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屆三中全會心得體會第一篇
十九屆三中全會總結了35年來中國改革開放的基本經驗,提出了下一步改革的總體目標,部署了深化改革的關鍵步驟,理清了深化改革的重要概念,描繪了深化改革的宏偉藍圖,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學指南和行動綱領。
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它不僅標志著中國進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時代,而且將影響21世紀中國的姿態軌跡和世界的秩序格局。關于經濟體制改革問題,我認為全會有三個亮點:一是突出重點,以經濟體制改革牽引其他改革,進而推出全面改革新的路線圖;二是精準定位,提出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三是限時完成,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上的改革不能無限地拉長,加陜完善*制度。
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對中國政治體制改革設計的基本路徑是以政府職能轉變為突破口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而推進整個政治體制改革,實現以黨內民主的發展帶動人民民主的發展。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關于政治體制改革的工作部署和體制機制創新,將會從政府與市場關系、中央與地方權力劃分、民意表達渠道、反腐、干部考核等五個方面突破以往瓶頸。
作為一名基層審計工作人員,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對自己做出以下要求:一是要以全會精神為指導,創新審計思路。要深入總結全年工作,認真對照確定的各項任務目標,全面梳理工作進展情況。二是要以轉型升級為目標,進一步尋求工作突破。要深化審計監督力度,在規范管理、提高審計質量和成效上下功夫,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三是要以轉變工作作風為抓手,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
十九屆三中全會心得體會第二篇
通過這幾天的學習,作為一名基層審計新人,更要全面、準確地學習貫徹全會精神,把全會精神化作做好本職工作的強大動力。
自從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任職以來,各項改革政策有如重拳出擊,在各個領域掀起激浪。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是我們黨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更是老百姓的一件大事。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十九屆三中全會將把改革開放大業和*現代化的進程,推向新的更高境界。此次改革政策力度之大,范圍之廣,都是空前的。這將是推動我國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的歷史新起點,將給全國人民帶去無限美好的前程,從而將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夯實基礎。
改革是十九屆三中全會提得最多的問題,也是最迫切的問題。從“八項規定”到“厲行節約”,從“中國夢”到“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活動”,林林總總,一系列活動的開展,我們黨無不在時時詮釋著改革的要義。通過此次十九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學習,作為一名審計局新人,扎根基層,更要不斷根據社會發展需求,來改革,勇創新,提升服務水平。
因此,對于審計新人,要結合十九屆三中全會精神,結合實際,結合當前審計工作的需要,還要做到四個落實。
一是把會議精神落實到服務發展大局中。緊緊圍繞縣政府大力實施的“生態立縣、旅游興縣、工業強縣、椒畜富民、民生優先”五大發展戰略,自覺把審計工作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之中,找準審計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切入點,在具體審計項目中突出關注財政管理和資金績效,更加注重從體制、機制、制度的宏觀層面分析和反映問題,發揮監督、服務和促進作用,當好“衛士”、“謀士”和“勇士”。
二是把會議精神落實到圓滿完成全年任務中。以十九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全年審計工作的目標任務,嚴格貫徹“六個方面下功夫”的要求,總攬全局、提振精神、突出重點、狠抓落實,確保高質量完成局里安排的各項目標任務。
三是把會議精神落實到提升審計工作質量中。作為審計新人,要把學習審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審計業務實踐性強,審計新人要積極向審計前輩不斷學習審計業務技能,學習致用。審計質量事關審計事業的生命,要緊緊圍繞提高審計質量,多學、多問,認認真真多向審計前輩學習。抓好審計整改、審計結果公告、審計審理等各項工作;尤其要注重審計成果轉化,在方案制定、現場審計、撰寫報告的過程中,全面樹立“成果”意識,做好加工、提煉、挖掘和歸納,力爭在打造“精品”項目上取得突破。
四是把會議精神落實到提高審計工作效能中。按照教育培訓計劃,做好各項教育培訓工作,特別是掌握計算機審計方法,提高審計業務技能,提高依法審計的能力。按照全國、全市、全縣、全局審計機關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的要求和部署,認真抓好各項工作落實,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市委“十個不準”和縣上十項規定,堅持原則,廉潔自律,確保廉潔審計。
十九屆三中全會已經閉幕了,要把學習貫徹十九屆三中全會精神與推動當前自身工作結合起來,同時,要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精神為契機,真正把學習的成果轉化為推進自身實際工作的強大動力,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活動”和全會精神,為建設精彩、富裕、休閑、美麗、平安、民生“六類特色”;為進一步擦亮“七彩?大秦嶺會客廳”的牌子;為“中國夢”“夢”而努力。
十九屆三中全會心得體會第三篇
隨著11月9日,十九屆三中全會于北京開幕,一場關于如何讓中國這艘東方巨輪繼續高速、安全航行的討論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新一屆領導團隊如何“轉舵”、“揚帆”也成為全球焦點。
回顧歷史,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改革之門。歷經磨難后,1978年的這一次平常的大會卻做出了一個不平常的抉擇:實行改革開放,歸*。站在這一里程碑上,老一輩中央領導集體清醒的認識到,在全球高速發展的時代,我們不能閉關鎖國,“落后就要挨打”永遠不會過時。
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到十九屆三中全會,35年的改革歷程,我們經歷了*初步階段,我們經歷了*改革開放階段,在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在改革進入深水區和攻堅區的關鍵時期,面對民眾拆解“硬骨頭”的期盼,需要*直面“發展與轉型”關、“政府與市場”關、“公平與正義”關三個“關口”考驗,帶領十幾億人民再續光榮和夢想。
直面“發展與轉型”關,突破傳統增長模式束縛,確保增速“換擋”期的中國經濟行穩致遠。十八大以來,我國出臺一系列舉措:全面審計地方政府債務、出臺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改革“路線圖”、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鼓勵科技創新,等等,皆宣示著深化改革、加快經濟轉型的決心。發展與轉型,宛如拉動中國經濟騰飛的“雙翼”,只有找到二者間的“黃金平衡點”,在發展中壯大經濟穩住就業,在轉型中提升經濟質量和效益,突破限制,進一步完善土地、金融、財稅、價格等機制機制,才能化解產能過剩之難,實現經濟升級轉型,推動深化改革發展。
直面“政府與市場”關,劃清相互的邊界,從根本上轉變“萬能政府”形象,建設服務型政府!罢兴鶠橛兴粸椤。中國改革處于深水區和攻堅區的國情要求采取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加法”,徹底理清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邊界。轉變政府職能是此次三中全會民眾期盼拆解的六大“硬骨頭”之一,是政治改革、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國家興旺的根本。我們期盼在十九屆三中全會中政府機構進一步精簡、辦事程序進一步簡化,期盼減少不必要的政府干預,放開市場準入,打開長期存在的‘玻璃門’‘天花板’,將阻礙深化改革的一個個“硬骨頭”咬碎、嚼爛。
直面“公平與正義”關,努力實現共享共富,促進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實現公平正義,是發展的活力源泉與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也是中國在社會轉型期必須跨過的關口”。一個積極向上、崇尚法治民主的社會,平公正的社會環境是人們的期盼。只有一視同仁,按章辦事,遇事講規則制度而不是講關系或者潛規則,才能帶來安全感和公信力,筑牢黨群干群關系,使黨在新時期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實現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揚帆起航,轉變職能激發改革活力。自新一屆中央政府履職以來,讓我們看到了“壯士斷腕”的勇氣、老虎蒼蠅一起打的決心,以及振興市場經濟的信心。政府一系列舉措,既是為了轉變職能,更是為了激發改革活力,為進一步深化改革探路。我們相信,在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帶領下,此次盛會之后,我們將揚起改革之帆,為實現*和小康社會而奮斗。
通過對十八大三中全會精神的學習,我深刻感覺到: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結合工作實際,精心學習好會議精神,認真領會會議精神,撰寫學習體會,貫徹落實各項規定和會議精神。要把握四個重點,在真學真懂真用上下功夫。
(1)增強主動性。認真研讀全會公報,深刻領會精神實質,切實把思想、行動統一到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把力量凝聚到落實全會精神的行動上來,明確工作目標和努力方向,推動審計工作上臺階上水平。
(2)提高敏感性。緊緊圍繞科學發展、轉型發展、跨越發展,認真研判審計工作面臨新情況,主動適應形勢變化,有效發揮審計保障經濟社會健康運行“免疫系統”功能。
(3)強化前瞻性。圍繞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轉變科學審計理念,按照“評價總體、揭露問題、規范管理、促進改革、提高效益、維護安全”的總體思路,創新措施,提升能力,通過審計監督著力解決深化改革和經濟運行中的體制、機制、制度等深層次問題,提升審計成果運用水平。
(4)突出針對性。堅持把貫徹三中全會精神與做好實際工作結合起來,不斷增強進取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認真梳理,統籌兼顧,加大力度,攻堅克難,確保各項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作為一名基層審計人員,要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積極開展黨的群眾路線和反對“四風”活動,使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成為審計新人的自覺行動;正確處理好單位內部矛盾,加強協作,團結拼搏,爭取取得更大的成績為審計工作作出新貢獻。貫徹全會精神努力為建設建設精彩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