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福建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廣州醫科大學在福建招生錄取數據顯示,福建考生上廣州醫科大學的分數在548至567分,位次為29736至4519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福建高考考生需要考在548至567區間才能上廣州醫科大學。
一、福建考多少分能上廣州醫科大學
1、2022年福建考生上廣州醫科大學:歷史(歷史+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56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826名;
2、2021年福建考生上廣州醫科大學:歷史(歷史+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56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415名;
3、2022年福建考生上廣州醫科大學: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55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5465名;
4、2022年福建考生上廣州醫科大學:物理(物理+(選考化學或生物))最低分需要57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8188名;
5、2021年福建考生上廣州醫科大學: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54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9736名;
6、2021年福建考生上廣州醫科大學:物理(物理+(選考化學或生物))最低分需要57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9034名;
7、2020年福建考生上廣州醫科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55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2133名;
8、2020年福建考生上廣州醫科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56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519名;
二、廣州醫科大學在福建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廣州醫科大學在福建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福建 | 歷史 | 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562 | 4826 | 省政府 |
2022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552 | 25465 | 省政府 |
2022 | 福建 | 物理 | 物理+(選考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570 | 18188 | 省政府 |
2、2021年廣州醫科大學在福建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福建 | 歷史 | 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560 | 5415 | 省政府 |
2021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548 | 29736 | 省政府 |
2021 | 福建 | 物理 | 物理+(選考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573 | 19034 | 省政府 |
3、2020年廣州醫科大學在福建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福建 | 理科 | - | 本科 | 555 | 22133 | 省政府 |
2020 | 福建 | 文科 | - | 本科 | 567 | 4519 | 省政府 |
剛過線能上本科院校嗎
剛過本科線能上本科,具體操作方式也很簡單,就是在首輪志愿填報時,選擇那些近幾年每年都錄取到征集志愿環節的院校,并且服從各院校的專業調劑。當然,往年征集人數越多的院校,報它錄取的概率就越大。
剛上本科線的考生,也不見得非走本科不可,不少專科院校的特色專業就業前景比很多本科院校都好。走本科好還是走專科好,答案因人而異,不同的考生應該有不同的選擇。有的考生走本科也許更有利于今后的發展,有的考生走專科可能更適合自己。
文科350多分能上哪些公立大學
院校名 | 錄取分 | 文理科 | 批次名稱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 | 387 | 文科 | 本二批 |
三亞學院 | 387 | 文科 | 本二批 |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中外合作) | 385 | 文科 | 本二批 |
黃河科技學院 | 386 | 文科 | 本二批 |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 | 385 | 文科 | 本二批 |
河北東方學院 | 388 | 文科 | 本二批 |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 | 388 | 文科 | 本二批 |
南昌工學院 | 387 | 文科 | 本二批 |
齊齊哈爾工程學院 | 388 | 文科 | 本二批 |
文科350多分值得報考的大學有哪些
1.寧夏大學新華學院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作為自治區第一所獨立學院,是由寧夏大學按照新機制、新模式舉辦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學院設有文學、工學、理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等7大學科門類25個本科專業,全日制本科在校生6700多名。
2.廣西科技大學
廣西科技大學坐落在南中國古人類“柳江人”的發祥地、廣西工業支柱和廣西第二大城市---柳州市,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學士、碩士學位授權單位,是“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直屬于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管理。
廣西民族大學
廣西民族大學由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建,為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建設高校、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建設高校。
三、廣州醫科大學最新介紹
廣州醫科大學創辦于1958年,是一所以醫學為優勢和特色,開展博士、碩士、本科多層次人才培養的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 學校現有番禺、越秀兩個校區,占地面積37.2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8.65萬平方米。下設22個學院,18所附屬醫院,28個研究機構。擁有1個國家醫學中心,1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3個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3個省部級協同創新中心、1個國家大學科技園培育基地、32個市(廳)級重點實驗室。擁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7個省部級重點學科,32個市(廳)級重點學科;臨床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免疫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微生物學進入ESI排名全球前1%,全學科ESI綜合排名位居全國高校百強。學校擁有19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80個省(部)級重點專科,其中呼吸內科排名全國第一、變態反應科排名全國第二、胸外科排名全國第四、小兒外科排名全國第四、小兒內科排名全國第六、精神醫學專科排名全國第七。 學校堅持“人才興校”戰略,現有教職工7789人(其中校本部908人),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自然科學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級教學名師、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等一批優秀教師;博士研究生導師683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279人。 學校是全國首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堅持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致力于培養凸顯責任擔當和業務精湛、具有較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開設本科招生專業21個,覆蓋醫學、理學、管理學、工學、法學5個學科門類。共有省級及以上優勢專業16個,其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1個,國家級特色建設專業2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個。建有國家臨床教學培訓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項目2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1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2個;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17個;建有國家級、省級精品類課程100門,其中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5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28門。擁有臨床醫學博士后流動站,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個,專業學位博士授權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9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6個。現有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1.3萬余人。近五年,畢業生總體就業率超過96%,位居全省同類院校前列。 近五年,學校承擔了市(廳)級以上各類縱向科研課題2500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百強;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5項、省部級科技獎勵20余項;在包括《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Cell》《Lancet》《Nature Medicine》在內的世界知名雜志發表SCI論文10000余篇;1項科技成果入選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1項科技成果入選國內十大科技新聞。 學校廣泛開展對外學術和教育交流合作,是廣東省本科教育國際化辦學改革試點單位,先后與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荷蘭、愛爾蘭、澳大利亞、新西蘭、韓國以及中國臺灣、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的多所院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穩定的合作交流關系。學校與法國諾貝爾獎獲得者朱爾斯·霍夫曼教授深入合作,建立中法霍夫曼免疫研究所。學校自2010年起開展來華留學生教育,目前在校留學生285人,來自亞洲、歐洲、美洲、非洲的25個國家。 半個多世紀的薪火相傳,學校逐漸形成了“艱苦創業、腳踏實地、開拓進取”的廣醫人精神,確立了“德術兼修,醫文相融,師生為本”的辦學理念,在人才培養、科研醫療等方面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緊密互動,并在抗擊非典、亞運醫療服務、埃博拉疫情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重大公共事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新的歷史時期,學校將扎根廣州,輻射廣東,面向全國,放眼世界,積極推進“學科強校、人才興校、特色引領、創新發展”發展戰略,凝心聚力,開拓進取、銳意創新,努力把學校建成為一所位居全國獨立建制醫科院校前列的高水平醫科大學,力爭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醫療衛生服務、文化傳承創新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貢獻! (2021年11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