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福建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在福建招生錄取數據顯示,福建考生上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的分數在577至583分,位次為16285至12020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福建高考考生需要考在577至583區間才能上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一、福建考多少分能上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1、2022年福建考生上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物理(物理+選考化學)最低分需要57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611名;
2、2022年福建考生上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58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020名;
3、2021年福建考生上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物理(物理+選考化學)最低分需要58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285名;
4、2021年福建考生上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58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474名;
5、2020年福建考生上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理科最低分需要58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612名;
二、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在福建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在福建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福建 | 物理 | 物理+選考化學 | 本科 | 577 | 15611 | 教育部 |
2022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588 | 12020 | 教育部 |
2、2021年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在福建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福建 | 物理 | 物理+選考化學 | 本科 | 580 | 16285 | 教育部 |
2021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588 | 13474 | 教育部 |
3、2020年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在福建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福建 | 理科 | - | 本科 | 583 | 13612 | 教育部 |
高考填報志愿時間
1、每年高考填報志愿時間大概在高考成績公布后的3天后開始,就是考試結束后約20天左右的時間,具體每個省份可能相差幾天。
2、高考志愿在不同的省份是有不同的填報時間的,所以考生要時刻關注本省高考志愿填報時間,以免因為時間的原因,而耽誤志愿的報考。
3、另外,高考志愿是分批次錄取的,本科和專科的填報時間不同,甚至不同的本科批次都有不同的志愿填報時間。一般情況下都是一個批次錄取結束后才開始進行下一個錄取批次。所以考生一定要時刻關注高考志愿填報時間。
4、從每年的志愿填報時間上來看,一般高考結束后二十天左右成績就會公布,而成績公布幾天后就會開始填報高考志愿了。去年大部分的省市的提前批和本科填報志愿時間都是從6月25號左右開始的,而專科志愿填報時間則是比較晚,可能會在7月末8月初,也可能會在7月份,主要還是要看各省市的安排。
5、高考志愿填報時間每年都會根據高考錄取工作的實際情況來作出一些調整和變化,但是變化不會很大,考生想知道高考后多久填報志愿,也可以去本省市的考試院,參考一下去年的志愿填報時間。
有哪些低分冷門的211大學
太原理工大學
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是山西省唯一一個被評為211院校的大學,因此學校獲得了很多優質的教育資源和資金支持。在口碑上來說,太原理工大畢業生普遍被認為專業比較扎實。在分數上來說,相比經濟較發達地區的同類高校,確實性價比很高。
石河子大學
石河子大學位于新疆石河子市,是國家 “211工程”重點大學,學校現有經濟、法、教育、文、歷史、理、工、農、醫、管理、藝術等11大學科門類。因為地理位置偏遠,加上名氣不太大。導致石河子大學雖然是211大學,但是每年報考人數卻很少,所以錄取分數也并不高,如果有分數不是很高,但是又想去211上學,不介意地理位置的學生,可以考慮這所學校。
寧夏大學。
作為我國最冷門的211院校之一,寧夏大學的地理位置確實并不好,教學和科研資源也難以趕得上東部地區,排名比較靠后。但它畢竟是211院校,有一定的認可度,再加上考研分數線并不高,報考性價比還是比較高的。
211大學中分數線最低的十所大學分別是:西藏大學(521分)、安徽大學(528分)、石河子大學(530分)、貴州大學(537分)、新疆大學(541分)、青海大學(542分)、海南大學(543分)、東北林業大學(543分)、延邊大學(547分)和河北工業大學(548分)。
以上211大學中多數的地理位置都較為偏遠,報考人數不多,所以分數線并不高。不過它們雖然在211大學里不算實力非常強的大學,但和國內大多數本科高校比起來,實力還是不錯的。
三、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最新介紹
中國石油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和開展“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并建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是教育部和五大能源企業集團公司、教育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是石油石化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被譽為“石油科技、管理人才的搖籃”,現已成為一所以工為主、石油石化特色鮮明、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大學。 追溯學校歷史,1953年新中國成立之初,國民經濟建設急需石油資源,石油工業發展急需專業人才。在這種形勢下,以清華大學石油工程系為基礎,匯聚北京大學、天津大學、大連工學院等著名高校的相關師資力量和辦學條件,組建成立了新中國第一所石油高等學府——北京石油學院,隸屬燃料工業部,是當時北京著名的八大學院之一。1960年10月,學校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1969年,學校遷至勝利油田所在地——山東東營,更名為華東石油學院。1981年6月在北京石油學院原校址內成立研究生部。1988年,學校更名為石油大學,逐步形成山東、北京兩地辦學格局。1997年,石油大學正式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行列。2000年,石油大學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劃歸教育部。2000年6月,經教育部批準,學校成立研究生院。2003年10月,教育部與國家四大石油公司簽署共建石油大學協議。2004年8月,教育部批準石油大學(華東)立項建設青島校區。2005年1月,學校更名為中國石油大學。2005年8月,教育部與山東省人民政府簽署共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協議。2006年10月,學校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10年,學校成為國家首批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61所試點高校之一和承擔國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的32家部屬高校之一。4月,教育部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五大能源企業集團公司簽署共建中國石油大學協議。2018年12月,教育部、山東省人民政府重點共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學校現有青島唐島灣校區、古鎮口校區以及東營園區,校園總面積5000余畝,建筑面積140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315萬冊。青島兩校區地處迷人的帆船之都、海濱之城,享有極高美譽的青島。東營園區地處黃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生態之城、石油之城——山東東營。學校兩校區一園區均位于“藍黃”兩大國家戰略重點區域,青島兩校區所在地同時也屬于新設立的國家級新區——青島西海岸新區。學校建有研究生院,有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石油工程學院,化學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儲運與建筑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石大山能新能源學院,海洋與空間信息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青島軟件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理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文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教學部等16個教學學院(部),以及薈萃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遠程教育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 學校現有礦產普查與勘探、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化學工藝、油氣儲運工程等5個國家重點學科,有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工業催化等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地球科學、計算機科學、環境與生態學、社會科學總論等7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一級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計劃,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地質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地球物理學等6個一級學科進入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全國前十名。有11個博士后流動站,1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學位授權自主設置二級學科,9個博士授權自主設置交叉學科,2種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5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70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覆蓋石油石化工業的各個領域,石油主干學科總體水平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學校教育體系完備,各類教育層次結構合理,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19000人、研究生9500余人,留學生1000余人,函授網絡在籍生8.7萬余人。建校以來,學校始終堅持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任務,著力打造人才培養質量品牌,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聲譽。從廣大校友中涌現出大批杰出人才,走出了20多位兩院院士以及一大批石油石化行業領軍人物和工程技術骨干。自國家實行畢業生雙向選擇就業政策以來,畢業生就業率連續26年保持在90%以上,2004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就業先進工作單位”榮譽稱號,2011年入選50所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2019年入選“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 學校擁有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現有教師17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100余人,博士生導師316人。有兩院院士12人(含雙聘),國家“*”科技創新領軍人才6人,*特聘教授3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人,“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3人;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6人,*青年學者4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人,“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22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4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青年教師基金及青年教師獎獲得者11人;泰山學者攀登計劃專家3人,泰山學者特聘專家17人,泰山學者青年專家24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8人;山東省自然科學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3人。國家“*”教學名師2人,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1人,省級教學名師14人,全國模范教師4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3個,山東省優秀創新團隊2個,泰山學者優勢特色學科人才團隊1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山東省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山東省教學團隊11個。 學校是石油石化行業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在基礎理論研究、應用研究等方面具有較強實力,在10多個研究領域居國內領先水平和國際先進水平。現有重質油國家重點實驗室、海洋物探及勘探設備國家工程實驗室、非常規油氣開發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油氣加工新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石油石化新型裝備與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眾多國家及省部重點實驗室和研究機構。學校重視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建有國家大學科技園,學校企業山東石大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石大勝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既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也是石油石化行業重要的科研中試及工業試驗基地。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不斷拓展社會服務領域和發展空間,與國內60多家地方政府、大型企事業單位簽署了全面合作協議。學校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已與美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俄羅斯等45個國家和地區的186所高等院校和學術機構建立了實質合作交流關系。聘請了百余名著名專家、知名人士為我校兼職教授、名譽教授和客座教授。近年來,國際合作交流項目逐步增加,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 建校60多年來,學校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辦學實力和辦學水平不斷提高。在新的歷史時期,學校堅持特色發展,開放發展,和諧發展,正在向著“石油學科世界一流、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辦學目標奮力邁進。 (統計數據截至2021年7月)