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每天都有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基礎設施建設越來越完善,我們的城市也越來越漂亮,城市飛速發展為市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最近就有很多朋友向我咨詢,居住小區附近工地的噪音污染嚴重,擾亂了正常生活,即將升學的孩子也沒辦法安心學習,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環境噪聲污染,是指所產生的環境噪聲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噪聲排放標準,并干擾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現象。根據《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建筑施工過程中場界環境噪聲晝間(6:00-22:00)不得超過70分貝,夜間(22:00-6:00)不得超過55分貝。如果噪音擾民了,該怎么投訴呢?鶴崗噪音擾民投訴電話是多少?本文大風車網小編將為你介紹關于鶴崗噪音擾民的投訴電話和投訴方式。
《行風熱線》鶴崗市環境保護局 鶴崗市林業局
主持人:聽眾朋友上午好,歡迎您收聽由市糾風辦與市廣播電視臺聯合開辦的《行風熱線》節目,我是主持人梁珊,我是主持人小樂,今天我們邀請到鶴崗市環境保護局、鶴崗市林業局的領導以及各科室的負責人做客“行風熱線”直播間,就關注鶴崗藍專題與廣大聽眾進行互動交流。如果您有關于環境保護、污染防治、林業生態建設、林地、林權管理等方面的問題需要咨詢和了解,以及對部門在工作作風、優化營商環境中有問題要反映,請撥打直播間熱線電話3228483、3228484,節目以外的時間撥打欄目組線索電話3213664,您還可以關注鶴崗行風熱線微信平臺,參與節目反映心聲。同時鶴崗手機臺將在線同步直播,敬請收聽收看。
主持人:青山、綠水、藍天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更是我們構建美好家園不可或缺的自然條件。多年來,我市環保和林業等部門為我們的生態環境建設和環境保護默默地耕耘和奉獻,付出了許多的努力。今天我們邀請到了市環保局、市林業局的領導參加行風節目,同聽眾朋友見面,為大家答疑解惑,聽眾朋友們可以撥打我們的熱線電話參與我們的節目。
1主持人:下面首先請市環保局局長王雪松與廣大聽眾朋友們見面:市環保局局長王雪松:
大家好。我是環保局局長王雪松。今天很高興有機會通過《行風熱線》直播節目和大家交流互動,誠懇地聽取大家在環境保護方面咨詢、投訴和建議。首先,讓我代表市環境保護局對直播期間各位熱心聽眾的參與、咨詢和投訴表示歡迎;對大家熱切關注環境保護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謝!)
2、主持人:下面有請林業局黨委書記、局長武玉滋與廣大聽眾朋友們見面:
主持人好,聽眾朋友們,大家好!
我是林業局黨委書記、局長武玉滋,很高興在行風熱線節目中與大家見面,非常感謝廣大市民多年來對我們林業的關心、關注和支持。
今年以來,我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市委、市政府戰略部署,不斷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工作,取得了春季森林防火全面勝利,嚴厲打擊了破壞森林資源行為,保證了森林資源安全;大力開展了造林綠化活動和創建“森林城市”活動,促進了我市生態文明建設,以實際行動踐行了“鶴崗藍”保衛戰;加快了國有林場改革,推動了林下經濟發展,促進了林業職工就業增收,保證了林區社會穩定;積極推進了政務改革,加強了林業法制建設,完善了服務措施,努力向社會提供滿意的服務。但我們的工作離群眾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今天將借助“行風熱線”節目,與大家共同交流,歡迎大家提出寶貴意見。
今天,我局參加行風熱線節目的有:四位局領導及林政科、森林經營科、動管科、森林公安局、種苗站、產業科、防火辦、病防站的負責同志,這些都是林業面向社會的主要執法部門,對各位觀眾、聽眾提出的問題,我們將現場給予解答,并接受大家的監督。
主持人:請武局長為我們介紹一下林業當前的發展形勢?(林業局黨委書記、局長武玉滋)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積極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第一次將生態文明建設上升到了國家發展理念。黨的十九大對如何抓好生態文明建設進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的*深刻回答了為什么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么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提出了“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生態文明思想。省委、省政府今年7月6日,召開了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對今后如何加強我省生態環境建設,提出了新要求、新標準。市委也提出了“生態立市”發展目標。林業是陸地生態系統建設的主體,目前我們已全面停止了天然林采伐,今后林業的重點工作就是全面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實施國有林場改革,建設生態保護紅線,推進國土綠化,改善生態環境。這標志著我國林業正在實施由傳統林業向現代林業轉變,由以采伐利用木材為主向以生態建設為主轉變,標志著林業發展已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
主持人: 近年來,環境保護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和熱點,為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凸顯生態立市戰略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主導地位,進一步加快建設美麗鶴崗,市委提出了“鶴崗藍”三年行動計劃,為了讓更多市民認識“鶴崗藍”、了解“鶴崗藍”、支持“鶴崗藍”并參與“鶴崗藍”,下面請市環保局局長王雪松為大家全面介紹一下“鶴崗藍”,它是在一個什么樣的背景下出臺的?它有哪些目的和意義呢?(市環保局局長王雪松)
實施“鶴崗藍”三年行動計劃,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對推動鶴崗發展有著特殊而重大的意義。
從中央要求上看,加強生態建設是一場嚴峻的政治考驗。*總書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十八大以來,在*的努力下,生態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臺頻率之密、監管尺度之嚴、環境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生態環境保護正在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在這樣一個關鍵時期,*把生態環保定性為重大政治社會問題,咬緊牙關,爬過這個坡,邁過這道坎,這是事關我們黨第一個百年目標的承諾,作為一級黨委,我們必須承擔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
從鶴崗發展上看,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是實現轉型發展的必然要求。市十二次黨代會作出了轉型發展的戰略決策,實現百年煤城的華麗轉身,是經濟發展乃至城市發展的重要目標,長期以來,鶴崗作為煤炭城市曾有過輝煌,但目前依靠高投入、高污染、高產出的傳統發展路徑難以為繼,“資源詛咒”下的“四礦效應”日益突出,我們必須尋求建立在生態基礎上的高質量發展,不然早晚陷入“礦竭城衰”的悲慘境地。
從民生福祉上看,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是保障最普惠民生的客觀需要。生態環境事關鶴崗每一個人,提供優質生態產品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如果垃圾遍地、污水橫流、臭味熏天,各類污染層出不窮,生態破壞比比皆是,何談樹立以人的發展觀,何談建設活力邊城幸福家園。可以說,沒有生態,就沒有鶴崗人民的幸福。一句話,對于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我們必須保持持久的戰略定力。
其次,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對解決鶴崗問題有著積極而長遠的影響。我們常說,鶴崗生態優良。但是,我們要認識到,這是一個“總體論”,即從總體上看、從歷史進程上看、從與別人的比較中看,鶴崗的確是個生態優良的城市。我們更應該認識到,整體的優良掩蓋不了局部的環境污染,面上的優良代替不了點上的生態破壞。對此,我們必須保持高度的戰略清醒。
主持人:請林業局高武副局長為我們介紹一下林業的資源情況及其發揮的生態作用?(林業局副局長高武)
鶴崗市林業局始建于1963年,有7個國有林場,分布在鶴崗市西北部小興安嶺山區,對鶴崗市區及東南部三江平原具有重要生態屏障作用。國有林場共有土地總面積11萬余公頃,其中有林地面積9.4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86%。森林蓄積量有1000萬余立方米。
林區內有豐富的水資源。主要有細鱗河、十里河、小鶴立河、阿陵達河等河流。在林區內建有細鱗河水庫、五號水庫、小鶴立河水庫和十里河水庫,是我市城市生產、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地,對保證鶴崗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發揮著重大保障作用。
林區內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有高等野生植物86科536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6種。林內生長有大量野生藥用植物、食用植物、食用菌類、堅果植物、漿果植物及觀賞植物。有脊椎動物82科340種,其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6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43種。林區每年都出產大量綠色森林食品,如榛蘑、木耳、蜂蜜等,是我市人民的寶貴財富,也是我市人民休閑、旅游的勝地。
自2017年開始,國有林場全面停止了天然林采伐,森林將得到休養生息和全面保護,我市森林生態環境將會越來越好。
主持人:目前我市面臨的環境問題主要有哪些?(市環保局局長王雪松)
當前我市在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方面主要存在三大類問題。一是大氣污染問題。大氣污染已成為全市人民關注的焦點問題,每年環境信訪投訴案件的50%以上都是關于大氣污染問題。造成全市大氣污染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們的三大結構:能源結構、產業結構、運輸結構。從能源結構上看,原煤燃燒是造成大氣污染的最主要因素。目前建成區內2.5萬戶的棚戶區居民都在進行散煤低空燃燒,4000多戶餐飲業戶大都以原煤為主要燃料,大街小巷還有不計其數的小商販,全市每年大約燃燒16萬噸散煤,產生9000噸以上的污染物 。從產業結構看,我市以傳統產業居多,煤炭、電力、焦化、供熱等企業產值占據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85%以上,盡管大力推進行業清潔生產,強力督促企業達標排放,但每年依然向大氣排放2.6萬噸以上污染物。從運輸結構上,全市有10萬余輛機動車,每年排放污染物3.3萬噸以上。在這三大結構的交互作用下,加之春秋兩季130萬噸的秸稈焚燒,大氣污染程度可想而知。
二是流域水污染問題。水,是發展的資源、城市的靈魂和民生的血脈。我市有黑龍江松花江兩大水系126條中小河流,水資源總量32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2910立方米,高于全省(2156立方米)、全國(2200立方米)平均水平,以水定城、以水興城、以水麗城的條件得天獨厚。可是,由于長期以來管理治理不夠,企業與居民同時排污,生產和生活一并污染水體,機關、事業、企業、個人擠占侵占水域等問題由來已久,本可依賴的水利已變成人人厭惡的水患。特別是城區內的“兩河十四溝”,均一定程度存在著居民、國礦、工業企業、畜禽養殖的直排、偷排、間歇性排放、不達標排放等問題,致使劣五類水體占據較大比例,導致河道堵塞、水質下降、水功能基本喪失,一條條本應成為城市景觀的河渠變成異味熏天的納污溝塘。
三是城區山體破壞問題。在城區的北部西部山區,郁郁蔥蔥的森林中夾雜著裸露不堪的山體,城市的入口處有3座龍煤集團矸石山,六區還有9處礦區廢棄地、關閉礦井、地面塌陷坑,總面積約為45萬平方米,雖然進行了部分治理,但嚴重缺乏系統性修復,致使生態破壞相當嚴重。特別是,目前城區周邊依然有9戶正在生產的打石場和采砂場,生態治理和恢復收效甚微。經國土部門調查,全市因采礦活動造成的土地破壞面積約為4300公頃,治理完成率僅為9.1%,治理任務相當艱巨而繁重。
主持人:今年是“鶴崗藍”保衛戰三年行動的第一年,我市開展了空前的造林綠化活動和創建“森林城市”活動,下面請林業局張祥山副局長給我們介紹一下我市在造林綠化工作中取得了那些成就?(林業局張祥山副局長)
市委十二次全會提出了“生態立市”戰略目標,并做出了利用三年時間把我市建設成為“國家森林城市”戰略部署,我局作為林業主管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了市委、市政府的戰略部署,動員全市人民開展了大規模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和創建“森林城市”活動,全面實施了生態建設和修復工程,以實際行動踐行了“鶴崗藍”保衛戰,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2018年,全市全民義務植樹完成70余萬株。新建義務植樹基地8處,植樹面積536畝,栽植了“巾幗風采”林、“青年”林、“五一風采”林、“雙擁”林等四片紀念林,完成美麗鄉村建設21個,植樹761畝。
在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活動中,全市造林綠化成績顯著。共完成工程造林4424公頃,封山育林2065公頃,中幼林撫育3600公頃,退化林修復2552公頃。城鄉綠化卓有成效。新建城區綠地93公頃,城區公園綠地57.5公頃,改造提升郊野公園504公頃。共栽植各類喬灌木105萬株,鋪種草坪34.5萬平方米,栽種各類花卉870萬株,播撒花籽20萬平方米。共建設森林小區10個、森林單位10個,建設綠蔭停車場13950平方米,建設森林鄉鎮1個,建設森林村莊19個,改造提升農田林網39公頃。啟動了“兩河十四溝”清水秀岸綜合治理工程,全市共完成河流綠化42公里。道路綠化明顯加強。共完成國省道路綠化72公里,縣鄉道路3.6公里;林蔭道路建設5.3公里,建設城市綠道12公里。加強了礦山生態修復工作。完成露天礦區生態治理2.97公頃,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4.97公頃。
通過大力開展造林綠化活動,我市城市面貌、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為“鶴崗藍”保衛戰做出了應有貢獻。
主持人:除了這些,在生活中還有沒有反映比較突出的環境問題呢?(市環保局局長王雪松)
目前,環境問題日益成為重要的民生問題,老百姓過去“盼溫飽”,現在“盼環保”,過去“求生存”,現在“求生態”,對身邊的環境問題意見很大。在道路揚塵上,肆意改裝的大型貨車穿梭城區,不但存在重大安全隱患,還致使交通干線和城市道路被軋壞碾壞,途徑之處塵土飛揚與高音擾民交相并存。在主要城區里,2000多家中小餐飲業和100多戶汽車修配行散見于居住小區,異味和噪音擾民較為嚴重。在畜禽養殖上,市區有26家規模以上養殖場,污染處理設施配套率不足65%,還有8000多戶養殖散戶沒有污染防治設施,養殖小區和村莊污水亂流和臭氣熏天的現象較為普遍。在農村環境上,全市212個行政村中,對垃圾進行填埋的只有154個村,目前整個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率不足 30 %,污水處理率只有 25 %,城鄉差別較大。這些群眾身邊的環境問題,看似不大但隱患很深,處理不好可能誘發不穩定因素。
主持人:“鶴崗藍”保衛戰要求林業部門,要落實好濕地保護責任,請林業局副調研員張學友同志為我們介紹一下我市濕地保護和管理情況?(林業局副調研員張學友)
2018年鶴崗市濕地保護管理工作按照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進行了全面加強,并落實了整改措施。
按照省林業廳下發的三江平原濕地流失判讀數據,組織全市各有濕單位核查了區域內濕地面積減少情況,各單位根據實際問題制定了詳細整改方案,明確了整改措施、整改時限、還濕方式、責任人等內容。
在此基礎上,我局編制了《鶴崗市三江平原濕地面積減少問題整改方案》,并以市政府的名義印發給了全市各有濕單位。7月31日,組織召開了鶴崗市濕地保護管理工作推進會議,主管副市長徐連斌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對全市還濕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并針對嘟嚕河保護區內核心區存在耕地及權屬爭議問題提出了具體要求。現我市三江平原濕地面積減少工作已經進入整改實施階段,截止目前全市已還濕面積383.3公頃,并要求各濕地責任主體單位,要組織人員將已還濕地塊全部設立還濕標示牌。
目前,我們正在研究制定《鶴崗市濕地保護修復方案》,將進一步加強我市濕地保護工作。
主持人:我市在環境治理工作中主要存在哪些矛盾和問題呢?(市環保局局長王雪松)
全市環境質量的不平衡,生態優勢釋放的不充分,構成制約我市轉型發展的短板和薄弱環節。從環境質量來看,整體形勢不容樂觀,持續改善難度增大;從工作推進來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不平衡,部分工作滯后;從環保能力來看,環保工作基礎較為薄弱,環保機構隊伍與日益繁重的環保任務不適應。這些,都導致了環境形勢的嚴峻性、復雜性,環境問題的長期性、反復性,環保工作的多樣性、艱巨性,工作推進的艱苦性與群眾切身感受的主觀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不匹配。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以“鶴崗藍”為抓手,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精準施策,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解決,一步一個腳印的向前邁進
主持人:“鶴崗藍”保衛戰要求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行為,請森林公安局高鳳才局長為我們介紹一下森林公安局打擊破壞森林資源違法犯罪情況?(森林公安局高鳳才局長)
按照“鶴崗藍”保衛戰要求及省林業廳、省森林公安局、市林業局對打擊破壞森林資源違法犯罪活動的指示精神,我森林公安局結合我市森林資源現狀,對非法毀林種參、非法獵捕野生動物、非法侵占林地等違法犯罪活動進行了全面梳理,先后開展了“春雷行動”、“颶風行動”、“夏季攻勢”專項行動,嚴厲打擊了破壞森林資源犯罪活動。
截止目前,我森林公安共出動警力300余人次,出動警車100余臺次,受理刑事案件6起,其中:非法占用農用地案件1起,涉案人員1人;野生動物案件5起,已移送起訴4起,1起正在偵查之中。刑事拘留10人,取保候審1人,正在偵查核實1人。受理涉林行政案件10起,其中:非法改變林地用途案件8起,涉案人員9人,均正常查處之中,盜竊紅松堅果塔案件2起,涉案人員3人,其中1人給予行政拘留5日,2人給予行政拘留7日處罰。
目前,我市破壞森林資源犯罪活動已得到了有效遏制。今后,我森林公安局將進一步加大法制宣傳和查處力度,從源頭抓起,深挖違法犯罪行為根源,從嚴查處,為打贏“鶴崗藍”保衛戰,為確保我市森林資源安全努力工作。
主持人:市委市政府提出“鶴崗藍”三年行動計劃,充分體現了我市鐵腕治污的信心和決心,那么“鶴崗藍”的主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是什么?(市環保局局長王雪松)
市委、市政府以鶴崗藍,打響水土氣污染防治戰役,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著力提高生態文明意識,完善生態保護制度,建立生態發展模式,計劃用三年時間建設美麗鶴崗,讓鶴崗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
它的基本原則是,堅持把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作為基本方針。在資源開發利用中,把節約放在優先位置,以最少的資源消耗支撐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在環境保護與發展中,把保護放在優先位置,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在生態建設與修復中,以自然恢復為主,與人工修復相結合。堅持把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作為基本途徑。轉變發展方式,提升發展內涵,把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在資源高效循環利用、生態環境嚴格保護的基礎上,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堅持把弘揚生態文明和培育生態文化作為重要支撐。將生態文明納入*,加強生態文化教育,傳承生態文明精髓,倡導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提高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堅持把重點突破和整體推進作為工作方式。既立足當前,著力補齊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短板,解決好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問題;又著眼長遠,加強高端設計與鼓勵基層探索相結合,持之以恒地全面推進鶴崗藍戰略。
它的總體目標是,資源能源利用更加科學高效。能源消費總量和消費結構不斷優化,資源綜合利用、回收利用、循環利用水平和產出效率明顯提升。生態經濟主體地位基本確立。統籌推進高碳改造、低碳升級、無碳替代三大戰略,綠色環保產業確立區域經濟主體地位。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持續改善。PM2.5比2015年下降10%,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占比達到85%;水環境實現根本性好轉,市區消滅黑臭水體,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為100%,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為69%;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市區森林覆蓋率達到71%,增加0.2%,生態系統穩定性明顯增強。生態文明建設制度形成體系。基本形成源頭預防、過程控制、損害賠償、責任追究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自然資源資產產權交易、生態保護紅線、生態保護激勵機制、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等關鍵性制度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生態立法實現歷史性突破。生態文明風尚成為社會自覺。在社會成員中宣傳普及生態科學知識,在廣大企業中培育生態文化品牌,在文藝作品中反映生態理念,推動形成節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
主持人:近兩年,我市森林病蟲害發生較為嚴重,已危及了森林資源安全,請林業局病防站站長李華東站長為我們介紹一下我市發生情況,采取了那些防控措施?(林業局病防站站長李華東)
森林病蟲害和農業病蟲害一樣,在森林或單株樹木上時常發生,在大面積嚴重發生時將影響林木生長,甚至導致林木死亡,嚴重時將引起成片或大面積死亡。森林病蟲災害有“不冒煙的森林火災”之稱,對森林資源安全危害極大。
近年來,鶴崗市林區主要發生了果梢斑螟危害。這是一種重要的針葉樹蛀食類害蟲,蟲期復雜,隱蔽性強,防治難度大。主要危害紅松的球果及枝梢,造成紅松不結實或結實品質下降,現已在我省東部山區大發生,造成了嚴重經濟損失。國家林業局高度重視,要求全力做好梢斑螟防治工作。
為做好防控工作,我局成立了果梢斑螟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綜合防控方案,明確了責任,安排了任務,籌措了資金、藥品,落實了具體防治措施。 一是采用了生物制劑防治,于6月6日至10日果梢斑螟幼蟲期,利用傍晚形成逆溫層時施放煙劑防治,共施放苦參堿煙劑32噸,防治面積近3.0萬畝;二是采用了生物防治,于6月23日至25日果梢斑螟卵期前,布設赤眼蜂卡3.0萬個,防控面積2.5萬畝;三是采用低毒藥劑防治,于小面積、重點地塊,利用無人機噴灑煙堿藥劑120畝;四是采用物理防治,設置人工鳥巢250只,設置誘殺黑光燈60臺。春季我局共投入資金50萬元,動用人工千余工日,出動車輛80臺班用于防控工作。
經東北林業大學現場采樣調查,對我局施放煙劑防治果梢斑螟的效果給予了肯定,我局果梢斑螟綜合防治取得階段性成效。
主持人:王局長對“鶴崗藍”作出了深刻的詮釋,深刻體現了市委實施環境污染治理的決心,也為廣大市民群眾增添了信心,我在這里動員廣大市民朋友積極參與到其中,爭做一名環境衛士,為我們家鄉的生態環境治理貢獻一份力量。下面請市環保局局長王雪松作總結發言:
感謝市民群眾的監督和參與,對大家今天提出的問題,能立即解決的我們將在直播結束后立即主動和您聯系,爭取在第一時間內幫您解決。需要調查取證的,我們將組織相關業務科室立即開展工作,在5個工作日之內將全部處理結果上報到市糾風辦和《行風熱線》節目組。對于聽眾們提出的一些好的意見和建議,我們將把這些問題吸納到市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當中,確定專人研究,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給人民群眾一個比較滿意、令人信服的答復。
在這里我們鄭重承諾,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一如既往的堅持以改善鶴崗環境質量為根本目標,以維護人民群眾的環境權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繼續保持打擊環境違法企業的高壓態勢,努力讓人民群眾喝上干凈的水、呼吸清潔的空氣,在良好的環境中圖振興、謀發展,全力推動我市轉型發展。
主持人:下面有請 林業局黨委書記、局長武玉滋給大家作下總結發言。
聽眾朋友,今天的“行風熱線”節目雖然結束了,但林業的發展永遠在路上。今后,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論,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省、市委十二次黨代會精神,進一步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加強生態建設和林業產業建設,為打造更加優良的生態環境,為打贏“鶴崗藍”保衛戰,為向社會提供更加豐富的森林綠色產品貢獻力量,用實際行動回報廣大群眾對我們林業的關心和厚愛,我們衷心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建議和批評。
在節目即將結束之際,再次感謝廣大聽眾朋友們對林業工作的關心和大力支持。謝謝大家!
在節目中有聽眾朋友打來電話舉報礦務局綜合樓有一家汽車修配廠氣泵擾民的事,市環保局環境監察支隊科員華正宏給予認真解答并承諾馬上進行現場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