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福建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長沙師范學院在福建招生錄取數據顯示,福建考生上長沙師范學院的分數在447至447分,位次為67461至14134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福建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47至447區間才能上長沙師范學院。
一、福建考多少分能上長沙師范學院
1、2022年福建考生上長沙師范學院:歷史(歷史+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51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134名;
2、2021年福建考生上長沙師范學院:歷史(歷史+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51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059名;
3、2022年福建考生上長沙師范學院: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48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8364名;
4、2020年福建考生上長沙師范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4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7461名;
二、長沙師范學院在福建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長沙師范學院在福建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福建 | 歷史 | 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516 | 14134 | 省政府 |
2022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489 | 58364 | 省政府 |
2、2021年長沙師范學院在福建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福建 | 歷史 | 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510 | 16059 | 省政府 |
3、2020年長沙師范學院在福建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福建 | 理科 | - | 本科 | 447 | 67461 | 省政府 |
高考300到400分都能上哪些大學
300分到400分能考上的部分大學名單:
學校名 | 辦學性質 | 學校類型 | 科目 | 分數 |
衡水職業技術學院 | 公立 | 理工 | 理 | 400 |
四川大學錦江學院 | 民辦 | 綜合 | 文 | 400 |
遼東學院 | 公立 | 綜合 | 文 | 400 |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公立 | 理工 | 文 | 400 |
桐城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 公立 | 師范 | 理 | 399 |
天津市職業大學 | 公立 | 綜合 | 理 | 399 |
棗莊職業學院 | 公立 | 綜合 | 理 | 397 |
三峽大學科技學院 | 民辦 | 理工 | 文 | 397 |
安慶師范大學 | 公立 | 師范 | 理 | 385 |
江蘇電子信息職業學院 | 公立 | 理工 | 理 | 383 |
焦作大學 | 公立 | 綜合 | 文 | 383 |
安徽工業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 公立 | 財經 | 文 | 383 |
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 民辦 | 理工 | 文 | 383 |
烏魯木齊職業大學 | 公立 | 理工 | 文 | 383 |
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 | 民辦 | 理工 | 理 | 382 |
泉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 公立 | 師范 | 理 | 382 |
河南護理職業學院 | 公立 | 醫藥 | 文 | 382 |
江蘇電子信息職業學院 | 公立 | 理工 | 文 | 382 |
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 公立 | 理工 | 理 | 375 |
廣東新安職業技術學院 | 民辦 | 綜合 | 理 | 375 |
高考報考軍校有哪些條件
1、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忠于祖國,熱愛軍隊,志愿從事國防事業,未參加過任何非法社會團體和組織;
2、道德品質優良,模范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規章制度,未受過紀律處分,無違法違紀行為;
3、身體健康,男生要求身高165厘米以上,體重50公斤以上,但不得超過標準體重百分之25,女生要求身高162厘米以上,體重45公斤以上,但不得超過標準體重百分之15。每一眼裸眼視力在4.6以上,矯正視力在4.9以上。紅綠色盲、色弱者不可報考。無傳染性疾病等;
4年齡在二十周歲以下。
5、軍校只招收高中應屆畢業生。
6、考生必須參加面試:
面試的要求包括:發育正常,體形勻稱;面部無明顯疤痕,無文身;語言表達流利,無口吃;表情自然,舉止文明有禮,衣著整潔得當,動作協調自然;報考動機明確,愿為祖國國防事業獻身。
三、長沙師范學院最新介紹
長沙師范學院是由湖南省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公辦本科院校,前身為毛主席的老師、無產階級革命家、共和國教育事業奠基人徐特立先生于1912年創辦的長沙師范學校。 學校辦學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名師薈萃,英才輩出。在百年發展歷程中,匯聚了楊昌濟、朱劍凡、周谷城等學者名流,涌現了柳直荀、羅學瓚、陳章甫、蔣長卿等20多位革命先烈,培養了以國歌詞作者田漢、開國大將許光達、著名作家廖沫沙、長征女杰劉英等為杰出代表的大批棟梁之材。作為全國最主要的徐特立紀念地和研究基地,學校歷來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胡耀邦、李嵐清、李鐵映、劉延東等黨和*曾以題詞、接見、視察等方式表達親切關懷。 學校百年堅守師范教育,70余年發展學前教師教育,是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改革項目實施單位,教育部體育美育浸潤行動計劃試點高校,幼師國培示范性綜合改革培訓基地,湖南建設教育強省師資培養基地。 辦學條件:學校現有南(星沙)、北(安沙)兩個校區,校園面積69.8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0.18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07億元,館藏紙質圖書100.68萬冊;現有省級實踐教學示范中心1個,校級教學實驗中心9個,實驗實訓室54個;室外運動場2個、體育館1座,配套設施完備。 學科專業:設置本科專業26個,涵蓋教育學、藝術學、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等多個學科門類。專業建設成效明顯,擁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7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3門,國家級教師教育精品資源共享課3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37門,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2門。 師資隊伍:學校現有在職教職工1026人,其中專任教師665人。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226人,博士119人。擁有“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全國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1人、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人選5人、芙蓉教學名師1人、省級學科帶頭人3人等專家和優秀教師。 人才培養: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辦學方向,遵循高等教育發展規律,圍繞地方經濟社會和教育事業發展需要,大力加強應用型人才培養;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教學工作為中心,以質量提升為目標,秉承“厚德博學、特立篤行”的校訓,積極營造“經師人師合一”的教風和“學問思辨行”的學風,為國家培養了10萬余名扎根基層、樂于奉獻的優秀應用型人才。 科學研究:學校擁有全國幼兒體育發展研究中心、湖南省學前教育研究中心等8個省級以上科研平臺,1個省級“雙一流”應用特色學科;主辦的《學前教育研究》,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AMI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人大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升本以來,主持國家自科基金、國家社科基金等各級各類科研項目722項;獲評省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13項,省級及以上科研成果獎6項;獲批各類專利和軟件著作權1008項。 社會服務:學校積極服務國家發展戰略需求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是教育部指定對口支援云南麗江師專的4所高校之一;承擔了湖南70%的幼師國培任務,并受甘肅、吉林、新疆、西藏等省份委托承擔系列專項培訓項目,被教育部遴選為幼兒園教師課程培訓標準研制單位;在全國率先實施學前教育本科公費定向培養、農村小學教師公費定向培養等扶貧計劃,是湖南教育扶貧典型單位;大力推進校政、校地、校企、校校合作,主持湖南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實驗等重點項目,實施湖南省校地園全要素協同體制機制改革試點工作,為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等作出了積極貢獻。 文化傳承與創新:學校賡續百年紅色傳統,堅持“文化潤校”、打造“紅色長師”,擁有中央文明辦先進模范工作室、教育部大學生網絡文化工作室、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湖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等一大批平臺,創作了《特立頌》《前進!前進!》《田漢之歌》《堅強的老戰士-徐特立》等一批在全國有影響的原創作品,發揮了良好的育人作用。 對外交流:堅持開放辦學,拓展國際視野。先后與美國、英國、韓國、巴基斯坦等國家17所高校或機構建立友好合作關系,實施師資互派、學生暑期帶薪實習、長短期留學等項目。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學校本著“厚德博學、特立篤行”的校訓和“以人為本、胸懷天下、勤樸堅毅、與時俱進”的長師精神,正朝著建設特色鮮明、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地方高水平應用型本科師范院校目標不斷邁進。 (更新于2021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