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讀完了《數學家的故事》,腦子里就會時不時地跳出幾個數學家,比如高斯、牛頓、阿基米德、華羅庚。
我最崇拜的是約翰·伯努利,他1667年8月6日出生于巴塞爾。他不僅自己厲害,還成功教出了一大批出色的數學家,其中包括18世紀最著名的瑞士數學家歐拉、瑞士數學家克萊姆、法國數學家洛必達,以及他自己的兒子丹尼爾和侄子尼古拉二世。
我也崇拜阿基米德,阿基米德是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力學家、天文學家,與牛頓、高斯并稱為世界三大數學家。阿基米德在羅馬士兵攻打自己的國家時,沒有像其他人一樣急著逃跑,因為他還在桌子上聚精會神地解一道數學題。一個羅馬士兵突然出現在他的面前,命令他到馬塞勒斯去,遭到了阿基米德的嚴詞拒絕,他表示除非解答出問題,并給出證明,否則是不會去的。這句話把羅馬士兵激怒了,就這樣,阿基米德喪生在羅馬士兵的刀劍之下。
我還崇拜牛頓呢!因為他曾經說過一段經典的話:“我不知道在別人看來,我是什么樣的人,但在我自己看來,我不過就像是一個在海濱玩耍的小孩,為不時發現比尋常更為光滑的一塊卵石或比尋常更為美麗的一片貝殼而沾沾自喜,而對于展現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卻全然沒有發現。”在遙遠的1643年1月4日,在英格蘭林肯郡小鎮沃爾索浦的一個自耕農家庭里,牛頓出生了。牛頓是個早產兒,出生時只有3磅重,接生婆擔心牛頓是否能活下來,沒想到這樣弱小的一個小家伙會長成一位震古爍今的科學巨人。
除了蘋果砸在頭上發現了地心引力,牛頓還制造了磨坊的模型、小水鐘等。他還發現微積分,對光的研究也有貢獻,還構筑力學大廈呢!真是牛呀!
讀完這本《數學家的故事》,我感覺自己全身充滿力量。有一次奧數小考試,我被三道難題給難住了,我怎么想都提不出解題方法。這時腦海中似乎傳來一個低沉的聲音:“潘晨熙,你一定要用盡全部力量,來選取咱們應遵循的道路啊!”哦!原來是笛卡爾爺爺呀!好的,我會盡心盡力做完它們的。“你一定要冷靜!”他又說。“我一定會的。”我說。我繼續認真審題,啊,我做完了!我要感謝數學家給我的啟示,我長大了一定會成為數學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