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似因無情而堅強,實則因多情而最虛弱!莊子是人類最脆弱的心靈,最溫柔的心靈,最敏感,因而也是最容易受到傷害的心靈!這是鮑鵬山筆下的莊子,亦是我心中的莊子!
——題記
春秋末年,百家爭鳴,而與老子并名的莊子,同屬道家學派。初見莊子時,接觸到的便是他消極避世的思想,起初并不在意。但當我讀到《逍遙游》時,才倏而反應過來。或許,在莊子的心中,始終都藏著一塊神秘的凈土,那里平靜,自由,清新明朗。那里沒有紛飛的戰火。那里還有四季分明,令人神往。扶搖直上九萬里的大鵬,讓我不禁想撥開眼前的迷霧,去一探莊子真正的內心世界,去了解莊子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后來,我才發覺,莊子是人類最脆弱的心靈。一部《莊子》,一言以蔽之,就是對人類的憐憫。他有一身無雙的才能,卻避不入世。曾經,楚威王聽聞莊子賢能,便重金拉攏他。可面對對金銀財寶的誘惑,莊子卻未曾動搖。他只是笑著說:“我寧愿在小水溝里身心愉快地游泳,也不愿為國君所困!”剎那間,夢回千年前,場景在眼前隱隱浮現。我仿佛看到了莊子笑得云淡風輕,而未帶一絲貪婪之色的臉龐!那時的他,像只“絕云氣,負青天”的大鵬,一心只有遠方,而從未在乎俗事俗物!他在狼煙四起的亂世之中,卻仍然有一顆稚子般澄澈的心!
喜歡的不僅僅是《逍遙游》,更讓我沉迷其中的是《齊物論》中的《莊周夢蝶》!一讀“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便無端端生出了幾分夢幻卻又凄迷之意。這其中,不僅僅包含著莊子的“齊物論”思想,也飽含著他對自然的熱愛。在我的心底始終認為,莊子不像是一個消極避世的人。也許,是那個戰爭紛繁的時代與他內心向往的神秘凈土是不相同的。他無法逃離那個動亂的時代,但他亦不愿意放棄自己的理想。于是他拼命地在自己的思想中提醒自己要堅守內心的那方凈土。在那個諸侯不斷發動兼并戰爭的年代,他像一個失去心智的人,瘋狂地想鉆進心中的那方凈土之中,因此才有了后人眼中的“避世思想”吧!因此,戰亂使莊子“避世不出”,戰亂也同時造就了莊子!
然而,他終究還是無法放下世俗,亦無法進入凈土。他一邊為俗世擔憂,一邊又為俗世所困擾!這大概才是他被稱為“人類最脆弱的心靈”的緣由吧!
時光飛過數千年,猛然驚醒,不知身處何地。“以天為被,以地為床”,如清風般傳入我的耳中。回首之間,卻只見得一道淡然的身影倏而遠逝。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