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9日,上海市互聯網金融協會公布了全國首個P2P信息披露細則,并建立了《披露指引》工作方案與定期工作機制。根據細則,平臺的主體信息、產品信息、業務信息、財務信息和其他信息五大類共49項將實行月披露機制。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事實上自去年以來,隨著行業風險事件頻發,各地的網貸協會紛紛拋出了創新監管機制。不過,對于網貸平臺而言,嚴監管意味著強鎮痛。多名業內人士表示,嚴格信披實施,平臺或面臨投資者恐慌或者信息泄露等難題。
49項信息需披露
根據《披露指引》,信披具體內容包含主體信息、產品信息、業務信息、財務信息和其他信息五大類,共49項。
主體信息除基本信息外,還要求披露持股5%以上股東的信息、公司實際控制人(企業或個人)的基本情況;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從業經歷、專業背景情況。
產品信息方面,要求基礎資產來源以及融資項目基金信息予以披露。基礎資產對應的融資人或融資項目的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年收入、主要資產、主要債務、信用狀況。融資項目要求披露審批文件、還款來源、借款用途、借款金額、借款期限、還款方式以及利率。
針對業界更為關注的逾期、壞賬信息,《披露指引》將其歸于業務信息一類。逾期以90天作為逾期標準,要求披露逾期90天以上產品的金額、逾期率以及累積逾期率。
此外,《披露指引》還要求提供擔保、保險等服務的保險公司、擔保公司等機構基本情況。
有利于降低投資風險
對于上海出臺全國第一個P2P信息批露細則,業內人士分析表示,此舉有利于解決民間融資過程中,借貸方與中介平臺三方信息不對稱、投融資風險難以控制的問題,標準化信息披露有助于行業規范,推進P2P平臺的透明化運營,降低平臺風險和行業風險。
“披露的信息越多,投資者可以驗證、判斷的信息就越多,投資者進行獨立自主決定投資的準確性也就越大。”上述人士表示,作為中央出臺相關框架規定后的首個地方性細則,極具行業示范效應,隨后各地或將跟進。
執行難度太大
不過,該人士也表示,按照《指引》要求,要完全做到的難度較大,而且涉及的部分細節比較敏感,平臺方或融資方的披露意愿恐怕不是太強。也有平臺負責人認為,截至目前,大多數P2P平臺都是虧損的。如果披露財報的話,有可能會引發投資人的恐慌情緒,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雖然由于各種原因,湖南省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暫時沒有正式掛牌,但湖南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所已聯合多家本土行業平臺,發起了“湖南互聯網金融陽光行”,希望通過自律與他律實現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
由于多方面原因,目前P2P網貸行業信息披露不透明情況比較嚴重,特別是在資金運作、資產端信息、平臺運營狀況等方面的信息不透明尤為突出,而出現自融、資金池、虛假標等問題的P2P平臺,都存在信披不透明的情況。
正因此,一直以來,網貸行業才會風險頻發。
在業內人士看來,信息透明、信息交流是互聯網的核心價值所在,只有在廣泛的信息披露前提之下才能討論P2P平臺的發展問題。
“陽光化、透明化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內在要求。”湖南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所所長何平平表示。
誠然,“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不過,對于網貸行業,強制信披、嚴監管意味著強鎮痛。也有業內人士表示,這正是互聯網金融行業等待的那個“風口”。最嚴監管之下,不合規的平臺就將被洗牌淘汰掉,而正規平臺將會迎來發展“春天”。對于平臺來說,當前的發展應該腳踏實地,“熬過這一個風口就意味著勝利。”
正如巴菲特所言,惟有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