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經濟結構調整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 我們今天的會議開得很成功,回顧了陽泉市結構調整三的不平凡歷程,總結了以調整結構為主線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基本經驗,明確了到XX全市進一步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明顯見效的盤子,表彰了在經濟結構調整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陽泉的新一輪經濟結構調整起步于“九五”末全市經濟處于極度困難和嚴重徘徊之際,發展于市場供求發生根本轉變的機遇期間,初見成效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起始階段。今天上午,謝海代市長作了一個很好的報告,這個報告言而有物,比較實在,從五個方面總結了三來陽泉經濟結構調整取得的顯著成效,從四個方面總結了經濟結構調整的成功經驗,從六個方面分析了全市經濟結構調整存在的困難和突出問題,確定了到XX我市經濟結構調整的目標任務和戰略對策,明確提出了一產業重點抓“一體三化”,二產業繼續堅持“四大”的戰略原則和“八大產業”的調整重點,三產業重點抓通訊、交通、商貿、房地產、旅游等五大產業的調整思路。尤其是聽了八個單位的經驗介紹,看了沒有發言單位的經驗材料,很受鼓舞,很受啟發。盂縣經過短短三的調整經濟結構煥發了勃勃的生機,令人刮目相看。陽泉市農村信用社是農村的合作經營組織,它的資本和力量,它所涉及的范圍,與陽泉市其他金融部門相比它是小弟弟,他們靠金融體制改革,靠全心全意為農村和全市經濟結構調整服務的思想和精神,為陽泉市的經濟結構調整做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事跡感人,成績顯著,堪稱功臣。小單位、小資本、小金融只要進行大力度的改革和服務觀念的大調整,同樣也能做出大的貢獻,體現出它對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陽煤集團是陽泉市的大哥大,經過三的調整,迅速融入全國、全球經濟大潮,展現出了光明的前途和蓬勃的朝氣。我剛來陽泉工作時,陽煤集團就提出“以大搏強,十百億”的目標,說實在話,當時并沒有引起我十分的關注,隨著這幾的工作,我才真正感受到這句話沉甸甸的份量。由的多億,到今完全有望突破五十個億,XX邁上一百個億的臺階,提前三實現“以大搏強,十百億”的目標。陽鋁是陽泉地方企業的龍頭老大,從過去的十三三萬噸,到今天的一百三十天三萬噸,翻了一番,改造成了六萬噸,進入全國同行業二十強。遠鑫實業公司是九十代破土而出的私營企業,短短幾資本擴展到三個億,成為納稅近兩千萬元的民營企業。經濟結構調整煥發了陽泉企業的青春,使一批企業找準了在市場經濟中的位置,看到了自己發展的前途。蔭營鎮是撤鄉并鎮以來全市經濟發展最好的鄉鎮,在這幾當中抓住經濟結構調整這條主線,抓住鄉村企業體制改革和機制轉換這個根本環節,立足于本地資源,使一大批鄉村企業重新煥發了生機。這些經驗都很好,我們一定要認真總結,廣泛推廣。今天,我只講一個問題:請全體同志務必要認真地學習貫徹“xxxx”重要思想,以三經濟結構調整取得的成績為契機、為起點,在陽泉市老工業基地改造和振興的事業中,繼續以經濟結構調整為主線,使我們的經濟建設有新思路、改革有新突破、開放有新局面、各項工作有新舉措。三經濟結構調整非常艱難,陽泉市經濟從滑入低谷到逐步地轉向健康穩步發展,同志們要珍惜這樣的成果,但是一定不可以滿足于現狀,要深刻地、清醒地認識到,這點小勝在我們這個老工業基地的改造、振興和發展接續性產業的偉大事業中,僅僅是一個良好的起步。三的光輝實踐證明,以經濟結構調整為主線是非常正確的、成效是十分顯著的,但是要使經濟結構調整深入、持久、健康地發展下去,要走的路程還非常漫長而艱難,面臨的挑戰非常嚴峻,面臨的任務非常繁重。在這三實踐中,我深深感到,推動經濟結構調整最難的問題是,各級領導干部、廣大人民群眾思想的解放、觀念的轉變和體制的改革、機制的創新。具體到經濟結構調整當中最難的任務是什么?就是要讓市場來配置資源,促進陽泉大大小小的企業和要素重組。最近一個時期,我經常深入思考,陽泉市作為國家的一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是怎么樣形成的?怎么樣針對性地做好改造和振興的工作?我們陽泉市能夠作為全國老工業基地掛上號,就是因為我們有“四大金剛”再加上“五小產業群體”。一大金剛就是陽泉礦務局,有千萬噸煤炭產量的生產規模;二大是陽鋼,有近百萬噸的猛鐵生產能力;三大是晉東化工廠,是我國國防建設的化工(炸藥)基地;四大是河坡、娘電、晨光、陽光電廠等一群電力企業。“五小群體”就是:小煤窯、小煉鐵、小建材、小化工、小耐火。這“五小群體”加上“四大金剛”,就是我們經濟主體的特征,也是我們能夠成為老工業基地的主要依托。這種經濟主體同的特點是:一,“四大金剛”和計劃經濟形成的“五小產業群體”,它的產品都是資源開采型和資源加工型;二,它的投資都是國家和集體的;三,它的產品都是納入國家計劃的統配統銷當中。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陽泉市、縣、村這么多建起來的“五小產業群體”,大都是“四大金剛”的拾遺補缺。這些“五小群體”的產品大都是為國家大企業做“糧食”供應的。所以,就形成陽泉市老工業基地“四大金剛”和“五小產業群體”的特殊的關系:即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大工業在計劃經濟、短缺經濟時期很吃香,同樣“五小產業群體”日子也很好過,一旦大企業遇到困難,我們的“五小群體”隨之困難重重,危機四起。這樣一種經濟的格局,這樣一種經濟的成份,這樣一種經濟結構,其明顯特點:一是黑,反映了我們的企業主要從事資源開采和原始生產;二是粗,我們的產品粗,企業內部管理粗,科技含量極低,基本生產形式是資源+勞動=生產力;三是散,社會資源、生產力要素分散到方方面面,上至中央企業、省營企業、市營企業,下到縣營企業、鄉營企業、村營企業同來瓜分這一點有限的社會資源,形成了滿天星這樣一種分散格局;四是重,“四大金剛”也罷,“五小群體”也罷,它的投資都是國家和集體的,所以相當大的社會功能加到了企業身上,企業背起了辦社會的沉重負擔。解決老工業基地帶來的黑、粗、散、重等結構性問題,盡管非常難,但我感到最難的還是思想的解放、觀念的更新、體制的改革、機制的轉變,尤其是新舊觀念的碰撞和思想解放是一個艱難漫長的過程,我們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要細致地、耐心地、艱苦地來做好這項工作。這個問題是老工業城市特有的、是經濟結構調整當中最大的一個任務,也是阻礙我們陽泉融入全國全球經濟大潮的一個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