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抓機遇心得體會范文一
時值深秋,2013年11月1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勝利閉幕。全會聽取和討論了*同志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為未來的十年繪下了美好的藍圖。其中在財稅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化解社會矛盾改革、農民權利改革、武裝力量改革以及生態保護改革方面的論述均有較大建樹。通過幾天的認真學習和思考,筆者就基層農村的改革與發展談幾點自己的心得體會。
改革的實踐在基層農村,基層農村的改革者肩負很大的歷史重任。遙想35年前,改革開放之初,是安徽小崗村農民對包干到戶的大膽探索,掀起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中國改革開放的豐碩成果正是建立在這樣許許多多基層改革者的探索之上。30多年來我國農村的改革與發展,極大解放了農村的生產力,有力促進了農業產業、農民增收、農村繁榮,使我國廣袤的農村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富裕了百姓的生活,也極大鼓舞了一線改革者的干勁。
通過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我深刻領會我黨在新的歷史時期對于推進農村、農業、農民發展的戰略地位以及重大意義,進一步明確了農村工作的具體要求,并將作為一項長期的歷史任務持之以恒,抓緊抓好。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從小就對基層改革耳濡目染,基層農村改革對我而言,可謂是又欣喜又擔心。一方面,農村扶貧工作在各級政府的重視下,工作環境在持續改善,工作力度得到加大,農村工作成效更佳突顯,十八屆三中全會一定會給基層工作提供很好的歷史機遇。另一方面,機遇與挑戰并存,若想抓住機遇謀發展,就必須開拓創新,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搞好“三農”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這是基層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責任。
抓住機遇,迎接挑戰,謀求農村發展,搞好農業創收,增加農民收益,除了相關政策法規的指導和良好時機的輔助之外,關鍵取決于人的素質。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做好基層農村工作,尤其要提高農村改革的實踐者的自身素質。
一是不斷學習加強理論學習,切實領會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尤其是《決定》對“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理論聯系實際,用黨的最新理論知識指導農村工作的實踐。
二是強化業務能力與素質的鍛煉,不斷深入農村工作的第一線,掌握農村工作的第一手材料,不怕吃苦,不怕受累,為農村工作決策者提供可靠信息,為農村貧困者提供最合理的幫助。
三是廉政教育,規范管理,全面提升農村工作者的工作作風,結合《決定》對廉政建設和作風建設的論述,每個黨員干部都要對自身并聯系農村工作對自己進行自查,努力切實保證自身的工作作風向*靠攏。
四是嚴格考核,注重激勵,把對農村工作者的考核列入日常考核工作,采取平時觀察與年終考核相結合的方法,通過自我總結、包村干部負責、群眾測評等方式,明確個體薄弱環節所在,為下一步按需施教打下基礎。
改革不止步,中國再出發。我們有理由相信,基層改革者的隊伍將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斷發展壯大,中國的改革也將在全面深化中展現奮發有為的嶄新風貌。
搶抓機遇心得體會范文二
根據學院會議精神,后勤組織全體員工,認真學習、領會“一帶一路”的內涵。
2013年*在視察哈薩克斯坦提出了“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今年“兩會”國家又提出了“一帶一路”的發展規劃,我們新疆又地處亞歐大陸地理中心,是我國向西開放的橋頭堡,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重要節點和核心地區,新疆被定位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位于天山北坡經濟帶、“烏(魯木齊)昌(吉)石(河子)”城市群核心地帶的烏魯木齊,適時承接交通樞紐中心、商貿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教育文化中心、醫療服務中心功能,面臨又一次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學院緊緊抓著這次機遇,努力為打造教育文化中心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撐。
未來,雖然面臨種種挑戰,但是我們新疆發展開始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學院要抓住這次發展的大好機遇,快速實現我院“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奮斗目標。同時我們后勤也迎來了大發展。作為保障學院教育教學正常運行的服務部門,我們有信心為學院的發展發揮好“管家”職責,也將為學院發展做好獻言獻策的作用,同時也使學院后勤工作上臺階、上水平而努力奮斗。
通過學習,我們后勤全體員工一致認為要抓住發展機遇,創造條件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爭取資金,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新建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中心,項目已經完成了國內所有審批程序,自治區發改委已經下達了項目批復,建筑面積20000平米,總投資6500萬元。
新疆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中心建設,將顯著改善學院教育教學環境,能夠緩解學院教室、實訓室不足、多媒體教室短缺等現狀。為學院教學及培訓擴大規模提供了有力保障。
2、抓住發展機遇,擴大基礎設施建設
組織人力,積極申報項目,準備新建中亞國際農業交流中心,項目規劃方案總投資1.5億元。項目建成后,中亞五國將對我國的農業技術、生產模式、農產品轉化等農業技術培訓方面產生較強的需求,為提高職業教育辦學質量,培養適應合作專業建設的國際化師資奠定基礎。
3、申請自治區財政專項資金,新建學院教學主樓
4、籌措資金,完善基礎設施
目前,學院基礎設施比較薄弱,不能滿足未來學院發展的需要。因此,學院需擴大校內基礎設施,現有的設施急需改善維修,如:學院衛生間改造、圖書館粉刷、宿舍樓粉刷等。努力解決學院“冷、漏、破、舊”等現象。
5、加強管理,提高服務質量
繼續落實“優質、高效、快捷、周到”的后勤服務理念。進一步做好服務學院教育教學改革工作,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師生滿意度為目標,著力解決冷、漏、破、舊等現象,為學院建設“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總體目標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