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福建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信陽職業技術學院在福建招生錄取數據顯示,福建考生上信陽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270至366分,位次為116456至50245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福建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70至366區間才能上信陽職業技術學院。
一、福建考多少分能上信陽職業技術學院
1、2022年福建考生上信陽職業技術學院:歷史(歷史+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2、2021年福建考生上信陽職業技術學院:歷史(歷史+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40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0245名;
3、2022年福建考生上信陽職業技術學院: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4、2021年福建考生上信陽職業技術學院: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27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6456名;
5、2020年福建考生上信陽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2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3770名;
6、2020年福建考生上信陽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6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5271名;
二、信陽職業技術學院在福建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信陽職業技術學院在福建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福建 | 歷史 | 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專科 | - | - | 省政府 |
2022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專科 | - | - | 省政府 |
2、2021年信陽職業技術學院在福建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福建 | 歷史 | 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專科 | 405 | 50245 | 省政府 |
2021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專科 | 270 | 116456 | 省政府 |
3、2020年信陽職業技術學院在福建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福建 | 理科 | - | 專科 | 325 | 113770 | 省政府 |
2020 | 福建 | 文科 | - | 專科 | 366 | 55271 | 省政府 |
二本壓線生報考要注意什么
平行志愿一旦有一所院校提檔,但據有分數優勢的考生占滿了你所選擇的專業,你又不服從專業調劑,必然會落到下一個批次的院校的行列。這點二批本科“壓線”考生要格外注意,從某種程度上說,獨立本科與普通類本科無論是在學費上還是辦學水平上都是有區別的。
從規避被退檔風險的角度考慮,考生在填報志愿時要謹慎考慮,不要輕易填報“不服從”。實際上,即使填報服從志愿進入不理想的專業,以后仍有可能轉入較好的專業或通過研究生升學來提升自己的個人競爭力。尤其是那些高考發揮不好卻很有潛力的考生,填報志愿時不妨考慮一下“轉專業”這一途徑。
新高考填報志愿注意事項
1.一定要記住登錄的賬號和信息,但是如果忘記也沒有關系,可以通過系統修改密碼而進行重新登錄。
2.根據新形勢和新政策表示,如今的的填報志愿要將院校代號和專業代號填到志愿欄里面,一定要記住代號,并且不要填錯欄目。
3.新高考填完志愿以后,要認真檢查填寫的信息,確認無誤后記得點擊“保存志愿”按鈕,否則志愿就保存不了,就會白寫了。
4.新高考最后一步填好志愿后安全退出,每一次登錄信息查詢完之后,或者中途離開頁面時,也要按照上述步驟認真退出,避免志愿或者密碼被她人篡改。
三、信陽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地理歷史:信陽職業技術學院位于被譽為“江南北國、北國江南”的河南省信陽市新城區,交通便利、環境優美。學校傳承于1891年創立的豫南書院,至今已有130年辦學歷史。2004年經河南省人民政府審批、教育部備案,由專科層次的信陽教育學院、歷經百年發展的信陽師范學校、創立于1950年的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信陽衛生學校合并組建。2009年,創建于1981年的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信陽商業學校整體并入。進入21世紀,為適應國家發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學校借助信陽新區開發的難得機遇,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了新校區。 辦學成果:學校連續六屆被中央文明委命名為“全國文明單位”,先后獲得教育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全國護理專業技能型緊缺人才示范性培養基地”“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工作先進集體”“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河南省職業教育品牌示范院校”“河南省全民技能振興工程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首批河南省健康養老護理教育培訓基地”“河南省省級平安校園”“河南省省級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2020年8月,省教育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將學校確定為河南省高水平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單位,護理專業群被確定為河南省高職院校高水平專業群。 辦學條件:學校占地面積2025.43畝,建筑總面積70.92萬平方米,現代化的校園氣勢恢宏、雄偉壯觀、環境優美。設有醫學院、護理學院、檢驗技術學院、藥學院、語言與傳媒學院、數學與信息工程學院、應用外國語學院、學前與藝術教育學院、商學院、旅游學院、汽車與機電工程學院、建筑工程學院、體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基礎醫學部、公共藝術教育中心、中專部19個教學院部,開設醫藥衛生、文化教育、應用技術和商貿服務四大專業集群,65個普通專科專業,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擁有計算機應用技術和建筑工程技術2個中央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7個河南省高等職業教育示范性實訓基地建設項目、193個專業實驗實訓室、189個校外實訓基地。學校有信陽外國語學校1所附屬小學,信陽市第二人民醫院1所附屬醫院。 學校擁有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1059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524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332人。現有省級優秀基層教學組織2個、河南省高等學校教學團隊5個、全省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個,中原教學名師、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教學名師、河南省職業教育教學專家各1人。 教育教學:學校堅守職業教育類型定位,以綜合改革為牽引,全面推進內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改革;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以“三教”改革為抓手,全面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近年獲得省級以上教學質量工程等項目70余項。其中擁有“中央財政支持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2個、“1+X證書”試點專業31個、“河南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6個、“省級教改試點專業”2個、“河南省高等學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9個。還有“國家級精品課程”“省級精品課程”“河南省精品資源共享課”“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省級優秀課程”共13門,“省級立體化教材”2門。近三年,師生在各類職業技能競賽中獲得省級以上獎項384項,其中在教育部組織的全國高職院校職業技能大賽中榮獲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2019年,學校護理和學前教育專業被教育部創新發展行動計劃確定為國家骨干專業,5個項目列入國家創新發展行動計劃。 科學研究:學校緊密對接地方龍頭企業與中小微企業不同需求,大力建設產學研平臺。建成院士工作站1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2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2個、市級重點實驗室4個等產學研平臺。近三年,引進博士碩士人才150多人,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能工巧匠、兼職教授、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近20名和兼職教師120多名,培養培訓“雙師型”580余人,積極推進青年教師“師徒式”培養,創新青年教師培養模式,為學校高質量發展夯實人才基礎。近三年,教師發表科研論文728篇(其中核心論文99篇);主持省部級科研項目31項,市廳級548項。獲市廳級以上成果獎400項,申請專利102項。 合作交流:學校堅持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之路,實施“引企進校”工程,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提升社會服務能力,先后與格萊科技、南京嘉環科技有限公司、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國內10余家知名企業從招生、核心課程開發、學生實習實訓及就業等方面進行全過程合作。已與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新道商學院,與南京嘉環科技公司建立嘉環產業學院。 學校實施開放辦學,合作辦學水平逐步提升。先后與大別山干部學院合作成立大別山干部學院信陽教學基地;與德國約哈尼特學院(中部德國)、日本海老源醫療集團等海外高校和企業深度交流合作。先后有100多名護理專業畢業生赴日本、美國帶薪實訓、高薪就業。 就業創業:學校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在持續完善“六雙”人才培養模式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模式,構建“五五”就業模式,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創新為引領,以就業創業為目標,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被河南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表彰為“河南省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學校先后與省內外數百家企事業單位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按照雙向選擇、自主擇業的原則,為畢業生搭建了良好的就業平臺。學校“大別山眾創空間”被省科技廳備案為“河南省眾創空間”,被教育廳列入2020年“河南省高校眾創空間”建設單位。 傳承百年薪火,續寫職教輝煌。面對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信陽職業技術學院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時代**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和《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河南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部署,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遵循職業教育發展規律,走“練內功、提內質、強基礎、重特色”的內涵發展道路,不斷深化綜合改革、提高辦學水平、增強辦學社會影響力和吸引力,努力提升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正朝著特色鮮明高水平的全國一流職業院校奮勇前進。(數據截止202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