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篇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
我們組討論的專題是“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樹立‘振興教育,人人有責’的思想觀念,破除坐而論道、怨天尤人的陳風陋習,努力形成‘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的良好風氣。”
曾經在一篇體會到教師的責任之重大。
有人把教師比作“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學生;有人把教師比作“春蠶”,“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些褒獎之詞都是社會對教師責任的贊美與肯定。
實踐證明,一個有責任意識的教師,在人生道路上也比較容易有所作為。從古代的孔子、孟子,到近代的徐特立、陶行知,到現代的魏書生、王西文等千千萬萬優秀教師,人們都能感受到一種品格,一種境界,這就是一名教師的責任。
其實,在我們四十九中這個教育大家庭中,不論是學校領導,還是老師們都有很強的責任意識。大家不斷加強自我教育,對工作認真負責,不斷更新知識,不斷探索科學的教學方法,積極參與教研活動。例如,本學期我們在校領導的倡導下,開展了提高課堂效率的活動。通過學習洋思,并結合我校實際,積極探索著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新課堂教學模式。學校搭建起新的教育平臺,教師們積極參與,在實踐中探索,而這背后的決定因素是事業心、責任心和敬業精神。
那么,如何強化教師的責任意識呢?
一、要身體力行,以人育人。
我認為要從課堂做起,從小事做起;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自己先要做到,并且要做得更好。例如,教師要求學生不遲到,不早退,上課認真聽講,積極思考,認真完成作業,講文明、有禮貌等等,但在教師對學生有所要求的同時,學生對老師也有所期望,那就是嚴謹,認真,有學問,有修養,熱愛學生,業務水平高,課上得好,尊重學生,處事公正等等。也就是說,師生雙方應該是平等的、互相配合的,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學為人師,身正為范。
教師在學生眼里是完美的化身,是榜樣,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學生的關注。因此教師的人格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甚至是終生的,尤其是教師不良的行為所產生的負面影響更是無法挽回。如果一個教師上課遲到早退,或不認真備課、隨便應付,或對學生不管不問,或說話消極、不負責任,或上課時接聽、撥打手機,或不批改作業,那么這樣的教師怎么能讓學生喜歡?怎么能讓學生有好的學習榜樣?怎么能教書育人?
二、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業務水平。
首先要有扎實的專業理論水平。對所教課程的內容要非常熟悉,從教材、體系到知識點等都必須了解、掌握,上課能夠做到駕輕就熟,深入淺出,難易恰當,重點突出;對學生的回答能及時做出明確的判斷,不能模棱兩可,這就要求我們要不斷地充實自己,不斷地學習。
其次,要有好的教學方法。作為教師來講,怎么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好的教學方法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得到啟發,思維能力得到鍛煉,從而能夠自主地學習。
第三,要有比較寬廣的知識面。教師如果沒有比較寬廣的知識面,就不能在游刃有余,也不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
三、要關愛學生。
一是關心學生的思想。要利用課余時間與學生進行交流、談心,了解學生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情況。從中知道學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
二是關心學生的學習。當學生學習上遇到困難,要及時地,耐心細致地輔導,堅持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
哲學家愛默生說:“責任具有至高無上的價值,它是一種偉大的品格,在所有價值中它處于最高的位置。”我們四十九中的教師們,心里就承載著振興開平教育的使命,具有高度的責任意識。克服了許多困難,全力以赴忘我的工作。我們的老師即使身體不適;即使生活遇到困難;即使孩子生病;即使老人需要照顧;都不會離開工作崗位,不會離開自己的學生。這是責任意識的推動,這是一個對國家對社會對家庭對學生有著高度責任感的教師所為。正因如此,四十九中才有了美好的今天,而她的明天將會更加絢麗多彩。 教師是一種社會職業,它可以是一些人所熱愛的事業,也可以是謀生的手段。可以是高尚的,也可以是平凡的。讓我們用我們的真心、真情、真愛去實踐我們所肩負的責任。堅決破除夸夸其談、推諉扯皮、坐而論道、怨天尤人的陋習,扛起振興開平教育的責任大旗。“敬業才能成就事業,盡責才能贏得尊嚴。”作為新時期的人民教師,讓我們在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的活動中,聽從責任的召喚,盡職盡責,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細節做起,努力做一名責任心強的教師吧。
2篇
此次解放思想大討論專題活動是按照上級文件精神并結合我校實際開展的一次活動,是解放思想大討論中的一個環節,是新形勢、新階段對環境工作的新要求。目的是想通過第一階段的學習,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本次活動使廣大教師發展眼界更加開闊,目標更加明確,思路更加清晰,作風更加扎實,使大家的思想再解放,觀念再更新,工作再踏實,發展再跨越。
以上幾位老師分別從強化科學發展理念,強化開放意識、服務創新意識,強化執行先行,強化責任意識、拼搏意識等方面,如實詳細的介紹了我校是如何結合實際開展思想大解放活動的,老師們匯報了在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中,解放思想與本職工作相結合,大大提高了老師們的思想覺悟與責任感、使命感,他們以環境教學為己任,拼搏進取,甘為人梯,樂育英才,勇于創新,積極投身教改,把愛心、耐心、信心留給學生,努力為提高環境教學質量而奮斗,真正做到了團結實干,奮勇爭先,累并快樂著。同時也深刻剖析了學校、個人在管理、教學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我覺得,老師們說的很質樸,也很切合實際。
下面就關于解放思想大討論以及本次活動提出我自己的一點認識
1.充分討論學習,認識解放思想大討論的指導意義及現實意義,明確重點任務和工作方法。
①、抓好教師的大討論:我們結合今年師德教育,組織老師們認真學習文件,領會精神實質,充分發揮教師們的聰明才智,就如何提高教學效率,出謀劃策并積極實踐。
2、設計好活動載體,把大討論不斷引向深入:為把大討論引向深入,我們從九月份開始圍繞“如何提高課堂效率”這個中心話題組織了骨干教師、教研組長、科組長去江蘇洋思學習教學先進經驗,并且連續多次組織召開專題討論會議,就大家課堂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磋商,商討改進措施。并且請教育行家分層次和類型研究制定提高教育質量的具體對策和措施,適時進行專題講座,把解放思想大討論真正落到實處,我感覺老師們受益匪淺。
為了統一學校和學生家長對教育工作的思想,我們還積極爭取學生家長對教育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收到良好效果。
2.主要收獲:
通過近半年的解放思想大討論取得了一些實實在在的成效。
①思想進一步解放,新的教育理念不斷樹立。老師們自覺地把解放思想作為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行為,大膽沖破教育思想的束縛,不迷信先哲權威,不拘泥于已有的成規,樹立以學生為本、執教為民的理念,讓每個學生都嘗試成功,并進行了賞識教育,讓每一個孩子都能跳起來夠著桃子,讓他們抬起頭來走路。
②樹立了教師為本,*治校的理念。要辦好一所學校,教師是關鍵。充分尊重和信任教師,加強對教師的培養、使用和關心,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讓全體教師參與學校的*管理,創造一個拴心留人的環境,這是大討論中廣大教師的一致共識。以教師為本、*治校的理念,在教師中逐步形成。
③工作成效不斷體現,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尤其是提高課堂效率方面,我們每位老師都在努力的嘗試,教學質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且把自己的實踐上升到理論上去認識。都寫了心得體會。
④教育改革扎實推進,發展環境整體優化。
3.下步打算
①要把解放思想作為一項長期任務,貫穿與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過程。
②要繼續運用好大討論的成果,進一步理清教育事業的發展思路,繼續有計劃的抓好校本教研工作,不斷提高我校教育教學質量。
③要繼續抓好整改措施的落實,進一步做好大討論中查找出來的問題的整改工作。要結合實際,找準突破口,深挖根源,掃清障礙,彌補不足,切實做到統一思想,振奮精神,務實開拓,改革創新,使解放思想大討論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讓我們的校園充滿朗朗讀書聲。讓孩子們天真、稚嫩的臉洋溢著笑容,讓四十九中的教育教學更上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