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解,每年一次的務虛會,不僅僅僅是端盤子、定要點的過程,更是碰撞思維、啟迪智慧的過程。務虛會要取得務實的效果,關鍵是要講真話、講實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鑒于此,我想借這個機會,結合以下三組詞匯談點膚淺的認識和想法。
一、關于戰略思維與路徑選取
乍一聽,這話有點大,其實不然。很多時候,做什么比怎樣做更重要,只有想明白了才能干明白。為什么我們有時候感覺,一年忙上頭拿得出手的品牌不多,根本原因在于頂層設計處于低水平、淺層次,導致很多工作都是零散化、碎片化的。組織工作要想提檔升級,務必思維更有高度,方向更有角度,落實更有力度。
中央政策研究室黨建工作局局長田炳炎在解讀*黨建思想時,提到一個很鮮明的觀點,就是不再像過去那樣強調黨建理論的創新,而是突出問題導向,把那些過去看似不可能解決的問題都解決好,以實實在在的成效來加強和改善黨的建設。比如,老虎蒼蠅一齊打、裸官、貪官外逃、吃空餉、三超兩亂、批評和自我批評等等。為此,做好明年的組織工作,務必以的黨建思想為引領,把從嚴治黨貫穿到組織工作的方方面面,在推進各項突出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提高組織工作的科學化水平,從而營造聚精會神抓黨建的濃厚氛圍。
要實現這一目標,我覺得需要樹立三種思維。一是“小組織”思維。組織部門如何體現聚精會神抓黨建,最直觀最直接的就是基層黨組織建設這一塊要有新氣象,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什么叫最大的政績,最大的政績就意味著要有最明顯的變化,人力、物力、財力、精力都要聚焦到基層黨組織建設上來,如果基層黨組織書記依然只是年底述個職、組織委員政工科長滿足于報個材料,和過去相比沒有根本性的轉變,即便我們工作部署得再多再細,都不能叫最大的成功。因此,我覺得在謀劃明年基層組織建設工作時,除了具體的業務外,十分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如何有效傳導壓力和動力,做到真抓真管真結賬,既有甜頭,也有苦頭,使大抓基層真正大起來、嚴起來。像xx市就是以“十件實事”為載體,抓基層黨建職責制的落實。這方面,我們能夠獲得一些有益的啟示,是否能夠讓每個單位都根據部下發的要點,報八件十件具體事情,年底就嚴格考核結賬,像跳水比賽一樣,既講難度系數,也講完成質量。二是“大組織”思維。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過去相比,組織工作面臨的形勢任務要求大不一樣,組織部門就應主動適應這些新變化。在這方面,新聞界調整的最快,融媒體已成為新趨勢,資源通融、資料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具體到部機關而
言,就是科室之間的協同作戰務必進一步加強,反應更加迅速,使我們部機關的每個細胞都活躍起來。舉個例子,像6+3專項整治,涉及到哪個科室還真不好說,像貫徹落實xx屆四中全會依法治國精神,組織工作如何動作,囊括了所有科室。我老有觀點,雖然我們部領導和同事們的素質都比較高,但一條線上或一塊工作,就那么兩三個人,精力智力都是有限的,迫切需要群策群力、深度融合。只要不是涉密資料,都能夠攤開來謀劃、部署。例子還能夠具體點,像前不久出臺的幾個文件:規范村級事務運行的10類30條、無職黨員的六要六不要,干部監督的一把手“5嚴守21嚴禁”、干部選拔任用的四談兩公示等政策性文件,我個人感覺都還只是在科室內部循環,沒有深度挖掘。我們在出臺這些政策的同時,其實還有超多的工作要做,拋開這些政策是否務實有效管用不說,包括起因、做法、成效、努力方向等等,有個邊實施邊研究邊總結邊宣傳邊挖掘的過程,相關的科室其實都能夠參與進來。一項工作如果打上哪個科室或者哪位分管部長的烙印,那么就很難構成整體合力、發揮最大效力。三是“大黨建”思維。組織部門是聚精會神抓黨建的重要職能部門,但組織建設和思想建設、制度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是密不可分、緊密相連的,因此職
責清單需進一步理清,協作配合需進一步加強。比如干部教育培訓、干部日常管理監督、制度建設等都需要和宣傳、紀委、市委辦等部門步調一致、全市一盤棋。雖然這三種思維是我生造出來的詞,但在謀劃部署落實明年工作時,就應是不能忽略的路徑選取。
二、關于規定動作與自選動作
如果說前面提的戰略思維和路徑選取,是方向,是目標,那么規定動作和自選動作就是具體的事情,具體的任務。像教育實踐活動,為什么得到一致肯定,除了我們真抓實干之外,還與省委督導組的出謀劃策密切相關,像查擺問題評頭品足現場會、王林華秦開美先進事跡報告會、11個立行立改事項、非公企業現場會等等。這些年,潛江的組織工作為什么很少在全省推廣,很少得到中央省委領導的批示,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選動作策劃不夠系統不夠鮮明。要做好明年組織工作的具體任務,我覺得要圍繞以下三個領域做文章。一是抓重點領域。我粗略歸納了省委組織部的工作要點,至少有12項重點工作需要出色完成。包括干部、人才、基層組織、部門自身建設各個方面,由于時間關系就不展開了,我們的很大精力就要圍繞這些重點工作來謀劃來推進來落實。比如,省里確定要召開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座談會、黨的制度建設改革座談會等。我們從年初一開始就應部署,把前期工作做扎實做到位,這樣才有說頭有看頭,才不會心急火燎地疲于應付。二是抓探索領域。省委組織部的要點提到了不少帶有探索性前瞻性的工作,如果我們謀劃在前、探索在前、落實在前,那么整個組織工作就走在了全省前列。比如,落實縣以下職務與職級并行、職級
與待遇掛鉤制度;比如,利用公款為私譽買單、逐名腐敗,比如基層黨建定向述職、反向述職;比如,鄉鎮黨代會年會制;比如學習型、效能型、和諧型組織部門等等。這些工作抓好了,就是抓到了點子上,更容易出成績,能夠收到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奇效。三是抓特色領域。雖然我們直管市塊頭小,但濃縮的都是精華,如果用心總結,我們好多工作都能夠走在全省前列。如果把這些特色工作深入挖掘,做大做強,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就有了著力點。比如,龍蝦產業,個性是基層黨建和人才可供挖掘的東西太多了。像把支部建在龍蝦產業協會上或合作社上、龍蝦企業的非公黨建,像圍繞龍蝦產業養殖、加工、銷售、深加工等產業鏈條就能夠把農村實用人才、高技能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都串聯起來。組織部門如果把這篇大文章做好了,能夠說在全國都能叫的響。還比如,圍繞全國禮貌城市建立,我們在社會人才方面能夠大做文章,因為我們的志愿服務隊伍、義工聯隊伍在前全省都有位置,而團市委和市婦聯又是張部長聯系的群團組織。再比如,農村干部隊伍的激勵保障機制,我們走在全省前列,如果圍繞正在實施的“三機制一計劃”做文章,把村黨支部書記的待遇拉開差距,我能夠武斷地說鴻忠書記會做專門批示,因為用他的話說他強調這個問題已經有段時間了,各市州動作都不大。
三、關于活力與秩序
這是做好所有工作的保證。作為一名普通的機關干部,我談這個話題并不是很恰當,但作為部機關的一份子,有職責也有義務為部機關自身建設建言獻策。雖然我們組織部的干部做人做事差不多是最講規矩、最守紀律的,但這并不意味著沒有改善和提升的空間。那里我也提三個推薦:一是崗位意識要更強。按照我的理解,每個科室每個崗位都有各自的職責,你在哪個崗位上工作,就要把哪個崗位上的事做好。不管這些事有多難做,不管你當時有多忙,哪怕不吃不喝不睡,都不能搞上推下卸、左抵右擋,都務必把這項工作做到極致,這就叫有崗必有責、為崗必盡責。雖然我們每個科室的職能里面都有這樣一句話,叫“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任務”,但這只是一條附加條款,就應盡量不用或者少用。說的還形象點,就是就應事隨崗位走,事隨職責走,而不是事隨人走,事隨領導意愿走。拿研究室作例子,研究室主要負責重要文稿的起草和為部主要領導服務,但絕不意味著只要是重要文稿,就一股腦地歸口研究室,那里就應有個重要前提,就是涉及到哪個科室,就該哪個科室把材料弄好,即便不是精品,至少就應是成品,更不能是半成品甚至是廢品。我十分渴望深入融合各業務科室的工作,但研究室是錦上添花的,而不是雪中送炭的。二是潛力席位意識
要更強。在部領導的悉心關愛下,包括我在內的科室長們在職務職級上都得到了長足進步,即便一些剛進部不久的同事也能夠說是曙光在前。而在我們潛江這個小地方,一個正科就已經與部領導們平起平坐了,用麻將術語講就是已經“封了頂”,那么接下來就有一個問題不容回避,就是在剩下的時間里(一年兩年、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二十年)我們朝哪個方向努力,怎樣來激發自己的內生動力。這個問題不解決好,貽誤工作不說,更會讓自己的人生暗淡無光。就我個人而言,此刻只有一個愿望,就是利用有限的時間,抓緊在組織部門這個難得的平臺上磨礪自己、增長才干,在做人、做事、做官、做學問等各個方面都全面提升改造自己,以后無論到哪里工作都是自信滿滿、游刃有余的。記得在前幾年的務虛會上,我以前提過一個觀點,就是要有代的意識。這也是朱部長經常跟我講組織部過去的故事產生的念頭。我們不能給人一種感覺,就是組織部的這些干部,就像九斤老太的口頭禪,叫一代不如一代。人過留名,雁過留聲,我期望若干年之后,等我們的繼任者回憶組織部的傳統的時候,別給我貼上一個水貨的標簽就已足夠。人的潛力都是逼出來的,最怕的就是溫水里煮青蛙,如果三十歲上下都不逼著自己學,不逼著自己寫,不逼著自己思考,那么
四十歲左右、五十歲左右就更別提了。馬云以前說過一句經典名言,阿里巴巴之所以取得成功,不是把女人當男人用,把男人但畜生用,而是將普通者當優秀者來管理。如果機關干部都等部領導發話,推一下就動一下,主觀能動性永遠發揮不出來,活力四射的機關氛圍就難以確立。個人認為,部里要放養不要圈養,要培養狼性而不培養羊性,要大張旗鼓的鼓勵競爭,但這種競爭不是職務與職級的競爭、不是所謂的核心科室與邊緣科室的競爭,而是潛力水平的競爭。真正的和諧機關,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而是有種英雄惺惺相惜的成就感。如果做到了這一點,我想部里秩序和活力都不成問題。三是宣傳意識要更強。隨著形勢的變化,只做不說的時代早已過去。組織部門要敢于和善于發出自己的聲音。如果大家留意,xx大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各大媒體都開設了專門的評論版面,省委組織部也經常要求市委書記在xx日報發表黨建方面的署名文章。只有搶占了輿論制高點,說話才有人聽,辦事才有人跟,才能既有為又有位。如果大家留意潛江日報,就會發現一個十分明顯的變化,過去配發評論多在兩會期間,此刻只要是重大新聞,總會配發評論。像宣傳部里的道德模范、禮貌城市建立,像紀委每一次通報幾乎都配發評論。這雖然是表象,背后其實
務虛會發言材料怎么寫它的寫作方法是什么 | 務虛會發言材料怎么寫 務虛是什么意思 | 安全生產務虛會發言材料的發言稿 | 關于個人務虛會發言材料發言稿 |
務虛會上的領導發言材料的講話稿 | 政府召開經濟務虛會會議紀要【精華篇】 | 關于2021年最新社區務虛會發言稿 | 關于社區務虛會發言稿最新篇 |
區政協年度工作務虛會議主持詞 | 組織工作務虛會主持詞 |
還有很多故事,為了做好這項工作,報社壓力十分大,找不到撰寫的人員,甚至跟我開價500元一篇,我說打死我都不寫。但輪到我們組織部了還是當仁不讓,從嚴治黨系列評論我就連著寫了5篇,基層黨建述職的我就寫了一篇,當然這不包括教育實踐活動的。另外,xx年到此刻,研究室在人民日報發表了張書記的一篇署名文章,在xx日報發表了2篇張書記的署名文章,在黨員生活發表了1篇張部長的署名文章。雖然這些成績離領導的要求有差距,但我覺得改善并不難,在宣傳這一塊,畢竟我們很多工作都是扎扎實實做到位了,缺的只是深入系統的研究總結。我想好了,今年中心工作相對較少,我將把超多精力花在調研宣傳上,每個月確定一個專題,同各業務科室一齊共同調研謀劃研究總結,并做到一稿多用,分別構成部主要領導的署名文章、部里的工作經驗、業務科室的組工信息以及研究室的調研報告,在搞好宣傳工作的同時,更好地發揮以文輔政的作用,期望各業務科室大力配合,共同努力,開創組工宣傳新局面。
古人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我已過不惑之年,我能夠惑而不解,但不能惑而不言,剛才的發言肯定有諸多的不適宜宜,還請領導和同事們見諒。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