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增強看齊意識,始終同*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中央權威,是關系黨、民族、國家前途命運的方向性、原則性問題。以下是小編帶來的講看齊見行動心得體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講看齊見行動心得體會(一)
齊,標注一種秩序,傳遞一種力量,更能折射出世道人心。
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是有著統一的思想、統一的意志、統一的紀律、統一的步調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能夠歷經95年的風雨走到今天,靠的就是“人心齊、泰山移”,全黨上下同心同德,萬眾一心。今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在確保“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順利推進的關鍵時期,*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要有看齊意識,自覺向*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這是對我黨“思想建黨”優良傳統的承繼和發揚,是黨員干部為政修身成事的精神引領和根本遵循。
“群力誰能御,齊心石可穿”。對于一個擁有8700多萬黨員的大黨,全體黨員干部只有主動樹立看齊意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同志為*的*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層層立標桿、上下做示范,才能更好地凝心聚力、群策群力,更加團結統一、步調一致,真正做到看得齊、跟得上、立得穩、行得遠。
越是形勢復雜多變,越是要強化看齊意識。早在1945年,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大預備會議上就說:“我們要向中央基準看齊,向大會基準看齊。看齊是原則,有偏差是實際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齊。”毫無疑問,我們今天所處的國際國內形勢與過去相比,更加嚴峻復雜,我們黨面臨的考驗更加尖銳突出。
特別是在當下,有些黨員和領導干部在金錢、權力等利益誘惑面前腐化墮落、蛻化變質,背離了最初的價值信仰和選擇。對于這些不愿意看齊、破壞看齊的“蛀蟲”“毒瘤”,就更應該抓住要害、點準穴位,用黨紀黨規黨法進行嚴肅查處,果斷清除出黨,以保證全黨上下的團結統一和步調一致。
當前,站在新的歷史交匯點,面對嚴峻的執政考驗和改革發展的全新任務,黨員干部應在踐行“四個自覺”中,切實增強貫徹落實看齊意識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確立看齊的思想自覺,堅定信仰信念。思想是本,行動是形,本正則形立。要把學習教育貫徹始終,不忘本忘祖,不忘記最初的價值信仰,認真學原文、讀原著,深入學習領會*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強化黨性鍛煉,切實把好“總開關”,堅定“三個自信”,真正做到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切實把理想信念轉化為行動的力量。
增強看齊的政治自覺,做政治明白人。要自覺維護中央權威,維護黨的團結統一,把對黨絕對忠誠作為根本政治要求和最重要的政治紀律。要堅持“高線”、守住“底線”,切實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堅持用黨性原則和紀律規矩來約束規范言行,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確保在大是大非和利益誘惑面前立場堅定,永葆政治本色。
落實看齊的行動自覺,做到知行合一。看齊既是一個理論訴求,更是一種實踐要求。黨員干部只有躬身踐行,才能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讓看齊真正落實到具體行動上。謀事創業要遵照實際情況、符合客觀規律,不唱高調,不搞花架子,真正做到腳踏實地、真抓實干。
踐行看齊的責任自覺,勇于擔當作為。要想真正樹立看齊意識,強化責任擔當是關鍵。要始終保持干事創業、開拓進取的精氣神,在踐行五大發展理念、決勝全面小康上奮發有為,在轉方式調結構、戰風險渡難關中主動有所作為。要帶著真感情和責任心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以為官一任振興一方的責任激情,始終做到履職盡責、干在實處、走在前列。
講看齊見行動心得體會(二)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正式提出“以*同志的*”,要求全黨都自覺向*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向*決策部署看齊。由此可見,“看齊意識”將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內黨加強自身建設的著重發力點。從黨史視角看,“看齊意識”經歷了形成發展、成熟完善到重提強化等幾個階段。
人心齊,泰山移。講看齊是我們黨的鮮明特點和政治優勢,也是黨的一個優良傳統。“看齊意識”使中國共產黨由弱變強,不僅是數量的壯大,更是質量的提高和內力的增強。在“看齊意識”下,全黨高度團結,像一塊鋼鐵一樣。因此,可以這么說,沒有“看齊意識”就沒有集中統一的力量。靠著全黨向*“看齊”所凝聚的力量,中國共產黨走過了苦難,贏得了輝煌。
“看齊意識”的形成發展
為了加強*的領導,黨的一大就成立了*局,這是黨的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領導機關。黨的二大正式選舉產生了中央執行委員會,并指出:“一切重大政治問題,由中央執行委員會授以方略。”此外,在黨的二大通過的第一部黨章中,還特別指出中央執行委員會的地位,如各地黨組織“直接受中央執行委員會之指揮監督”“全國大會及中央執行委員會之決議,本黨黨員須絕對服從之”“下級機關須完全執行上級機關之命令”等。在這里,我們理解,“受指揮監督”“絕對服從”“完全執行”等表述可以看作是“看齊意識”的體現。
大革命的失敗和之后黨內接二連三出現的錯誤,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的權威。1935年1月召開的遵義會議,不僅結束了李德、博古的錯誤軍事指揮,更重要的是,事實上確立了毛澤東在*的領導地位。遵義會議極大地增強了黨和紅軍的團結意識、看齊意識。從這個意義上講,遵義會議也是黨的歷史上對“看齊意識”這一問題在認識上走向成熟的重大轉折點。
盡管如此,黨內仍然存在消極看齊、破壞團結統一的現象。長征途中,張國燾個人野心膨脹,以至于公然與中央分庭抗禮,另立“中央”。王明于1937年底回國后,公然提出與中央對立的“一切經過統一戰線”“一切服從統一戰線”的錯誤主張,隨后又在主持長江局工作期間避開中央擅自發號施令。張國燾和王明的行為,都是黨內極少數高級干部嚴重缺乏“看齊意識”的典型。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長征途中朱德、彭德懷等堅決同張國燾的分裂行為作斗爭,堅決擁護*的領導和路線方針政策,體現了優秀共產黨員的“看齊意識”。
正是因為絕大多數黨員能夠自覺地同以毛澤東的*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保持高度一致,中國共產黨取得了長征的勝利以及之后一個又一個勝利。因此,毛澤東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深刻地總結指出:“只要我們共產黨的隊伍是整齊的,步調一致的,……那末,任何強大的敵人都是能被我們打倒的。”并重申了“四個服從”的黨的紀律。張聞天在大會報告提綱中指出:“推動落后的地方,不但使之與中央的進步看齊,而且超過之,以推動中央。”這是黨的歷史上首次將“看齊”與“中央”結合起來表述。
1942年至1945年開展的延安整風運動,要求全體黨員干部通過學習馬列主義理論“打通自己的思想,改變自己的作風,無條件地服從黨的指導”。緊接著,毛澤東在黨的七大預備會議上意味深長地指出:“要知道,一個隊伍經常是不大整齊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齊,向左看齊,向右看齊,向中看齊。我們要向中央基準看齊,向大會基準看齊。看齊是原則,有偏差是實際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齊。”這在黨的歷史上是首次對“看齊意識”作出深入闡述、生動表達。黨的七大以后,毛澤東提出建立報告制度,要求各中央局和分局“每兩個月,向中央和中央*作一次綜合報告”。這在黨的歷史上首次從制度層面強化“看齊意識”。這些都表明了黨對“看齊意識”的認識達到新的高度。
“看齊意識”的成熟完善
新中國成立以后,在這一時期黨的文件中,“看齊”的廣度得到擴大,并呈現鮮明的時代特點,即要求大家與“先進單位”“先進典型”“先進標準”“先進生產者”“先進水平”“進步分子”等看齊。針對執政之初的復雜環境,*提出必須實行高度集中統一的領導,向全黨發出“一切共產黨員都必須加強關于黨的集體領導的觀念”的號召。為深化黨員干部的“看齊意識”,全黨先后開展了整風、整黨運動。一是通過學習提高黨員干部的政治覺悟;二是剔除黨內無組織、無紀律的“害群之馬”“異己分子”。整風整黨運動的開展,形成了良好政治生活的風氣,增強了黨的領導權威,保證了*制度在我國的順利建立。此外,為增強黨員干部對團結的重要性的認識,防止驕傲情緒和夸大個人作用的傾向在黨內滋生蔓延,黨的七屆四中全會通過了《關于增強黨的團結的決議》,提出了可以看作是增強“看齊意識”的“六條規定”,對維護黨的團結發揮了重要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十一屆五中全會和六中全會分別通過了《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于當時恢復和健全黨內民主、維護黨的集中統一、嚴肅黨的紀律、促進黨的團結,確保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在*周圍發揮了重要歷史作用,“看齊意識”不斷走向成熟。
“看齊意識”的重提強化
自1945年毛澤東使用“向中央基準看齊”的表述之后,時隔70年*再次把“看齊”同“*”放在一起,并將“全黨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同志的*保持高度一致”的表述精辟概括為“看齊意識”,這在黨的歷史上是一個創舉。
黨的十八大以來,*多次強調、并深刻闡述了“看齊意識”的重要意義,對這一問題的高度重視在黨的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從而使“看齊”在全黨喊響起來,成為振奮全黨精氣神的最強音。首先,自2015年12月*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看齊意識”之后,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他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看齊意識”。其次,黨的十八大以來*精心部署,在全黨一環扣一環、緊鑼密鼓地開展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其目的和著眼點都是為了解決黨內存在的一些人不守政治紀律、政治規矩、組織紀律散漫等“看齊意識”不強的問題。再次,以*同志的*強力反腐,堅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懲、“打虎拍蠅獵狐”齊發力,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效,在黨內形成了強大的震懾,從而引導黨員干部自覺主動地向*看齊。最后,*堅持“制度治黨”。先后頒布實施了《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又審議通過了《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從制度上來保證“看齊意識”的貫徹落實。也就是說,“看齊意識”不僅僅是喊得響的口號,更應該是踏踏實實的全黨行動。只要我們8800多萬中國共產黨黨員緊密地團結在以*同志的*周圍,自覺地體現高度的“看齊意識”,我們就一定能夠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