的院系調整,清華成為一所多科性的工業大學,重點為國家培養工程技術人才。清華人錢學森被譽為中國導彈之父;趙九章研究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被稱為中國衛星的功臣;華鳳祥被稱為中國近代航空事業的先行者;梁守盤是中國火箭的奠基人,他們都為中國躋身航空科技貢獻了智慧和心力,大陸引以自豪的“兩彈一星”,清華人真是功不可沒。
1978年,清華逐步恢復了理科、經濟管理和人文社會科學等學科。目前,清華大學有中科院院士24名、中國工程院院士24名,正高級職務900余人,副高級職務1200余人。他們正在以自身的學科優勢向世界學術界挑戰,擔負著“科教興國”的重任。
國際地位:以前,老外不太認清華的牌子,很多老外提到清華就以為是臺灣的清華。不過從出國人數來看,清華僅次于北大。清華出國多為研究生出國。清華出國的大學檔次也是比較高的,但其出國以工科大學為主。
南開大學
南開大學創建于1919年,創辦人是近代著名愛國教育家張伯苓和嚴修。抗日戰爭時期,南開大學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在昆明組成舉世聞名的西南聯合大學,被譽為“學府北辰”。
南開大學擁有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管理科學、生命科學、醫學與藝術等眾多學科,形成了文理并重、基礎寬厚、突出應用與創新的辦學特色。擁有55個本科專業,115個碩士點,75個博士點,1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有11個國家重點學科,13個省市級重點學科,3個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以及1個文化素質教育基地,4個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并積極建立適應21世紀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才培養所需的學科體系。
國際地位:由于有周恩來總理這樣的校友,因此南開的畢業生在海外普遍受到歡迎,這與其在國內的疲軟表現反差較大。南開大學數學系由于知名人士陳省身的關系,在國際上有一定的權威性。此外,南開的化學系在國外教育界也很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