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和風雨等自然現象一樣,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預測預報的。當地殼的應力應變在逐漸積累、加強的過程中,就會引起震源及其附近物質發生物理、化學等一系列異常變化。我們稱這些與地震孕育、發生有關聯的異常變化現象為地震前兆。本文大風車網小編將為你介紹一些關于巴中地震的信息,包含地震帶分布,歷史上巴中地震記錄,以及地震逃生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一、巴中歷史上地震數據記錄
巴中位于龍門山斷裂帶外 發生破壞性強震可能性小我查了一下資料,有明確文字記載、震級在七級或超過七級以上的地震有過14次之多次:
1.唐憲宗元和九年三月丙辰(公元814年4月6日),發生在四川西昌一帶;
2.南宋寧宗嘉定九年二月辛亥(公元1216年3月24日),發生在四川馬湖一帶;
3.明嘉靖十五年二月二十八日(公元1536年3月29日),發生在四川西昌北;
4.清雍正三年六月二十三日(公元1725年8月1日),發生在四川康定一帶;
5.清乾隆五十一年五月戊申(公元 1786年6月1日),四川康定再次發生大地震,不過,震中南移;
6.清乾隆五十一年五月十五日(公元1786年6月10日),發生在四川瀘定一帶;
7.清嘉慶二十一年十月二十日(公元 1816年12月8日),發生在四川爐霍一帶;
8.清道光三十年八月初七(公元1850年9月12日)。發生在四川西昌、普格間,被砸死的有20652人;
9.清同治九年三月十一日(公元1870年4月11日),發生在四川巴塘一帶;
10.清光緒十九年七月十八日(公元1893年8月29日),發生在四川道孚乾寧一帶;
11.清光緒三十年七月二十日(1904年8月30日),發生在四川道孚一帶;
12.1933年8月25日迭溪地震,7.5級,二萬多人死亡,發生在茂汶縣迭溪。
13.1976年8月16日和23日松潘地震,7.2級,發生在茂縣和平武之間,有兩次。
14.2008年5月21日汶川地震,8.0級,震中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映秀鎮與漩口鎮交界處。
二、巴中地震帶分布圖
三、地震逃生注意事項
震時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的地方是應急防護的較好方法。所謂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據不同的情況做出不同的對策。
學校避震
正在上課時,要在教師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
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應當有組織地撤離。
千萬不要跳樓!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陽臺上去!
必要時應在室外上課。
家庭避震
地震預警時間短暫,室內避震更具有現實性,而室內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幸存的相對安全地點,可稱其為避震空間。這主要是指大塊倒塌體與支撐物構成的空間。
室內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是:
炕沿下、堅固家具附近;
內墻墻根、墻角;
廚房、廁所、儲藏室等開間小的地方。
公共場所避震
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不要慌亂,不要擁向出口,要避免擁擠,要避開人流,避免被擠到墻壁或柵欄處。
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
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
用書包等保護頭部;
等地震過去后,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在商場、書店、展覽、地鐵等處:
選擇結實的柜臺、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墻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 避開玻璃門窗、玻璃櫥窗或柜臺; 避開高大不穩或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 避開廣告牌、吊燈等高聳或懸掛物。
在行駛的電(汽)車內:
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傷; 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地震過去后再下車。
戶外避震
就地選擇開闊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
不要隨便返回室內。
避開高大建筑物或構筑物:
樓房,特別是有玻璃幕墻的建筑;
過街橋、立交橋;
高煙囪、水塔下。
避開危險物、高聳或懸掛物:
變壓器、電線桿、路燈等;
廣告牌、吊車等。
避開其他危險場所:
狹窄的街道;
危舊房屋,危墻;
女兒墻、高門臉、雨篷下;
磚瓦、木料等物的堆放處。
車間工人避震
車間工人可以躲在車、機床及較高大設備下,不可驚慌亂跑,特殊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關閉易燃易爆、有毒氣體閥門,及時降低高溫、高壓管道的溫度和壓力,關閉運轉設備。大部分人員可撤離工作現場,在有安全防護的前提下,少部分人員留在現場隨時監視險情,及時處理可能發生的意外事件,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